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大全

 昵称8088609 2017-04-10
undefined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分技巧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如何快 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的是考生的良好心态和思维品质,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 用比对法,从词语、逻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比对。
一、阅读方法
阅读
  有考生认为,做选择题只是“找”与“比”的问题,与“读”关系不大。其实,把握了“读”,下两步的“找”与“比”才会事半功倍。这里的“读”包括两点:
  1.通读,整体把握全文。先总体浏览文章,边读边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
  2.精读(文段)。这里的“精”,不是“精细”,而是“精明”,只有精明地读,才能准确吸纳判断。什么叫“精读”呢?只读该读的(与选项对应的内容),紧抓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和解题无多大关系的,读过后就不再读。
方法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做论述类文本、实用类选择题,除此之外,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1.比对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①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示例:(2013·安徽卷第1题D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比对:“这个特点”指的是“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而不是指“概念”,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②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
  示例:(2012·安徽卷第1题C项)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原句: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
  比对:该项将“基本课题”变换为“全部内容”,所指范围明显扩大了。
  ③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示例a:(2013·安徽卷第1题A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比对:原句是“不表达”,选项是“不充分表达”,程度显然是不同的。
  示例b:(2012·江西卷第7题C项)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原句: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比对:原句中的“似乎”变成了选项中的“已经”,性质变了,或然变成了已然。


【边练边悟】

  用词语比对法看下列选项是否正确(打“×”或“√”)。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①选项:(2013·安徽卷第2题D项)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原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
  【比对结果】  (×)
  理由:原句是说“并无很大区别”,选项中成了“有本质差别”。
  ②选项:(2013·湖北卷第8题B项)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关系。
  原句: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比对结果: (×)
  理由:原句中的“个别”“并不是”等词语在选项中被偷换成了“普遍”“是”,造成了语意错误。#国教#育出#版网]
  ③选项:(2012·山东卷第6题A项)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原句: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比对结果: (×)
  理由:选项删去了原句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
2.比对关系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示例①  (2012·天津卷第6题D项)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原句: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比对:原句是并列关系,到了选项中变成了因果关系,这叫强加因果。
  示例② (2012·辽宁卷第1题C项)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
  原句: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比对:原句中用的是“不管……”,选项用“只有……才能……”表述,这既改变了原句关系,更改变了结果。


【边练边悟】

  比对下列选项与原句之间逻辑关系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
  ①选项 (2013·四川卷第7题B项)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原句: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强加因果,“标新立异”不是取得成就的原因,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吴门画派也没有取得“最高成就”。
  ②选项 (2012·北京卷第14题A项)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原句: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根据原句,选项中“如果……则……”的假设推导关系不存在。
  ③选项 (2012·浙江卷第9题D项)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原句: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选项中“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完全不合原意。
3.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示例① (2012·辽宁卷第3题D项)“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原句: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严重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比对:选项由“审美的环境保护”推出“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的结论是有违作者观点的。原句说保护环境首先要“治理污染”,其次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
  示例② (2011·天津卷第8题C项)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适意义。
  原句: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
  比对:该项推断与原句中的第二句说法矛盾。


【边练边悟】

  比对下列选项的推断是否成立。如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①选项 (2012·湖南卷第14题B项)生态建筑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统声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
  原句: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
  比对结果:不成立
  理由:选项说法太绝对,既不合文意,也不合常识。
  ②选项 (2012·四川卷第7题D项)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原句: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比对结果:不成立
  理由:推断不合事理,属臆想。
二、审题、答题
1.审题
  (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②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③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
  ④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2.答题
  答题步骤有三:读、找、比。
  ①读。通读全文,借助关键词语、句子,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为做题作准备。
  ②找。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准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确定下一步比对的内容。
  ③比(对)。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二者有差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反之是错误选项。


【边练边悟】

  比对下列选项与原句意思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
  ①选项:(2013·天津卷第7题B项)“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原句: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都”说法绝对。原句说“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自我实现”。选项中说的“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是有条件(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的,并不是所有的“粉丝”“都”能获得。
  ②选项: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提高知名度,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文化本身成了产业,因此下海经商的文人中有些被称为“儒商”。
  原句:改革开放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般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文化资源,却能够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提供机会,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强加因果。
  ③选项: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富有巨大的张力,使得这首诗时间跨度长,跳跃性大。
  原句: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臧克家的《三代》一诗只有21个字,却既写出了一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颠倒因果关系。

例题分析

2007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成1 - 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T1.D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T3.B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T2.A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T2.B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T2.C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题精神弱化的现象。T2.D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考题1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波波解读

         题海还要有的,不过要适当,要精选,好的题,可以由此透析高考命题者的意图,好的解读可以举一反三。且说此题,也许大多数同学还在忙着在原文比对信息时,你若愿意在题干上多停留几秒,便可以在读完题的瞬间轻松而又快速地勾选出正确答案。题干的妙处何在呢?且看题干,要求选出“不属于外在原因”的选项,速读四个选项,不难发现,D选项中谈到了“作家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单这一点我们也知道,无论如何也不属于外在原因。不看原文也能知道,作家本身原因之于中国缺少伟大作家这一现象,应该属于内在原因。因此,本题读懂题干的设限,不看原文,亦可推断个八九不离十。应选D。当然,为了百分百准确,我们不妨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进行一下信息比对。原文出处,请看第一段(TI.D)标注处。

举一反三

2004全国卷)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杭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考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波波解读

①且看题干,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即宋朝统治者为何重视“茶马互市”?一看便知,选项D是从藏族的角度表述的,而非宋朝统治者方面重视的原因。此类题,读懂了题干设限,便可轻松、快速地在不看原文情况下作出准确判定。

②我们在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时,最核心的技巧是“关键词语锁定,回归原文定位”,而且,我们强调,选项中的关键词以带有特殊符号的词语为首选(因为带有特殊符号的词语,特征比较明显,在众多文字中更易被找出来),比如,本题中的“茶马互市”便是带有引号的词语,最适合我们作为回归原文快速定位答题区间的关键词。

考题2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作品中油盐酱醋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波波解读

选项A——有无。锁定关键词民族精神资源,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T2.A所标注位置,不难发现,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原文中并没有出现,属于“有无”这一设陷方式。

选项B——范围。锁定关键词去资源化,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T2.B所标注位置,原文说的是只要,题目选项中说的是只有。只有和只要的范围完全不一样。

选项C——正确。锁定关键词暴力和血腥,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T2.C所标注位置,与原文出处比对后,意思一致,此项为正确选项。

选项D——范围。锁定关键词油盐酱醋一地鸡毛,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T2.D所标注位置,原文中说的是“没完没了”,意思是写得极其多,而选项中是“”,只是强调有涉及到,也可能并不一定很多。因此,此项也属于范围上设错的。

考题3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够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波波解读

选项B——绝对。锁定关键词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T3.B所标注位置,原文强调“密切相关”,选项中改成了“决定了”,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属于常设错的绝对化表述。

拓展讲解·写作

①伟大时代为何出不了伟大作家?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深度的思考,也是值得我们中学生关注的文化现象,理清本文的行文逻辑,理解本文的思考角度,将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更好地诠释相关问题。本文着力于从客观规律、时代矛盾、写作者角度几个维度来解读这一伟大的思考。本文的辩证思维亦值得学习。

②最后一段谈及了老舍先生的事迹:“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文章结尾的点评,值得思考,更值得我们展开联想,并适时运用到高考作文中去。结尾如是说:“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心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由此联想到作文的常考主题“上进”,难道不该欣喜若狂么?多好的作文素材。凡天下成大事者,无不是经磨难、下苦功,而后方成大器。老舍先生亦不例外,若非他肯下这种苦功,怕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又少了一些经典与传奇。论及此,肯定会有同学会问,是不是这个素材只适合“上进”一个主题呢?必须不是!素材积累是重要,但比积累更重要的是懂得变通。变通一下,老舍肯下苦功,专注他人所不能,重视作品的艺术价值,私毫不将个人经济利益放在心上(通过老舍的话可以看出)。此素材难道不也适合诸如“静守心灵,有所专注”“敬业”“淡泊名利”“选择”“什么是不朽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更重要的事”等这一类的主题吗?

          波波老师春季冲刺班——真的能帮你提分的网课!直播间超high的!错过直播有录播喔!结合最新考试动态,给你最实用的应试技巧!应试必看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

需要养成的五种阅读习惯——迅速读文

平时的阅读是为了汲取知识怡情养性所以需要把文章读完读懂;而应试时的阅读是为了准确快速地解题得分所以阅读时抓住关键信息点才是最重要的。平时的阅读时间不是问题可以悠着来;而高考时间有限没法慢慢看。因此两者对阅读习惯和阅读顺序的要求不可能相同按常规去应试必然吃力不讨好。考生在应试时的阅读应该有以下五种习惯:

一、专注的习惯——平心静气细致入微

专注需要心静,心不静则神不凝。只有平心静气,总览全局,方能洞悉秋毫,明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结果只能雾里看花,越看越花,误入陷阱,不能自拔。只有心静下来了,才能发现细微之处。选项信息虽说全都来自原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有的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做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千万马虎不得,要细之又细。

养成专注的习惯,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和解题状态,不心浮气躁,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二、逆向阅读习惯——从试题到文本

选文的篇幅一般都超过1000字,涉及的内容往往超出考生的知识面,如果先读文章,读了也记不住,读了也不懂,做题的时候还得回过头来再读,很耽误时间。所以不能再按常规去阅读,而先从题目入手,边读边分析,然后带着题目去阅读文本,阅读就会很有针对性,能够很快达到目的。这就是逆向阅读的好处。所以考生必须适应应试阅读的特殊情况,培养逆向阅读意识,养成“从试题到文本”的逆向阅读习惯。

三、筛选勾画习惯——勾画关键词、关键句

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也要根据试题题干中的要求,养成“筛选勾画习惯”。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边阅读边筛选勾画关键词句。

1.关键词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词(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5)表示举例子的词(例如、如)。

(6)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说得准确些),表明前后意思相同。

(7)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的词,指代词等。

2.关键句

(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

(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

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即能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甚至会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的情况,加快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


四、注意关系的习惯——阅读时读出四关系

“关系”是指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关系、扩展和被扩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指代与被指代之间的关系四种情况。

1.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是指在阅读文本时,注意语句之间存在的因果、转折、条件、并列等各种关系。有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勾画时的关联词基本能判断出,但是有的句与句之间没有关联词,需要格外注意,在阅读时要根据语意来分析判断。特别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在论述类文本中,以果求因,以因推果,是常见的思维模式,含有因果关系的语句比较密集。

2.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即要读出文本中的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注意它们自身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当然,这里所说的“概念”比较宽泛,是指语境中的概念(称陈述对象也可),因为有些选项会着意考查特殊语境造成的同义“概念”现象。

3读扩展与被扩展之间的关系

从语流关系来说,论述类文本中前后语句之间存在着扩展与被扩展的关系。扩展部分,既是对被扩展部分的例证,也是对被扩展句语意的丰富。扩展部分的意义大于被扩展部分。被扩展句有时在前,有时在后。阅读时,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语流片段,搞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读指代与被指代之间的关系

为了让语言简明连贯,少不了使用代词。而阅读时,就要能随机明晰代词所指的具体内涵。有时,代词指代的对象明确,容易判断。

在阅读时读出原文中的这几种关系,然后再看选项语句之间表述的关系是否与这些关系相符,进而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关系示范]


 

  [选项T1C]

  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选项T3A]

  《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选项T1D]

  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016·高考全国卷乙)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第①句是被扩展句,其他各句都是扩展句,所以第①与第②~⑧句是总分关系;第②~⑤句是从历史上,举例扩展第①句,第⑥~⑧句是从现代的角度,举例扩展第①句,所以第②~⑤句与第⑥~⑧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通过第⑤句中的“因此”可以读出第②~④句为原因句,举《史记·殷本纪》《尚书·盘庚》的例子,意思是这两部都不能作为商代的文字史料,这三句与第⑤句构成因果关系,第⑤句提到的概念“从诗三百篇做起”意思就是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选项T1-C],也是因果关系,意思与文本意思一致,可以判断[选项T1-C]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第③句中“此”指代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与第②句构成转折关系,第②③句与第④句又构成了让步假设关系,“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表明二者都属于不能证明商王朝的存在的文史材料,再看[选项T3-A]“尽管”是假设关系,“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与原文意思相符,可以判断,此项是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

  第⑥句是被扩展句,意思是“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商朝是存在的,第⑦⑧句是举例扩展第⑥句,以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按照上文所讲的“勾画”习惯,可以将“基本”勾画出,这样就可以判断[选项T1-D]“所载内容的真实性”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五、文脉整合习惯——理清思路把握大意

在开始读文本时就思考四个问题:

1.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2.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3.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4.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文本读完后,再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句或浓缩的每段内容,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大意,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做准备。

阅读时这些习惯,很多情况下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五种习惯往往要同时进行,这样能快速把握文意,也能快速解题。


熟知八大设误方式、六大命题手段——细处保分

考生因不了解命题者设置选项所运用的命题手段及不能准确锁定选项陷阱往往导致答案不准确。因此下面我们就从设置错误选项的八大干扰类型及设置这些错误选项时所运用的六大手段来复习以便考生在答案的准确上有所突破。

一、八大设误方式

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这六种设误方式在一轮复习中已进行了详细讲解,此处不再赘述

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

张冠李戴

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等说成乙的观点、发现、发明等

以偏概全

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

混淆时态

命题者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

指代有误

选项句对文中的“指代内容”在类别、程度或范围上有误

倒置

()

失当

揭秘

玄机

①倒置失当:将原文中的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不合逻辑。如:人是两足动物。正确。若改为:两足动物就是人。错误

②倒推失当:一个道理,正推成立,反推未必成立。如:“成功一定来自努力”成立,“努力就一定成功”则未必成立

这两种是近年来高考命题采用的新的设误方式,综合性强,迷惑性大,失分率高,为此在二轮复习中,有必要对这两种设误方式重点突破

辨别

技巧

注意比较选项中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的位置

①注意倒置或倒推后有时成立,有时不成立,要仔细辨别

②注意比较是否有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的情况,看倒置后是否合逻辑

误划

类别

揭秘

玄机

把本属于同一类的拆开,说成两类或几类;或把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合并成一类

辨别

技巧

这种方式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修饰语位置,因为这一位置在阅读时往往不被注意。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类的××怎样怎样”时,注意有无这种情况

二、六大命题手段

删 减

删减句子中的定语或状语等修饰成分可能使语义发生改变,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添 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使原文内容发生改变

调 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

改 变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使原文意思发生变化,从而形成错误选项

遗 漏

看似保留了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拼 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胡拼乱凑,使信息随意组合,形成错误选项


掌握了选项设置的陷阱及命题手段,就能找到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向。请把下面各题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看是否符合内容,并判断其命题陷阱。

1.(2016·高考全国卷丙T1-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文本信息]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设误方式混淆是非

判断理由:“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错误。“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的表述,表明王国维并非讲不会疑古,而是讲疑古过分。

2.(2014·高考安徽卷T1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文本信息] 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设误方式偷换概念

判断理由: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选项将“工业社会”改成了“艺术生产”,偷换概念。

3.(2015·高考四川卷T6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文本信息]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设误方式无中生有

判断理由:“最高成就”没有依据,而且文中说“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已不是单单只代表古文经学了。

4.(2015·高考安徽卷T1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文本信息]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设误方式以偏概全

判断理由:对中国经典范围的认定,不仅包括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以及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还应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文字学著作等。

5.(2015·高考湖北卷T8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文本信息] “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设误方式强加因果

判断理由:“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不能得出“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结论。且原文中说“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应该是“一”。

6.(2012·高考山东卷T6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文本信息]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设误方式混淆时态

判断理由:选项A删去了原文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

7.(2015·高考天津卷T6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文本信息] “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其他那些社会事实或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

设误方式张冠李戴

判断理由:根据原文中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发挥的同样的作用一句可知,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同等作用的是社会价值规范,并非自然规律


波波老师告诉你

一、复习指导与技巧解读


把握命题规律


了解科技文阅读题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准确性,命题者设计错误选项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十种: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


范围不清——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


以偏概全——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


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前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


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


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如果你对照着答案找这十种类型,你很快就能摸到套路。


常见错误类型


1、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别替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有时” “全都”“全部”。


2、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3、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断出来。


4、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5、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


必要条件:有事物情况A与事物情况B,如果事物情况A不存在, 事物情况B就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A就是B的必要条件。


例如: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充分条件:有事物情况A与事物情况B,如果事物情况A存在, 事物情况B就存在;如果A不存在, B不一定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A就是B的充分条件。


例如:某人犯了杀人罪,是某人被判处刑罚的充分条件。因为犯杀人罪触犯刑律,必然被判刑。但是如果某人未犯杀人罪却未必不被判刑,他可能因其他罪行而被判刑。


事物间的充分条件关系,常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如果某人犯杀人罪,那么,某人要负刑事责任。


6、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技法指导


在具体阅读解答每一篇论述类文章的问题时,要做到如下四个步骤


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如“凡时”“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二、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话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或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相关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因此,阅读中要对这类词语慎重考虑。可采用如下方法:


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对于第一种,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


对于第二种,应该按照 “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


第三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三、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其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主要有: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太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3.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省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4.现实和设想的混淆。选项在对概念的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


5.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有些选项的设置,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6.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析,找准答案。


四、筛选判断,逐步排除


论述类文章阅读出的是选择题,让你判断辨别。对这类题型要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次排除干扰选顼,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答题技巧与方法指导


可以用三遍阅读法来完成:


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可以跳过不管,一般来说,个别词语对整篇的文章理解关系不大。


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作题节省了时间。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基本方法如下 :


1.复位验证法。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分的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2.事理分析法。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


3、巧用选项法。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的选项。


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突破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中国的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共餐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这对于理解中国礼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说,《礼记》中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关于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是十分类似的。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莫过于“吃的是同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薄的表现,因而饮食筵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就产生了。(选自2016年1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知识点1:理解重要概念题


【得分技法】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笫二步,明确题目要求,明确题目对概念“解释”“说明”“相关表述”的不同界定;


第三步,确定信息区间,审读原文中相关表述;


第四步,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认真核对,关注表时态、程度、范围等的词语,看选项是否犯了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毛病,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1.下列关于“礼”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B.“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先民们通过毫无保留地向神奉献自己的食物,来请求神的庇佑。


C.“原始的礼”指的是“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它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D.关于“礼”的起源,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与我国的看法完全一致,如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共餐”制之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礼”这一概念相关表述的理解。D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礼记》中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而不是“完全一致”。


【答案】D


知识点2:筛选信息、归纳要点题


【得分技法】


解答筛选信息、归纳要点题的关键是明确命题者常用的设题陷阱,常用设题陷阱有:


(1)断章取义,指的是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就妄下结论,使论断偏离原文意思;


(2)强加因果,是指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的事情;


(3)无中生有,把原文中没有的内容说成客观存在;


(4)张冠李戴,把原文中甲的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行为、状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都来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B.《礼记·礼运》中记载,我国先民“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来表达对鬼神的敬意。


C.中国先民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的简单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逐渐形成了。


D.世界上许多民族对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十分相似,这对理解中国礼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说法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而不是“逐渐形成”。


【答案】C


知识点3:理解分析观点态度题


【得分技法】


第一步,确定文本的中心论点,报据中心论点分析作者的肴法与态度;


第二步,分析文章的村料,文中的材料有的是用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有的是用来表达某种见解的,有的是用来反驳某种主张的,要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社会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的,所以说,“礼”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B.我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并且按照人类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从而创造了祭礼文化。


C.“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不但音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这种巧合,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D.中国人并不赞同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而是十分重视饮食筵宴,并将其作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这种巧合”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亦非巧合”;另外“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的是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而不是“这种巧合”。


【答案】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