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王朝和国家》:巫咸国(先秦时期古国)

 金色年华554 2017-04-10

 巫咸,唐尧时人,以作筮著称,能祝延人之福疾,知人之生死存亡,期以岁月论断如神,尧帝敬之为神巫,并封为良相。生前封于此山,死后葬于山中,并封巫咸所住的地方为巫咸国,巫咸的儿子自然是巫咸国的国王,后被巴国兼并成为巫郡。

1、简介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巫咸国位于女丑尸的北边,该国的人右手握一条青蛇,左手握一条红蛇。在登葆山上,有巫师们上山下山的道路。)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山海经》里巫咸相当于群巫之首。

大禹等人从女儿国往南,就到了巫咸国。这是一群由巫师组成的国家,最为出名的有巫咸、巫即、巫彭、巫姑、巫礼、巫抵、巫罗等十个巫师。他们左手握着一条红蛇,右手握着一条青蛇,常常从登葆山上到天庭,把人民的意愿传达给天帝,随后又从那里下来向人民转达天帝的意旨。顺道他们还沿途采集一些名贵的仙药,替民间百姓治病。

2、地理位置

沿长江下行,出瞿塘峡,便是大溪沟口,这里两岸山势豁然开朗,大有拨云见日之势。再向前行便是巫山,巫山脚下有一条发源于大巴山的河谷,唤做巫溪,全长二百余里,所经之处皆为悬崖峭壁,并无多少耕地、牧场;交通不便,并不适合人居。然而,史料中的巫咸国就在此处。

巫咸国的人右手操一条青蛇,左手操一条红蛇,那儿有座登葆山。巫咸国的人可以从登葆山上下往来于天上人间。并封这种兽长的象猪,但身子前后各有一个头,浑身长着黑毛的动物。女子国在巫咸国的北方,有两个女子住在一起,四面有水池环绕。

上古的神巫即是后世的神仙。黄帝著内经时说:“气纯则辛,化纯则 。”是说圣徒的阳神逐渐占主导地位时,饮食以辛辣为主。等到体内诸国平定以后——大化境界之后,饮食以咸味平治体阳。(卤咸即古咸意)。黑猪的意思与咸类似,两个头表示相互平衡,阴阳和合共同生化万物的事业已经确立。两位女神表圣体中除黄帝之外的阴阳二神。就象虚空中的太阳,上下十方都被阴性的虚空所包围——四面有水池环绕。后世道家从这个角度称人体就象一个小宇宙。登葆山是圣神头颅的比喻,头颅是众神之山,有生化出去的,有从虚空接收的,都是呈微粒子态的小天使。巫咸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未来的宁厂古镇将恢复远古“巫咸国”的历史文化风貌。镇上的古建筑及周边环境,将采取分级式保护。

宁厂古镇位于大宁河支流后溪河畔,是《山海经》中的“巫咸国”。今天的宁厂古镇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历时5000多年。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全国十大盐都之一。镇南半山腰的女王寨也是李自成部将贺自珍抗清的主要据点。该镇是历史文化名镇。有整体风貌保存完好的龙君庙、秦家大宅、盐厂车间、过街楼等,宁厂古镇还有传统的地方文化。对民间工艺、盐文化、巫文化、地方戏曲,以及当地的传统节庆火神会、猎神会等,通过发掘整理,定会使其得以传承延续。

3、有关盐的传说

三峡一带最早关于盐的传说,可能要从一个叫巫咸的国家说起。史料中的巫咸国是一个人间天堂,《山海经》记载,巫咸国首领乃是帝舜之子无淫,此地百姓姓月分(音般),“其人黄色”,能“操弓射蛇”。奇怪的是,他们不耕作不纺织,却衣食有余;不狩猎,却肉食不缺。山谷中满是茂密的森林,鸟兽成群结队,人们载歌载舞。

我们的疑问正是从《山海经》展开。在远古时代,哪来不耕作不狩猎却能过得如此逍遥的地方?如果不是作者凭空臆想的话,这个叫巫咸的部落应该是一群无需从事农耕的人。学者任乃强认为,这是一个靠盐而兴的古老部落。

给巫咸国带来活力的并非耕地,而是盐。巫咸国人发现,在一座宝源山上,白花花的盐竟然从地下漫了上来,这种地下食盐岩层溶化于水,涌现于地面的盐称为泉盐,这种盐只是中国的大西南地区才出产。巫咸国的人就地取盐;后来又发现煎煮此地的泉水也可得盐。一时间,盐的产量大增,堆积如山。

听闻此处产盐,成都平原、两湖盆地、汉中盆地的商民,不顾三峡水道之险,带着本族的五谷、兽肉兽皮、水果慕名前来,与巫咸国人交换食盐。这样一来,巫咸国人足不出户便能得到足够的五谷和肉食。而对那些前来交换食盐的外族人来说,食盐是部落得以延续的根本,盐给他们带来了体力与生命。任何一个民族缺少了盐,都将失去竞争力乃至无法生存。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的军队已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劲之师,所向披靡。罗马士兵扛着短剑、投枪和盾牌走遍了世界的许多角落。当时,他们还随身携带着一个皮制口袋,里面装着罗马帝国发的军饷——食盐。这种简单的食物能使他们有足够的体力投掷投枪、挥舞短剑,摆脱死亡的阴影。由于运盐的需要,巫溪一带虽然水流湍急,却早已通船。为了发展盐业,巫咸国王在巫溪附近拓展了若干商业据点,推销巫盐。许多巫咸国民迁徙至此,死后也没有离开。他们被埋葬在巫溪两侧的高山上,以便天天可以看到川流如梭的运盐船。巫溪狭小,不通大船,不能满足盐商们的运盐需要,他们便就地集资,想方设法疏竣河流,使巫溪能通行大船。这个工程,大概蕴含了古人最早追逐财富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