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血、灌肠、穿头...让人头皮发麻的古代医术 互动百科 10月12日 15:53

 丑哥丑妹 2017-04-10

古代的医术有那么邪乎?是否真的服下一颗金丹就可起死回生?那些细思极恐的医术你见过吗?

现在大家都用华佗在世”“在世华佗等成语形容一个人医术高明。世人对华佗的评价可谓是很高,对他高超的医术可以说的上是膜拜了。成语中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等就是对他最高的赞誉了。

那么生活在医术发达的现在,我们享受着高明的医疗技术的同时,你有没有好奇过古代是如何给人看病的?是否真的服下一颗金丹就可起死回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的医术吧!

输血

输血作为医疗急救的重要手段已毋庸置疑。全球每年有近亿人次献血,以解救生命垂危的伤病患者。

但你知道吗?现代化的输血医疗仅仅是近百年来的事情。在古代,人们对血液的理解是未知且毫无科学依据的。

而人类输血的开端是从饮血和放血开始的。

传说在人身上尝试输血的第一人是罗马教皇Innocent八世,这件事发生在1492年。因无详细记载,很难想象在哈维(Harvery)发现血液循环理论之前的一百多年前如何真正实施输血,倒是很有可能是让患者直接喝下年轻力壮人的血。

据查阅,早期医疗观念还没那么进步时,医生们认为羊的血是可以给人类用的,因此还特别发明了大大小小的器具来做输血用,不过也能想象,病患陆陆续续死去了。

动物输血

放血在人类历史中是一件极为常见的事,这是仿效女性在每月经期排除脏东西,来"净化"身躯。15世纪后期,曾一度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病症都是血中有毒所致,因而放血疗法曾相当盛行,一直延续到16世纪。

放血

放血的具体做法是:在手臂内侧皮肤表面割出一道伤口,根据病患的年龄、性别和体重计算放血的量。

人类认识输血也是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在尝试将动物血输给人,人血输给人的反复失败中终于在1900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ABO血型。后来1914年抗凝剂的问世,才使得输血治疗走向正轨,开辟了人类输血治疗的新纪元。

输血史发展至今,越发的成熟,输血也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先人的科学探索也铺垫了如今成功的现代医学上的输血,我们应该谨遵科学依据,不能再有以前羊血输人的无知行为,否则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止血

古代,战事很多。而战争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流血。所以止血也是古代医生们需要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医术。

压迫止血、以及持续按住或结扎血管是止血的重要方法。用布包扎断肢,相当于现代的止血带,止血效果可以,现代战场及突发事故时依然在使用。

在十六世纪以前,战场上紧急处理断肢伤口的方法是灼烧断肢部位周围的肌肉以止血并防止感染。而到了十六世纪,发现如果为伤口涂上一层厚厚的动物脂肪,伤口也会同样愈合,而且远没有那么痛苦。

灼烧止血

古代关于中药止血的方法有:

洒金创药,裹伤。(主要用于小创口处理)

在抗生素发现之前,人们可以用于预防感染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火烧和油灼。用火烧灼,使得血管收缩。(主要用于处理断肢等大创口)

古代有专门止血的中草药:如三七、血余炭、仙鹤草、棕榈、蒲黄、艾叶、三七参、地榆、白茅根、白及、槐花、侧柏叶、大蓟、茜草等。

截肢

古代截肢不像现在小巧锐利的手术刀,那时用来做截肢手术的刀更像是锯木头的锯子。而且也无法像现在一样很精细的切割肌肉、肌腱,让患者在截肢后获得更快的复原。

截肢

手术刀

一名英国医生出版了一本关于19世纪外科手术的新书,公开了他长期收集和校正的一系列珍贵的手术及解剖图画,只是画风比较惊悚。

下图为对骨头动手术时需要用到的道具:

对骨头动手术需要的道具

下图为不同脚趾的切除手术:

不同脚趾的切除手术

虽然跟之前的看起来手术略显发达了一点,但其实跟现代的截肢手术比起来还是较为粗糙,许多病患在截肢手术后休克、感染过世。

溺水

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利用实用简便的方法对溺水者实施急救,是减少伤亡和痛苦的最有力措施,古人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有些方法就是在现代的偏远农村或特殊时候仍颇有借鉴价值。

古人对溺水者的施救分为春夏秋法和冬寒法。夏季气温高,落水者穿衣较少,营救起来就方便得多。冬季则相反,落水者除了口进凉水外,一般还穿着厚重,救起后衣湿寒冷,有的甚至会冻疆,如果方法不对头儿,救不活反而会被冻死。

清代程鹏程的《急救广生集》就记载了简便的方法:把溺水者拖到岸上后,不能立即让落水者头朝下控水,而是要将他的口撬开,找根筷子,横其嘴中,再到岸边找头牛,把溺水者横伏在牛背上,然后牵着牛慢慢地走,这样溺水者肚里的水就会从嘴里流出来,或随大小便排出而活。

而在1718世纪,当时的医生们是透过一根长长的管子,将烟草从溺水者的肛门中吐进肠胃里。

穿头术

古代开颅手术:开颅手术,也叫穿颅术,是指通过某种外力打开患者头颅,实行非常规的治疗。这种手术因为风险性极大,现在仍然很受争议。但据史料考证,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人会做这种高风险的手术。

而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提及了开颅术。第七十八回,华佗为曹操治头风,华佗说: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可惜曹操认为颅脑手术是不可能的,还以为此人欲乘机害我,急令追拷华佗,一代名医就此被枉杀。

据资料显示,穿头术的方式是在头骨直接凿出一个洞,是中古世纪时治疗精神病、头痛、癫痫发作、头骨骨折等疾病的常见方式。

不难想象,和如今的自动化的电钻、铣刀相比,用石器或金属工具开颅,危险性显然极大,而原始的止血和麻醉、消毒方法,使得开颅术的存活几率接近零,难怪华佗要对曹操做开颅手术会惹得曹操大怒,毕竟当年的开颅术等于必死。

治疗精神病患的穿孔机

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穿孔机

接受穿头手术的病患遗骨

不可思议的是,经过这项治疗的病患者存活率竟然相当高,感染率也颇低。

精神病学家爱德华·马吉茨博士1958年曾调查过一个病例。病例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位被称为戴帽摘帽先生的绅士。他头戴旧帽,并无非同寻常之处。但待他摘下帽子,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他的整个头顶全都没了,就像被咬去一半的熟鸡蛋。X光照相显示,他的颅骨上竟有一个大约70厘米见方的椭圆形孔洞!  

戴帽摘帽先生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有一天,在调查案情时他走进一座小屋,头部撞到门梁上。剧烈的头痛持续了四五年。1945年,为了缓解头痛,他在部落医生那儿做了颅骨钻孔手术。  

为了医治挥之不去的头痛,他后来又做了若干次手术——据他自己估计,在5-30次之间。其间成功地切除了颅骨的大半部分。最后,医生为他配置了一顶塑性颅骨帽,以保护暴露在外的大脑。

眼科手术

现代的我们有眼镜这一神器,眼镜可是近视眼等的一大神器。那么古代斜视眼、白内障等眼睛疾病是如何解决的呢?

斜视不仅影响外观,还有可能影响一生的视力。因此在早期还没有发明矫正视力的镜片是,只好让眼科医生动手术,直接剪开眼球调整眼睛肌肉的强度和附着位置。下图为斜视眼矫正手术:

斜视

对于白内障手术,中古世纪时,医生会直接用刀或是针,从眼角膜直接移除白内障,强行将眼球晶状体自膜中挤出至眼底。

白内障

后来,在伊斯兰医学的影响下,用抽吸的方式取代了这个恐怖的方法。

抽吸白内障

还有一些辣眼睛的,小编提醒:谨慎观看。

膀胱手术

就像今日的人们一样,以前的人也会有类似的疾病,当时还没有抗生素。许多膀胱受阻的人,就会直接被置入金属导管至尿道中。

膀胱手术

下图这个长长的东西,使用于1740年到1830年期间,用来直接伸入身体里取出膀胱结石。

取膀胱结石

灌肠

金属制的长管子被直接导入菊花,让液体可以进入肠内,以进行灌肠。虽然看起来很痛,不过,连法国路易十六国王也曾使用过。路易十六在任职期间,可能有过2000次的灌肠。

舌癌

舌癌就是舌头上有不正常的恶性肿瘤,在现在面对癌症,我们还能做化疗,到了逼不得已的地步才是动手术切除。不过在1819世纪的欧洲可没有化疗这项技术,一定是动手术切除。

舌癌

剖腹产

剖腹产

下颚切除手术

下鄂切除手术

下臂及手肘关节的动脉结扎手术

动脉结扎手术

鼠蹊部的动脉结扎手术

看完之后是不是庆幸自己活在了现代呢?其实更应该希望的是每个人的身体都健健康康的。

聪明如你,还知道古代还有哪些奇葩的治病方法?可以评论给小编哦~

(全文完)

本文为《百科解密》第十四期文章,首发平台微博@百科头条。《百科解密》是一档专注解读新闻背后冷知识的阅读产品,我们只提供最新鲜、最新奇、最有温度的文章,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