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赛过去四分之一,吉利VS长城,谁的局面更好

 q1338 2017-04-10

摘要:3月销量出炉,吉利汽车凭借1512辆的微弱优势再次超过长城汽车,宣告在第一季度销量成绩上取得完胜。时间过去四分之一,吉利的蒸蒸向荣颇有种胜券在握的感觉。而实际上,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作为自主品牌的两杆大旗,吉利与长城的动作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车市。自开年以来,吉利以连续三个月销量优势,第一季度同比增长94%,展示出突飞猛进的势头。而长城汽车从环比的狂跌,部分产品的不振,让人充满质疑。其实,销量之外,我们还有许多话题。

销量

销量对目前的中国品牌来说,是车企根本性因素。因为品牌力的建设还远没有达到合资、豪华品牌的程度。但对于吉利和长城来说,单纯从第一季度销量来看,真的不算什么。

其一,时间段问题。通常每年的一二月份都会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影响对车企相当严重。所以往往一二月份的销量都不会作为一个高价值的分析指标。

其二,产能与销量。理论来说,以吉利产品阵营的优势,吉利的销量应该保持在月度10万是没有问题的。遗憾的是博越的销量一直在2万,说明吉利的产能虽有缓解,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说现在吉利的销量能够同比暴增90%以上,是正常现象,因为去年第一季度末博越才刚刚上市。

比赛过去四分之一,吉利VS长城,谁的局面更好

吉利近1年销量情况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吉利的销量提升是在产能稍缓之后逐渐出现的,而在年末高峰也只是勉强达到了10万级。可以这样讲,吉利目前的销量是成长带来的荷尔蒙。

而对长城来说,突破百万,而且仅主要凭借SUV品类车型达到百万量级,在销量上已经是成年人的概念了。对于长城来说,下一步关注的不会而且不应该只是集中在销量的点上。无论是哈弗还是新的WEY派,打出品牌高度,将会是长城近5年的工作重心。

比赛过去四分之一,吉利VS长城,谁的局面更好

帝豪GS

其三,在产品阵线上。虽然吉利有着博越、远景等SUV阵线上的一批战将,但还没有到完善的地步。吉利的重心依然还在进行转移。从这一点上看,就目前市场形势,不出意外,SUV品类市场份额今年将超过轿车,如此,在销量上,已经有了长期聚焦战略的长城汽车有着更大优势。

比赛过去四分之一,吉利VS长城,谁的局面更好

第一季度,吉利有远景X1小型SUV的亮相,但并没有震撼性的动作。而长城从2月份就开始为神车哈弗H6的全新款造势,4月上海车展,神车即将上市。有意思的是,从3月销量上看,H6的老款因为降价政策的影响,销量并未产生多大影响,仍然高达4万。

品牌

去年吉利凌克(外文好难打~)和长城WEY相继突然发布,两个针尖对麦芒的豪华品牌也不知道是谁逼了谁一把,而从目前WEY要比凌克早上市,不由得让人想入非非。

4月上海车展,吉利的凌克在国内正式亮相(准备上去摸一把),而已经在去年成都车展亮相的WEY(摸过了)不出意外将在4-5月正式上市,可见在新品牌上,长城有着一如既往的高效率。(H8除外~)甚至当大家还不知道怎么看凌克的时候,长城已经将躲在长城汽车官网的WEY官网链接正大光明地放到了主页上。

比赛过去四分之一,吉利VS长城,谁的局面更好

长城官网

营销

想必汽车界的杜蕾斯,长城汽车在营销上好像略逊一筹。不,是逊了不少。2013年、2014年长城掌门人高层表态,不投广告,导致了大量优秀资源没有传播出去。许多刚刚进汽车圈的小伙伴对近些年长城汽车的一些宣传素材表示出高度惊讶,可见,长城的战术影响往往只是对行业内的影响,宣传并没有达到广而告之的地步。所以在营销跨界和声量提升上,长城应该而且必须向其他车企学习。

而吉利相对来说就时髦多了。从收购沃尔沃也能看出,吉利舒服哥是那种既重做,又重声的人。前阵子收购宝腾的消息波折了近两个月,到最后吉利收手,带来的远不止一个小小的新闻。这就是声量,这本身就是一种营销。

此外,从冰封博越到100度温差挑战,再到近期的向上马拉松,吉利整合出的创意层出不穷。同动不动就发红包、做试驾的长城相比,秀出了时尚范儿。

但各有所爱,各有所长,长城汽车的红包、促销,同样也是极具有杀伤力。从营销创意上讲,长城短时间内提高不太现实。而从方式上将,倒是可以学学广汽传祺,无他——疯狂投广告。

2017年过去了四分之一,第一场大车展也将在本月拉开序幕,想必车企们都在憋着大招。不管是吉利还是哈弗,车企的战争,刚刚预热完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