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上遍武汉所有的大学,蹭每一场讲座和公开课,怎么做到的?

 奥迪A60eph4izt 2017-04-10

我们大部分人的学习都停留在被动状态,我们根据老师的教学要求来学习,我们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来学习,我们的目光一直瞄准着学分和加权,可是我们追求的这些东西不一定总是适应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我们不妨从现在起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需要准备些什么,需要学习哪些东西,需要提升哪些能力?或者我们不妨考虑自己喜欢哪些东西,在哪些方面也许能够展现或发展自己的特长——蹭课联盟创办之初衷!

蹭课联盟火了

他们上遍武汉所有的大学,蹭每一场讲座和公开课,怎么做到的?

蹭课联盟内部交流

最初看到关于“蹭课联盟”是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转发的一个链接,觉得这个组织挺好的。心想,我也可以跑去旁边的高校去“蹭课”了,加上春节期间董卿的诗词大会火了一把,把心“勾”得热热的。

这几天再看到关于“蹭课联盟”的新闻的时候,网上已是铺天盖地的报道了,仔细一看相关数据,着实被吓了一跳:成立仅3年,武汉50多所高校发起,活跃人员突破万人的QQ群,举办活动数百场……

厉害了,WORD哥!怀着这样一种激动的心情,笔者立马通过若干途径联系上了目前该联盟负责人“大非哥”。“大非哥”很爽快,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答应了我们的采访——尽管此时已经是半夜了。

从华科走出去

他们上遍武汉所有的大学,蹭每一场讲座和公开课,怎么做到的?

蹭课联盟创始人之刘灿(左)和王贤玮(右)

3年前,华中科技大2011级学生刘灿常去武汉各大高校蹭课。他渐渐产生了一个念头:把不同学校的各种课堂信息共享,这样蹭课岂不更方便?

交流中,同校2012级学生王贤玮和武大2010级学生孟政典也有类似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设计通过QQ群和一个独立运营的微信公共账号“武汉蹭课”提供武汉各大高校的讲座、课程等信息。当年(2014年)三月开始投入试运行,成立早期运营团队约15人。QQ群创建一个月,便吸引了武汉地区50余所高校的1000多名学生入群。

我们可以上遍这座城市的所有大学

他们上遍武汉所有的大学,蹭每一场讲座和公开课,怎么做到的?

白岩松讲座现场

群成员主动在群里分享有价值的讲座信息、推荐各高校的优秀公选课,分享各类学习资源、读书感悟,也会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从最早期的走出宿舍,慢慢发展到走出校门,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结识志同道合的读书朋友,主动通过与各校同学老师的交流,提升自己,从而打开教育的枷锁,让自主学习不再只是一句空话——蹭课联盟打破了校际、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横跨武汉50多所高校,让普通高校的学子也能去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名校听优质课程,让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也能获取人文讲座信息资源。“上遍武汉所有大学,去蹭他们的每一场讲座和公开课”是蹭课联盟成员的目标。

2015年曾经考虑过关停蹭课

他们上遍武汉所有的大学,蹭每一场讲座和公开课,怎么做到的?

内部第N次大会

虽然发展得风风火火,不过问题也慢慢浮现了出来。从2015年夏天开始正在上升期的蹭课三大组织就面临了一个个难关:三位创始人中,刘灿临时决定考研,孟政典赴台湾留学,王贤玮备考司法考试,原有的中层骨干突然集体爆发矛盾或独立或退出,而新加入的成员又没有能力马上带领组织走出困境……毫不避讳地说,2015年年底组织的元老曾经考虑过关停蹭课,宣布失败。但最终,在李伟领等人的坚持下,这群年轻人还是决定“再试一试”。

这样一试,就试到了现在。2016年初,蹭课联盟重新公开招新;9月,“启林”正式运营;12月18日,原蹭课三大组织——“蹭课联盟”、“武汉蹭课”、“知行读书沙龙”宣布合并,统一以“武汉高校地区蹭课联盟”为组织名称,以“启林青年坊”作为活动场地。在这期间,二十多场讲座、分享会、读书会相继被举办……

让理想主义,开始脚踏实地

他们上遍武汉所有的大学,蹭每一场讲座和公开课,怎么做到的?

知行读书沙龙之 zx远行坊的人文行走

面对“蹭课联盟”在2016年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大非哥”不禁陷入回忆和思索之中,想起他立大学员证背面印着的那句“让理想主义,更理想主义;让脚踏实地,更脚踏实地”。

“理想主义”,往往和精神、情怀、激情、浪漫主义和超脱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而“脚踏实地”,或者说现实主义,则似乎天然地站在了前者的对立面。“大非哥”所理解的现实主义就是:尊重现行世界的运行规律,并有目标的执行这些规律以达到预期的行为。

具体到蹭课联盟,“大非哥”认为“理想主义”对应着非功利化目的,意味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而“脚踏实地”则对应着本土化,意味着可持续性和不影响参与者的物质生活。那么,“让理想主义,开始脚踏实地”的解释就是长期并稳定的在武汉高校这个范围内扩散蹭课精神的影响力。

点燃"校园共享文化"这把火

他们上遍武汉所有的大学,蹭每一场讲座和公开课,怎么做到的?

蹭课联盟共同探讨

“学术”和“公益”——是蹭课联盟给未来线下活动定的两条主线。“回顾过往,无论这三年里发生了什么,目前来看,我们没有背叛当初的理念,并同时也在往更好的方向上前行。也许一年之后的四周年纪念里,我们发现蹭课已经成为武汉高校大学生的流行理念”。

当下,各类如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普及,大学生获取信息非常便捷,但是碎片化式地快速获取和高效传播未必能让信息,文化能深入内心,我相信“蹭课联盟”的这类线下的面对面沟通、分享,更能让大学生们获取深度的知识和思想。

有人说,18世纪以前,我们的社会是一个“know what”的世界,人们需要知道知识是什么;18世纪以后,社会进化为一个“know how”的世界,我们可以不知道知识是什么,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去寻找到知识。发展到21世纪,人类的社会再一次发生了进化,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我们不仅要“know how”,同时还需要“know who”,即我们还需要知道谁能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我们想要的知识或信息。于是,这就需要人们学会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时钟拨回到3年前,同样是2014年,在北京大学戴威的ofo小黄车,也是刚刚起步,如今不仅风靡中国高校,更是扩散到了社会。再到今年初董卿所主持的《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火了,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大家思想的记忆和热爱。相比于前两者,蹭课联盟则更像是“共享经济”和“传统文化”二者的完美统一、融合。所以,如今,蹭课联盟也火了。笔者相信,它会越来越火。就让蹭课联盟把 “共享校园文化”这把火烧得越来越旺吧!

中国教育在线·武汉 作者:小E 伟琴

本文系中国教育在线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