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有智慧之:似是而非巧说服

 伟天英 2017-04-10

职场中,难免会遇到与领导意见相左的时候。对于某些固执强硬的领导来说,想要说服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并非易事。很多人“能说话”,却未必“会说话”,一味强调自己是个“急性子”,开门见山、直言犯上,往往难有好的效果。面对这种状况,古人又如何巧妙地说服引导呢?请看今天笔者为您带来的三则智慧小故事。

第一个是三国时期简雍的故事。出自《三国志》。刘备建国后,由于天旱无雨,庄稼歉收,所以下令禁止私人酿酒。这本无可非议,可惜执行过程中走向极端。官吏从百姓家中搜出酿酒器具后,便想定罪处罚,理由似乎也有:如果不想私自酿酒,为何要私藏酿酒器具?在蜀国国策面前,很多人虽然觉得不妥,却不敢进谏,所以生性滑稽诙谐的简雍就隆重登场了。某日,简雍与刘备外出,看见一对男女在路上正常行走,简雍突发奇语:“这对男女涉嫌通奸淫乱,赶紧捆起来法办”。刘备懵了:“老简,他们规规矩矩走路,凭什么说人家伤风败俗?这也看得出来?真是奇哉怪也!”简雍回答:“因为他们有可以行淫的器官啊,这跟家里有酿酒器具被判非法酿酒不是一个道理嘛”刘备狂笑不止,回宫后立即赦免相关人员。

古人有智慧之:似是而非巧说服

简雍(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个是战国时期齐相晏婴的故事。出自《晏子春秋》。齐景公将爱马交由马倌饲养,不料马却得病死了。齐景公暴怒,下令杀死马倌。晏婴忙说: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再行处置。景公欣然同意。晏子指着马倌骂道:你可知自己有三条死罪?把君主的马养死了,死罪一;养死的是君主最心爱的马,死罪二;使君主因为区区一匹马而杀人,百姓听了必然心生怨恨,诸候听了必然轻视欺凌,死罪三。你说自己该不该死?景公面红耳赤,连忙摆手:放了,放了,我怎会因为他而损害自己的仁德呢?

古人有智慧之:似是而非巧说服

晏婴(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个是三国时期贾诩的故事。出自《三国志》。曹操曾想废掉曹丕另立曹植,便私下询问贾诩的意见。贾诩沉默不语。曹操问:我诚心征求意见,为何不答?贾诩说:属下恰好想到一些事情。曹操问:想到什么?贾诩回答:想到了袁绍、刘表父子啊。曹操立即醒悟,大笑一声,打消了废立之心。可不是,袁绍、刘表都是因为想要调整继承人而导致内斗不断,势力逐渐消亡的啊。

古人有智慧之:似是而非巧说服

贾诩(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领导的错误想法,三人有的选择顺势“衍生”,有的选择假意“认同”,有的选择故作“不语”,共同的选择是不直接发生意见对撞,先显示对领导的尊重,建立信任和谐的氛围。简雍的智慧在于用此事的荒谬来推论彼事的荒谬,在诙谐幽默之间用联想类比的方法来点醒领导;晏婴的智慧在于反话正说,把对景公的批评藏入对马倌的批评之中,既指出了错误的严重性,又给领导留足脸面;贾诩的智慧在于既以不掺和的态度显示自身意见的“客观性”,又以别人的前车之鉴来隐晦地引导。而最终结果是,经由他们似“是”(肯定)而“非”(否定)的劝说,“领导们”都心平气和甚至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正确的意见!这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说的,“说服是一门艺术,让人们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并且令其乐此不疲。”他们的智慧,又哪里是那些口口声声正直敢言却无法逆转形势甚至恶化形势的人可以比的?

关于如何“说话”,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还有哪些智慧火花可以分享?

古人有智慧之:似是而非巧说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