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来,还有必要结婚吗?」|东东枪答大家问-015

 圆角望 2017-04-11




问:


听说男人婚后都会出轨,区别只是早晚和是否被发现而已。真的么?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办啊?随着社会和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婚姻制度是否会走向终结?大伙将来还有必要结婚么?



东东枪 答:


听过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女人死了丈夫不久,一晚,梦见丈夫的灵魂出现在她的面前,她问丈夫:你在那边过得怎么样?丈夫说:还凑合,比咱俩一块过的时候幸福。女人说:真的?丈夫说:真的。女人说:天堂真这么好?丈夫说:嗯?谁跟你说我上了天堂了?

 

我猜这个笑话一定是男的编的。古往今来有很多男的编了很多这样的笑话来嘲笑婚姻——跟哥们儿讲的时候通常是自嘲,跟异性讲的时候基本是撩拨。“我跟我媳妇儿没什么感情……”,这话既是可进可退的宣告,又是预埋备用的借口——反正是随时为变节出轨做着准备与热身。

 

看起来,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让男人们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我看过一些社会学家写的书,那些书里说,现在的婚姻制度,实际上是保护了很多“劣等男人”。如果不是一夫一妻而是一夫多妻,或是干脆取消婚姻,大家完全自由结合,那恐怕所有女性都会去选择那些更“优质”的男性——具体地说,人家宁可给李易峰或王思聪当小三小四小五小到不知道多少,也不会嫁你。这是基因决定的——女性一生产出的卵子数量有限,得为每个卵子找到最优质的雄性基因才行。于是,种种条件都最优秀的那些男性,会独霸众多的女性配偶,只会编段子说闲话的劣质男性则根本无人问津。所以,我个人是拥护一夫一妻制,希望它能一直存在下去的,因为我仔细考虑过:除了编段子说闲话,我也没别的什么本事。

 

一夫一妻制确实是委屈了一些人,但却不是那些劣质男,而是最优秀的那些男人,以及那些并不那么优秀的女人。若没有婚姻制度的束缚,那些最优秀的男人本来可以拥有数不胜数的异性配偶,那些不那么优秀的女性本来也可以成为最优秀的男人身边无数女人当中的一个,而不用守着一个只会编段子的秃顶胖男人度过一生。

 

事实上,他们没有屈服于一夫一妻制,从来没有。我看过一些据说很靠谱儿的统计数字,无论男女,“有过出轨行为”的比例是十分惊人的。而且,读读古人的各种记述,也不难发现:从古到今,一夫一妻制,几乎从没被严格地执行过。有人给出的解释是:不被严格执行,正是一夫一妻制的重要特征,是当前这种婚姻制度能够被人们接受、经历这么多年仍没被颠覆的重要原因。那些婚外的情感和性行为,是对一夫一妻制的重要补充——对于单一的个人来说,当然未必需要,但若从全局来看,则万万不可或缺。

 

还有一些书里说,一夫一妻制其实已经在经历种种变形,而且所谓“变形”指的并不是事实上“对少数纳妾现象的妥协和允许”,而是“大量的离异与重组”。你问现在的婚姻制度是否会一直存在,那我问你:允许随时解除婚约、重新组合的一夫一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制吗?

 

“忠贞”已无终身制,而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我年轻时还曾瞎想,认为未来的婚姻八成会变成一个有约定期限的合同——结婚不意味着终身为伴,而只是在接下来的某段时间里信守承诺、保持专一,后来才明白,这事儿已不必等“未来”兑现,现在的婚姻,早已是一个可赎回的承诺,一份可撤销的合约。婚礼上的“不离不弃”,说得泪眼婆娑,但谁都知道民政局有个离婚窗口,领个号排个队,一会儿就能“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认为一夫一妻制是为了构造完美的两性关系而来,是对婚姻制度最大的误解。婚姻意味着妥协与牺牲,意味着付出代价以求得稳定。王尔德说人应该一直活在爱情之中,所以永远不该结婚。有人说王尔德这是对婚姻的诋毁与轻视,我倒觉得,或许王尔德才是把婚姻看得太重的那个。



问:


如果告诉二十岁的年轻人一句人生格言,那会是什么呢?年长的人有没有必要向年轻人传授人生经验?


东东枪 答:


我记得自己前几年还20多岁呢,一转眼,就会被人要求给20岁左右的年轻人讲人生道理了,十分伤感。


只讲一句的话,我想讲的是:年轻人要习惯于“自我否定”。


一方面,是要明白,自我否定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年轻时。“自我”这东西,也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必为发现自己是个蠢货而懊恼或痛苦,至少不必在那些懊恼和痛苦的地方停留太久。因为自己过往的愚蠢而妄自菲薄或自暴自弃,是更大的愚蠢。


无论被叫做“打脸”还是别的什么,每次有充分理由的自我否定都代表着自己的进步和更新,应该学着看淡附着在上边的那些痛苦。而据我观察,能够看淡自我否定这件事的人,都往往会抱有更加谦逊、开放的心态。


否定旧的自己,塑造新的自己,是每个人青年时代的必修课。自我否定是人成长的主要方式。不做这个功课,而早早地把自己封闭起来、固守那个不成熟的自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另一方面,习惯于自我否定之后,才好去养成怀疑自我的习惯。否定从怀疑开始,怀疑与执迷相对。怀疑自我,不只是怀疑自身,而是怀疑自己所知道、相信的那些,怀疑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到、听到的那些——比如今天这篇文章里各位老师说的每一个字。


相信易,怀疑难,因为怀疑不只是一个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的理解是永远准备迎接无数种新鲜的可能,而不是陶醉于自己的不成熟,或执迷于自己的鲁莽。来自酒肉朋友和远房亲戚的廉价鼓励,往往会助长出很多热情。但愚蠢的热情,实在是一钱不值。


香港电影《戏王之王》的结尾处,有这样一场戏——当一个女学员抱住主演詹瑞文的胳膊把脸凑上前兴奋地问他“我好喜欢演戏啊!演戏最重要的是什么啊?!”的时候,詹瑞文板着脸首先说出的是“先要少一点热情。”


接着他说:“做戏和做人一样,首先是要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的优点,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缺点。这些缺点不会自己跑掉的,不是这么容易改掉的,所以同时也要记住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是个不完美的人……但一旦有机会就要好好享受,要珍惜自己有演出和做人的机会……”


我觉得他说的没错,做戏和做人是一样的。




(题图由东东枪2017年3月拍摄于郑州。)


近期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