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痹症探讨

 娟吾悦广场 2017-04-10

痹症探讨

【摘要】 基于《灵枢》、《素问》、《难经》中的相关论述,认为脾胃乃是营血生化之源,有益气统血之功,阐明“湿邪”是痹证发生的主要原因,得出治疗痹症,先从脾胃开始的治疗法。

【关键词】 痹症;脾胃;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众所周知,受风、寒、湿、热四气杂至会导致痹症,即痹阻不通。有行、痛、著、热、顽、气血虚、阳虚、阴虚八种症之分,如今,痹证已成为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时间较长,尤其尪痹更难治愈。

尪痹者,多发生在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患病位置一般是在四肢关节处,不管痛还是不痛,患病之处会出现关节肿大,伸屈不方便,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畸形,导致患者瘫痪而丧失生活能力,时间长了,病情加重,痹症入心脏,入脏者就很难医治,就是等死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素问. 痹论》帝曰:其时有死者??何,岐伯曰:其入藏者死。

尪痹者始于著痹,经常疼痛而久不能治愈,湿痰随悍气流注到关节,痰瘀痹阻而发。因为其病位深,病时长,故又被称为顽痹。我们认为,其病根在脾肺,波及到了肝。

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客于肌肤腠理,这就是痹症之始,如果不及时治疗,脾生湿,湿生痰,痰瘀随宗气流入关节而致病,邪气盛,波及到肝,导致筋脉拘紧,形成畸形。

宗气者,食物水谷化生气与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气相结合,贯心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