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和金钱的“良好关系”?【新加坡育儿日记】

 Clock2651 2017-04-10

专栏作者简介
 


榛子,一位住在新加坡的全职妈妈。女儿今年五岁,出生于新加坡,在一所国际化的纯正蒙特梭利幼儿园就读。她是一个活泼,爱运动,爱臭美,颇具思考能力,啥都想自作主张的小孩。



【小荷才露尖尖角之生活点滴:人与金钱的关系】



我一直没搞清楚大家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所谈论的财商是什么意思,不过却很认同一个人与金钱的关系足以反映他的很多层面,无论是自身的思维行事方式,还是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因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里,让你赚钱的人比如客户啊上司啊,帮着你赚钱的人比如同事啊合伙人啊员工啊,赚你钱的人像是家里的保姆啊奶粉公司的促销员啊给你做头发做美容的人啊,花你钱的人一般是家人啊还有那些你想做慈善去帮助的人等等,这四种人已经足够包含绝大部分你环境中的“人”






一个人一生所有的幸福快乐一定跟两样东西的富足有关:内心的富足,对自己的接纳,认可,信任,和高价值感。外在的物质的富裕,这里的富裕指一种主观的认知而不是客观上拥有金钱的多寡,有人可以安贫乐道,有人可以小富即安,有人却追求财富榜上的第几名,但他们都可能觉得自己是富裕的。当这些富足不够圆满的时候,有些人会过度消费沉迷于追求物质的拥有占有,有些人则反其道而行之,变成一种稀缺的人即使守着一座金山也要天天咸菜就稀饭像老葛朗台一样的生活,完全不懂得享受金钱可以带来的乐趣。我不想自己的女儿长大了成为这两种人。



我希望她能跟金钱有一个相对和谐的关系,不以赚钱为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懂得享受金钱带来的乐趣也不为之所限制,合理消费,有多余能力助人会乐意去做。一般上,我都会满足她的要求,想买什么想吃什么想看什么,只要她不是无理取闹,东西不是性价比太差并且符合健康安全原则。即使她心血来潮提出要什么,妈妈日后看到也会记得给买。



从养育她的过程里能体会到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满足的孩子,不容易被诱惑,自控能力相对而言会好,所以在能力范围内我不吝于满足她。但同时随着她慢慢长大,我也会利用机会养育她的社会性经验,以金钱计数的能力,渐次明白什么是合理消费



很小的时候小娃对于金钱没有什么概念,以为东西吃完了再去买就行了,却不知道买是需要以金钱为交易的,估计彼时在她的小脑袋里面买和拿根本一样。三岁多,她陪着我逛超市买东西,有时候她看上的小玩意儿我会当场给她零钱让她踮着脚尖付款给收银员,渐渐的她晓得她爱吃的小脆饼儿是需要钢镚去换的,然而钢镚是妈妈随要随给的,所以父母亲戚给她的那么一点点压岁钱她转手就给了家里的菲律宾阿姨。



四岁多一点,她从幼儿园混龄班里那些大孩子身上学会了“卖东西”的概念,知道她手上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可以换钱的,有一段时间随便画个画就开始叫卖值100 coins(硬币),家里养的金鱼贴一个条子也是值100 coins 不时拎着走到处叫卖。。。既然她对于金钱的所有权已经有概念,妈妈提出每个星期可以给四块新币的零花钱,由她自由支配买什么,她很开心,看到街边卖唱的艺人一下子就全给光了然后站在卖冰淇淋的摊位前可怜巴巴的看着妈妈不出声。






接着她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只能有四块钱零花钱而不是更多?妈妈说你四岁所以给四块,你每长大一岁就增加一块钱,于是她变得关心自己什么时候过生日,看着 SMIGGLE(一家文具店)里面花花绿绿的儿童商品,她会计算自己口袋里的钱能不能买。妈妈有时候也会心软,或者是为了鼓励她做慈善同情弱者的心,或者为了她看着冰淇淋无奈的眼神,赞助她一下。慢慢的,她明白自己去电影院看一场动画片等于几个冰淇淋,想要买的那把会发光的绝地武士光剑是可以换多少个 kinder(一种巧克力蛋).



有一天妈妈给读了一本讲英文故事的大熊叔叔推荐的哲学鸟飞罗《我为什么没有钱》,中心意思是小朋友还没有工作所以没钱,几天后吃完晚饭她把《阿里巴巴和40大盗》用小兔子播放器来回听了N多遍,在妈妈实在受不了太多遍重复播放心里翻了无数个白眼后她突然冒出来一句很雷人的 “Mama, I have a better idea about money”(妈妈,关于钱我有个更好的主意),顿了一下,她改中文说“我们其实不需要工作才有钱,只要找一个像阿里巴巴发现的那种藏财宝的山洞就行了”。。。多么伟大的 idea 哈!



分享两篇小日记。



1. 借钱

四岁一个月大


接她放学前,出门耽误了没有来得及准备足够的加餐小食,一杯180毫升的奶下肚,她提议还想吃一个牛肉肠和酸奶,Cold Storage(一家超市) 就有现串现烤的德国肉肠,于是母女俩就去那儿逛。小娃看中了一款棒棒糖,糖么小到压根儿看不见,正符合妈妈一贯意识“幼儿少吃糖”,吸引她的应该是包装上一个很漂亮的迪斯尼娃娃,把手侧面还带小风扇,整个棒棒糖比较像一个包装精美的玩具。



小娃于是开始温言软语的跟妈妈商量要买,嗲声嗲气的做恳求状,中英文齐上“Mama,please。我能买这个lollipop吗?现在不买明天就没有了'(妈妈,拜托,我可以买这个棒棒糖吗?)。“可以买一个的。你看这里这么多,不同颜色不同的卡通造型。你好好想想到底要哪个,回家拿妈妈给你的压岁钱明天放学就来买”。



小娃显然还在“I want...and now!'(我想要,而且现在就要!)的思维模式里,不听劝,继续唧唧歪歪的找理由非要现在买,她的好处是颇讲理,不吵闹,会找许多理由分辨为何要现在买,替自己在规则范围内争取最大利益,借口包括回家妈妈会忘,超市卖光了,棒棒糖明天就不甜了,小风扇不动了,超市的阿姨把它们搬去其他地方明天找不到了。。。



在所有的理由都被妈妈一一答复堵死了后,她无奈的站起来准备离开“Why I need to wait for tomorrow? Why I can not buy it now?'(我为什么要等到明天?为什么我不能现在就买?),“因为你的压岁钱不在这里啊,在家里嘛”。



回家路上她一直闷头走路,看不出特别难过,有一些怅惘和不满,妈妈由着她生闷气,一会儿她突然提议说“Mama, how about you use your money to buy lollipop for me now? When I go home I give you my money?”(妈妈,你能不能现在用你的钱给我买棒棒糖?我们到家时,我给你我的钱?)声音里有一种发现了个好办法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兴奋。这种大人已经非常熟悉的借钱观念,原来对于幼儿仍然是一个第一次而且极为新颖的创意啊?对于一个刚满四岁的孩子,的确值得鼓励!



于是妈妈忍着笑鼓励说这是个很棒的主意,接着解释 borrow(向别人借),lend(借给别人),以及相对应的中文后,妈妈问她“刚刚你都说钱是妈妈的,那么妈妈可以选择吗?”,她点头说“是的,你可以选择。我的玩具我也可以选择借不借给 Piyaya”,这是她幼儿园的小朋友。



按理说她做出了这么多努力,想理由想办法也因此“发明”了借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了物权观念,给她买一个也是应该的。但是一想起已经走出去超市那么远了,还要折回去么?于是妈妈说宝贝啊本来妈妈可以选择借钱给你现在就去买,但是妈妈口袋里的钱不够了,接着翻出口袋里的钢镚儿给她看。



小宝儿明显的释然了,说 It is ok I can wait for tomorrow(没关系,我可以等到明天),趁机提出要求一会儿在车上可以看20分钟 DORA 吗?妈妈忙不迭答应了然后赶紧转移话题,省的她想起来付钱其实是用信用卡而不是现金零钱,那可麻烦大了真的大老远折回去。




2.义卖会

四岁11个月


小娃有幸参加邻居哥哥小学的义卖会,场面好热闹,居然有拍卖守则有营业执照,像模像样儿的。小娃儿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两眼放光看着什么都新鲜!先买了一个耳塞,她自己选的深粉色颜色不怎么讨喜,跟她衣服不配但是她喜欢的不行。



妈妈提醒她先找哥哥的摊子,拍下哥哥的一副字准备过年挂起来,对她也是一种促进,希望她将来也能写的一手漂亮的汉字!接着就开始瞎逛了。这种拍卖会,家长可以当一个玩儿的热闹场所也可以当一个教育引导的机会



对于卖者而言,可以训练和引导孩子至少3件事:



1. 探查市场。市场上可能有什么,买家一般都是谁,他们会对什么感兴趣,什么东西最容易让人迅速掏钱, 什么东西利润最高,如何搭配好?。。。等等。逛这个市场的一般就是学生家长和他们带来的小朋友,还有就是小学里原本的1-6年级学生。各种零食小吃,文具用品,小饰品,小玩具,适龄儿童看的书,还有什么特色物品是他人想不到而买家可能会喜欢会需要的?都可以引导孩子好好的思考一下。



2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的优点特色,看看能不能去填补顾客的需求。如果能利用手边的资源资料动手做起来,对于养育设计思维也是有好处的一个小小实践。



3现场的促销手段,如何说服顾客乐意买下来。今天现场的孩子都表现不错,看到大人使劲游说,看到小娃也是不维余力的推销,除了一个小孩说“阿姨行行好,买个啥啥”。义卖会向家长这样恳请也许没有错,但这不是良好的销售方式,行行好本身就在说自己的物品不行,不是因其内外价值而被买家看中,反而是基于同情心爱怜之意,这样的销售手法肯定不会长久



这是一个能很好引导孩子销售技能的机会。仔细观察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公司,CEO的选择除了创始人八面玲珑外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公司已经开疆拓土的差不多,以稳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那么很可能人选就是CFO(首席财务官),例子比如新电信等。一种就是公司还在迅速成长阶段或者面对竞争压力,那么人选多半就是COO(首席运营官)和管理市场营销的人,因为前者了解运营的方方面面,而后者在大大小小的营销战里对市场和消费者喜好更有灵敏嗅觉,作风也更加进取,对于成长性公司有利,这种例子更是多到手软。


就算是自由职业的咨询师,设计师,手作者,个体经营者等等,销售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再简单一点,你去找工作,简历的投发,面试的步骤,不也是一个销售自己的过程?所以从小引导和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技能是必要的。



对于买者而言,那就是自制力,选择,量入为出的平衡了买了耳塞后小娃兴奋的直接往头上戴,屁颠屁颠的,这个物品明显就是因为新鲜感而买入。一会儿她看中一个巨大无比的立体动物面具,有15个她脑袋那么大,她要求买,明显的这不是一个可以买入的物品,用处不大并且不好收纳,妈妈解释后她同意不买,但是得拍照留恋,这一件也是因为新鲜而已。



接着她又看中了一个帆船造型的音乐盒子,发音部分的机械完全裸露,整个手把如何传动到钢片的发音,进而如何带动一个附带的大转盘,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显然这个玩意儿真的吸引她,小娃爱不释手的摸了一会儿挤出人堆,用比平时多一倍的力量拉着妈妈挤进人堆里用力指指这个帆船,意思就是她非要不可,可见这是遇到真爱了,于是妈妈识趣的掏钱买之。



接着妈妈给她5块钱,让她自己瞎逛自己决定买什么。旁边一个学生一看她手上有钱,立马拿着一堆本子过来跟小娃促销3块一本,她想都没想直接就给人家五块钱接过本子来,对于对方找的2块零钱不怎么当回事,到手的本子一下子就转手递给妈妈,明显的这属于被推销后的无益购买



一会儿她自己看中了一个塑料根儿编的五彩圆球,想要,一直盯着看,在一通鼓励之后她开口问卖家“请问这是什么?多少钱啊?”,要价5块,她为难的展示给妈妈手中的两个钢蹦儿,意思就是要借钱。妈妈问还差多少呢?十以内的加减对于快5岁的小娃来说不是问题,竖着三个指头找妈妈要三块,如愿以偿后开始把小塑料球折腾来折腾去的一边研究一边玩。



旁边不时有学生来促销,妈妈告诉她你今天的配额没有了不能再买了。。。她总是很无奈的双手一摊为难的说“不买了,我没有钱的”,没有人会有耐心对一个身无分文的小家伙做任何无功推销,一句话倒也是挡了很多人。



这是一条还长远的路:学会什么是必需品,在非必需品里什么是真喜欢什么是贪图新鲜,真是喜欢有能力自然可以买,只为了新鲜则可买可不买:需要考虑有用吗占不占地儿呢。毕竟人生一世不可追求奢侈可也不应该追求苦行。还需要学习储蓄,量入为出,如何拒绝 hard sell(强行推销)各种显性隐性的攻势。



再大一点就开始准备给她多一些定量的钱来实践这些理念。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能慢慢让孩子学习销售购买的社会关系,最好她也能去类似的场景里当几回卖方,那可是有趣多了。





我完全搞不清这算不算财商的养育,但无论是咋样的启迪咋样的体验,最终,我们依然是需要把自主权交给孩子的,让他们有自己管理自己支配金钱的权力。





<第13篇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