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湿润、细腻,尤其是羊脂(白玉)籽料的洁白、厚重。蕴藏了人类精神的大美。其天然的质地体现了天公之美,历代工艺大师的匠心独琢造就了工艺之美。从玉不琢不成器的古代玉文化,发展至今的与“美玉不琢,大美无饰”的现代玉文化并存,共同缔造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社会美”,是宇宙万物与人类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成为了和田玉艺术价值增值的精神保证。 因此和田玉的民族文化资本属性和艺术价值,决定了和田玉,具有极高的使用和收藏价值,且随着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不断提升更会不断的提高和田玉的使用和收藏价值。质地美在历史上是最早被认定的,如汉以前重视质地美,孔子提出的玉德美多数是对玉的质地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思维结果。古称:“美玉无瑕,白璧无瑕”表明玉是质地细腻,纯净,无暇之美。“坚缜细腻”之美 玉料质地坚硬缜密,细致而滋润,细粒致密岩石经磨蚀后表面显滑润。故称,“坚缜细腻”之美。此处之坚硬是将玉与彩石比较的结果。 “温润以泽”之美玉料滚石、卵石呈致密块状,表面为矿物的断口显强油脂光泽,在加上磨蚀成光滑曲面,故呈“温润以泽”之美。 “无瑕之美”和田白玉为单一透闪石矿物组成,无杂质,故显“美玉无瑕,白玉无瑕”之美。 和田玉原料分为山料、山流水和子玉三类。 山料即采自于山上的原生玉矿;“山料”又称山玉、碴子玉、古代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玉矿。 山流水和子料则是原生玉矿经风化崩落,再被雨水、河流冲刷、搬运至河中,经由河水长年滚磨、风化、磨蚀而形成的水生玉矿,通常采自于河流或干涸的河床中。 “山流水”这个颇富诗意的名字,指的是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被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其特点是距原生玉矿较近,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 子玉才是越干年流水的浸泡而形成新生发育的“玉”。这个“玉”才是有着中国情缘的“玉”,“玉石”到“玉”的奥秘与文化。 山料是子玉的母体,流水料是一种过渡,子料才是和田玉的最美表现,也是我们具体研究分析的主题。 和田玉山料在清朝乾隆时期才有专业老及宫廷造办加工,此前主要用料大都是来自河床的子料。这就是贯穿中国文明历史的神秘而古老的玉文化用料。历代的和田玉文化舞台,和田玉子料才是真正的主角,新疆和田玉子料才是华夏人们心中的真正的“玉”,其他和田玉只能称为“玉石”。 我国最有名的白玉是新疆和田玉,以精良细腻的质地、纯静怡人的色泽,在传统玉石中占据首屈一指的地位。白玉珍贵稀有,经能工巧匠的精巧雕琢,更是精美绝伦的佛教珍宝。 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太古代地层,一直到使亚洲发生褶皱、变质、断裂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新生代地层,地球内部经历了多代地壳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石类。 大约在7-8亿年前,新疆南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应该说现在的中国也是大海一片!而在海底大量沉积了一种叫白云石大理岩层,这个白云石大理岩应该说就是和田玉的卵体,也就是和田玉的前身,但这个时候还不是和田玉,这个时候还只能叫白云石大理岩!经历了几亿年的沉积,大约在2-亿年前,冈瓦纳古陆分裂瓦解,其中的印度板块远渡重洋,碰撞在古欧亚大陆上,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版块的碰撞的同时,涌现出了大量的岩浆,这些岩浆在爆发的同时悄然的渗入白云石大理岩内部,在苛刻条件下温度300-400度岩石的结构就开始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版块碰撞也不是瞬间的。整个岩浆是在还没跟海水接触而在岩层内部与白云石大理岩的融合与渗透,从而和田玉就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就形成了!这个时期的和田玉还是在海底。 至今1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爆发,就在这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沧海变成了巍峨的高山与平原!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大陆就形成了型貌。应该说这个大规模的造山运动的同时,也是高山形成与崩裂的过程,山石崩裂泥石流特大规模的形成,巨大的泥石流跟随山谷的断裂形成了最初的河床,逐步有了巍峨青山、冰雪积水、清澈河流的分化。这个时候就应该有了和田玉的山料、流水料、籽料。同时昆仑山脉为何有的的区域有籽料有的区域没有籽料?我们可以这么认为,10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没有直接形成河道的,没有巨大泥石流的冲击与河道的形成,崩裂的山料也不会有搬运的流动过程,没有搬运也就没有籽料。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河流是千百万年来因气候而不断改道而后生的!和田玉的形成经历是所有同脉玉矿经历相同的过程。 据当代科学考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板块活动之剧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交汇处也是两大地质板块交汇点。不断的运动和撞击,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一种神奇的矿物结构形成了,那就是神奇美妙,独一无二的和田玉! 如果没有元古代和太古代海中沉积的白云质灰岩,就不可能在元古代的构造运动中,变质成白云质大理岩,没有白云质大理岩与中酸性侵入岩进行接触蚀变,就不能形成和田玉。所以,和田玉的形成,大海有一半的功劳。说不定哪天再有个板块碰撞或者地球造山运动,今天的大海下面还会有和田玉的新生资源!巍峨昆仑到底蕴藏了多少美玉?神秘昆仑宝藏有待开发与寻找! 和田玉的内部是由无数透闪石矿物晶体组成的交织纤维变晶结构。这种结构成就了玉温润的质地,而且晶体之间紧密交织,让每个细小的矿物晶体紧密结合,就像编织的毛毯一样,每条毛线都横纵交织。透闪石矿里多个晶体间互相作用,产生比单晶体更大的结合力,这让玉比其他宝石更坚韧!因为矿石中纤维交织疏密不同,在显微镜下看,玉的结构就像在半透明的底上分布了很多不透明的花纹。在扫描电镜下面,可以清楚地看见软玉内部的纤维变晶结构。正是这些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才让软玉有柔和的反光特性。由于里面的颗粒都能相互交织,分布均匀,所以从外面看,软玉有着温润的质感。 了解了和田玉的形成,古原始大陆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造就了和田玉,也就有了人类7000多年的玉文化源源流长!有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有了玉器的发展灿烂文化,从而造就了玉器艺术奇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