分享

便便漫谈四:勾践尝便为了谁?

 smiller2016 2017-04-09



有人说,大便是健康的测量计和预警信使。的确如此,粪便携带了很多疾病的信息,就看你是否善于发现。先介绍历史上的三个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当了吴王夫差的马夫。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亲自尝了夫差的粪便,说:“恭喜大王,好兆头啊,粪便又苦又涩,您的病不久便愈”。结果果然如此。夫差很感动,说连儿子都不会尝父亲的粪便。所以就把勾践给放回了越国。勾践回到越国后卧薪尝胆,最后把吴国打败。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来历。


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个叫郭霸御史,没有多大才能但就会对上谄媚。有一次丞相魏元忠得病了,郭霸赶紧去府上探望。正赶上丞相要大便,郭霸突然想起越王勾践尝吴王夫差粪便而得到信任的例子,当魏元忠大便完了,他竟用手抠了一块,放到嘴里尝了起来,然后对丞相说:“如果粪便发甜,就让人忧虑,今我尝丞相的粪便有苦味,可保无虞了。”对于郭霸的行为,魏元忠打心眼儿里瞧不起。病好之后,魏元忠把这事告诉了同僚,于是满朝的人都鄙视郭霸,大家都称他为“吃屎御史”。

南朝齐人庾黔娄是个大孝子,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道是苦,病情就好转了。”于是黔娄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成为历史上二十四孝之一“尝粪忧心”。


三则典故不管是褒是贬,但其中都用到了一个医学知识,粪便中携带某些疾病信号,当然现在察知和分析这些信号肯定不会用口尝的方式。

作者:王晏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