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牵手职业教育,拓宽学生就业路

 昵称815848 2017-04-09


非遗牵手职业教育

拓宽学生就业路

在潍坊聋哑学校,孩子们拥有着注意力集中、观察力敏锐、悟性高、动手能力超强等优点,正是这些优于常人的特点,使得他们在陶艺、风筝、刺绣等对手头功夫和心性要求极高的项目中,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基于学生特点和就业需要,学校结合地域优势,将非遗工艺项目引入校园,并进行职业教育的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非遗项目传承职业教育化。将陶艺、刻瓷、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项目,整合为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并通过联合高校、企业、淘宝网出售等方式,在产品运作、人才安置等方面走市场之路,打造“教、学、产、销”链条,让学生习得一项可终生依靠的技艺,提高就业质量,增强立足社会的能力。

最早为社团活动

后设为中职专业课

在今年3月以前,非物质文化项目还只有在素养课程中学生才可以涉足。2010年9月,学校开设刻瓷、面塑、装裱、风筝轧制、国画等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社团。后来,为加强对非遗的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先后开设刻瓷、面塑、风筝轧制、刺绣、陶艺、编织、剪纸、核雕等素养课程。

学校在近几年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中发现,聋人青年存在着就业率较低、就业面窄、流动性大、就业条件差等问题。基于此,结合学生就业需要,3月份,申报了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将风筝轧制、红木嵌银、烙画、核雕、编织、刺绣、面塑、布艺、刻瓷、陶艺等十几项工艺课程整合为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编写并印刷了剪纸、编织、刺绣、烙画、刻瓷等5本校本教材。

工艺美术专业采取走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有固定教师、教室,每周三上午和周日上课。该专业十几个项目同时开课,让学生在半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项目,期间结合学生兴趣和特长不断进行微调。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让学生在项目选择上相对固定,经过二年半的固定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专业技能。

学生展示刻瓷技艺

学生专心致志上刺绣课

教师一专多能

开辟“1+N”成长模式

周三上午,在刺绣教室里,授课教师张琳正在指导学生上课。颜色深浅不同的线表现着画的层次、明暗,每一根线的选取都极为讲究,这靠的不仅是刺绣的技艺,还考验着刺绣人对画作美的悟性,这两点决定了刺绣作品是否动人。“刺绣人与画作是需要缘分的,看一眼题材各异、风格多元的画作,心中便知如何用针针丝线来表达意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些刺绣知识,张琳也是泡图书馆学来的。

要知道,学校专业美术教师只有两个人,工艺美术项目中的教师一个也没有,工艺师极为资匮乏,因此,学校不得不将现有的教师打造为工艺美术教师。由此,提出了“1+N”教师成长模式,即教师在每人在教授一门主课的同时,要练就N种技能,成为学校工艺美术课程的兼职教师。

2016年7月,潍坊聋哑学校与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达成合作,学校成为“非遗项目传承合作基地”,并聘请协会13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基于此,学校采取学徒制教师培养方式,即借鉴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理论而推行的助理教师和学生专业成长的学习模式,借助兼职教师,进入课堂指导学校教师和学生,学校教师除了肩负组织课堂、帮助交流等工作外,还兼有学习技艺的重要任务。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校教师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进而成为课堂授课的主力,而兼职教师就会退居二线,不定期地来校指导。

由此一来,学生技艺不断提高的同时,广大教师也在不断成长。培养出了李晓东、张琳等一批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先后多次获奖。如,李晓东在2016年4月举办的第九届潍坊工艺美术节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中共获27个金奖,18个银奖,2个创新奖;张琳在2016年5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获得三项金奖。目前,学校已有十几位教师被录入市工艺美术人才档案库,十几人被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拔尖人才”“潍坊市工艺美术领军人物”称号。

李晓东老师展示刻瓷技艺

搭建多平台

就业路更宽

工艺美术专业的设置,在原有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增加了“第二专业”,扩大了学生就业的选择面,使终生从业成为可能。

非遗项目职业教育的终点是市场和社会,项目产生的工艺作品的商业化运作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为此,通过工艺美术协会的牵线,学校与潍坊市十笏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接洽并达成意向,力求在产品运作、人才安置等方面走市场之路,打造“教、学、产、销”链条。

学校实施师生作品的“展品化、礼品化、商品化”探索。将师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展品收入学校展室用作展览,用作各级、各类展览和参评活动,以起到鼓励师生和宣传办学成果的有效作用;选出部分美观的、便于携带的作品当做礼品赠送协作单位和往来嘉宾;学校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各大企业,在校园内举行作品义卖活动,所获收益返给师生,鼓励教师不断深入学习,提升技艺;另外,淘宝网站销售,专业运营公司销售等也是学校促进工艺品商品化的途径。

学校通过在非遗传承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多名毕业生已被潍坊市盛壮红木有限公司、华谊雕塑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录用,毕业后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学生占就业学生的20%。

工艺美术专业的设置做到了非遗传统的工艺项目所需要的从业素质与听障学生特点的有效契合,创新性地拓展了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的宽度,一定程度上改观了特教学校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低下、就业渠道窄、可选专业少的弊端。通过广大学生学习传统工艺技艺,从事非遗项目,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益水平。更重要的是选择了传统工艺项目,就可以立足本地优势,终生从业,随着技艺水平的日渐提高,收入和社会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刻瓷作品展示




把每一个孩子放在

潍坊聋哑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