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千一瞬

 三郞 2017-04-11

 行者迎春诗偈颂节录

阅读21 评论0 72013/02

禅茶一味

一山一水一味禅,天地人我茶中参。

一树一茶一智慧,一法一心茶即禅。



上善若水,曲则成江,调柔至善。



心苍太虚,量周法界,是心作佛,即心即佛。



眼耳鼻舌身意识,识欲轻慢唐三藏。

藏识在身生业障,障碍怎见灵明心?

心有业障生六欲,欲识转智行正道,

道须身中自修证。



随顺净觉,随顺不二,随顺方便,随顺自在。

世事无好坏,观念各不同。识得真如体,

修行证悟功,修己行功善,执己则是恶。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触动,若修不动行,无情即不动,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若能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共识共慧法在中,悟道明中理圆通。

一空中灵知我彼,中行法船达彼岸。



道不可说不可思、一点一圈妙无穷,

如来不生不灭体。天地一掌可为相,

能量信息方可用。



自在自观观自在,超自本我我超自。空无零中中道观,色欲无界界通中。



前念不生心即如,感恩宽恕心即佛。

后念不灭随缘运,平等圆觉自在得。

阅读全文>>

格物致知

阅读27 评论0 72013/02

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是至善呢?如何体验至善呢?我有幸聆听到秦老大师的讲解。

用胎息来观,心平气和下,你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吗?好像不能,都不怎么呼吸了。这是儒家里面说的至诚无息,无息就是没有呼吸,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你跟天地融合在一起,这个吸是呼吸的吸,你处于这个中间状态,一呼一吸之间的停顿。用胎息去听你的呼吸,就好像处于妈妈的肚子里。是一个单细胞,你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呼吸,好像不呼吸也一样,叫至诚无息,这个时候你跟我,你跟孔子,你跟老子,你跟佛陀都是一个人从一个单细胞而来。儒学里面讲叫诚一不二,你跟佛,你跟客户,你跟客观世界都是一体的。这个天地都跟你融为一体,这个一体就是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就是一切,这个细胞叫一,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要诚一不二,至诚无息,又叫至于至善。这个时候,对外界有沙沙的声音,你宽恕它,不计较,有自己的声音,你也不反感,宽恕,它就不会对你反感。这时你有好的感觉,处于一种归零的状态,你归零的状态就是成为细胞。这个至诚无息的息字呢,就是自己的自下面再加一个心,你如是知道自己的心,你就是至善至诚,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自性。

以后你要做重大决策之前,就静坐10分钟。安心听外在,聆听,听到好的感恩,听到不好的宽恕,慢慢用心来体悟,现在你用胎息来听,然后你就是一个好的领袖。这就是老子讲的精诚,至诚无息,诚一不二。这也是王阳明所讲的致诚无物,发现你的本性,找到你本来的我,这样,你就跟天地是一样的。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个时候再去判断事情,你就没有善恶分明,没有是非分明,没有过去,未来,现在的分明。这个时候你如

阅读全文>>

《 问道人生偈》

阅读25 评论0 72013/02

黄帝问道精气神、和为圣度在尊生。

老子得道希夷微、为而不争自长生。

孔子闻道至善地、正心修身方治生。

孙子谋道因势导、天地将法可谋生。

牟尼悟道本妙明、随缘任运证无生。

耶酥修道平等处、三位一体得重生。

真主明道宽恕行、真善美中觅新生。

人生学道回家园、身心自在重养生。

--光中行者壬辰冬至悟识

阅读全文>>

光中行者谈治病须内调心性

阅读40 评论0 72013/02

师说:今天来谈谈人们的生活,谈生病的问题。在中文里面,“病”这个字写得很好的,“疒”一点一横一撇两点,这等于是什么呢?等于是躺着的那一张床。至于中间里面那个字是“丙”,甲乙丙丁的丙,丙就是火。这个火,人体中有两种火:一种是正气,人要有精神,没有精神的话你做什么都是不成的。比如说你学法要有一种正面、正见、正直,这事情要怎么样正确的对待。但是人也有邪火,邪火就是丙火,有了这个火你就会生病。有一句话是:百病生一气。气就是“精气神”。若是引到邪火的话,就会火烧攻身。学法的人或许能明白。所以说孟真老法师讲:一念成寒气,万道在你的身体上和心灵上反应出来。中医上面来讲,‘百病生于气气’是由生产生的的内因。在佛经上说,‘万法由心’。所以说你所有的病、所有的问题,都是让你心里所呈现出来。但是这个心理上的。还要加上一个“无始以来的因”。我们去听梦参老法师的课,他说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的病,你说这个是个坏事吗?如果是坏事的话,就没有我在今天讲的这个课了。你看我学这个人,身体很好。但从小三四岁时,我就有头痛病了。我这个病是很奇怪的,不看书就疼,一看书就不疼。为什么呢?因为我小时候就是没有妈妈,没有妈妈就没有人疼啊。和人打架人家说你是没有妈妈的孩子,你又打不过人家的。你都没有理由跟人家讲话的,人家父母都健在,而自己却是没有妈妈的。所以说生活上的怨,使得心灵上也怨,然后就生病了。我患过很多病,例如肺病啊、黄胆肝炎、鼻炎、疮痔等等,这些病就是不能张扬的,人家玩,你就要老老实实的伪装坐好。

每个人都有磨难,这些磨难就是过去心里的压力和业障出来的,业障习气不改变,就会让你停滞不前、用生病来警示浓。我

阅读全文>>

---“人生在选择、烦恼证菩提”

某生问:人不可能没有烦恼。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想请教老师,是不是把全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放下,就可以减少烦恼?或者说不再眷恋世间所有,才能半点烦恼都去掉?

行者说:烦恼是怎么来的呢?你可以看看一些做生意的人,他在深圳有生意,在广州也有生意,现在是不是做的很大?没有烦恼,他为什么做的那么大呢?这么大,是烦来的吗?烦恼的基础是更加烦恼。烦恼来了,你的烦恼就好比你的压力、你的矛盾,压力越大,烦恼越大,说明你的能力越大,说明你修行的契机到了,说明你要更上一层台阶了。这个烦恼是动力,而不是压力。对烦恼应该怎么认识呢?老是想着这个烦恼,那般烦恼吗?不想烦恼更加烦恼。再者,烦恼来的时候我就去修炼。如果你烦恼着“我要做多么大”,那么你就是“贪”。贪嗔痴。心里总是想着:我不要让别人瞧不起,我要对得起我对什么人的承诺。烦恼烦的是什么呢?烦的是本来没有的东西。到我面前的,就是缘,我不贪嗔痴。你是大老板,你发财是你自己发财,你不要想我要我要。有些人不贪嗔痴,也不攀缘,他随顺不封闭自己,有办法的时候就可以上一个台阶。你有多大能力,你就有多大的压力;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就没有这个压力。你看世界之网的董事长到来我这里,他跟我说:秦老师,劳烦你帮我给算一算。我给他一看,我就说:你这个人不简单啊。他问我:我怎么不简单啊?我对他说:你这个人停不下来的。他就很惊奇,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说,你的命就在这里啊,怎么不知道?他说:是啊,我现在是苦劳命,越大就越发觉得苦劳,我现在开个董事会都难。我就说你的资产几十个亿,你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压力。所以说,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主要在于你怎么看。你看到的是烦恼,就是烦恼;你换一个角度看,可能就不一样了。

阅读全文>>

光中行者壬辰十一月十日在锦航大酒店,为深港企业

作儒釋道心法交流会。作儒家孝道心法讲座课件

孝道文化心法分享

孝的概述:

一,儒家在中国文化的作用

二,儒釋道在国学中的地位

三,孝道是做人心法的根本

四,孝道是内省外敬的体验

五,孝在新时代和谐的运用

儒家在中国文化的作用

-百孝经节录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儒釋道在国学中的地位

釋是人们真理的本体--体

道是人们认识的形象--相

儒是人们需要的学问--用

孔孟用此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这五伦中,

孟子认为父子、君臣两伦最重要,“仁之实,事亲是也;父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离娄上》,孝悌成了五伦的 中心,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感恩至孝偈

阅读全文>>

茶禅精微二

老师:从茶的精微物质里,我们要体会的是什么呢?我们人也需要有一种气质,一种内在的精神。我们才可以把握我们的生理,把握我们的心理,把握我们的心灵,走向心性的高度,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成为一个整体。这里面刚才提到一个平衡、平等、平常、平直,就需要把广大跟精微关系弄通!你讲一讲你的想法。

学生:开经偈第一句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他说的无上甚深,就是没有比他更上的了,甚深就是没有比他更下的了,微妙是没有比他更大的,也没有比大更细微的了,也没有比他更好的了。所以他告诉我们是,其实我们的思惟是可以无穷无尽的大,也可以无穷无尽的小,也可以无穷无尽的细微的,就像我们喝这一杯茶一样的,可能我们今天在喝这杯普洱茶的时候,在佛陀那个世界也是,他也是,我们在宠获着大家喝这杯茶,当我们感恩,当我们宽恕的时候,当我们把喝这种茶的美妙感觉,回献给世界上所有的众生的时候,其实我们跟这个世界是一体的,跟任何都是,当我们体验这个茶最微妙的感觉的时候,那我们回向把世界上所有的人的时候,他可能现在也是跟我们一样,也在回味这种最微妙的感觉。

老师:是的要品味它。星源,全球有多少人啊?

学生:全球有60个亿啊。

老师:60多亿。我们身体有多少细胞?

学生:60多亿细胞。

老师:也是60多亿,所以全球的人跟我们的细胞是一样的,我们身体的细胞跟全球的人口相同,所以说有什么神通,根本不奇怪,本来应该都有。就是因为我们气质不够好,就被那个动物的心性,被心理的障碍,被心灵的屏障迷惑住了,找不到那个自性佛,什么叫佛?我们都认为

阅读全文>>

修行体验之十五:“精微见虚空、禅里话刹那”之一

修行体验之十五:“精微见虚空、禅里话刹那”之一

-行者谈茶禅精微、惟精惟一

老师:今天讲我们如何身心自在,那什么叫身心自在呢?就是说你有一个身体,要吃饭,要睡觉。你有一个心理要思索,识感觉它的品味它。还有一个心灵,心灵是什么?心灵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和一些人坐在一起,这就是说我们有这种缘分,能够坐在一起,心灵有一种黙契吧。

我们看一个人的身体能不能自在,首先就看看他身体能不能平衡,血压、血糖、生理各个方面是不是正常,身体正常,平衡就没有病,不平衡就得病了,所谓病就不平衡。 心理上是一个什么问题呢?心理可能我们每个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对某一个问题,他有他的想法,你有你的想法,你还有你的想法,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听好听,好听就很开心,有的人喜欢细雨绵绵比较浪漫,也有人他喜欢冷静沉寂。所以说有人喜欢往好处想,有人喜欢往坏处想,那都是些什么?那就是心里的思惟偏向。

还有一种是心灵,心灵是什么呢?你看我们平常到那个场所,不认识这个人,第一感觉感觉好像我在哪里见过他,有没有见过呢?其实没有见过。还有的人一看到,就想要走开生讨厌他。现在有些课程里面就有一些心灵上的讲座,在说他唐朝跟是它是什么关系,明朝与它又什么联系,有没有打过他,有没有道理呢?这个问题,心灵的深处可能确实是存在的,如果就这样下去,你打过我,我再打过你,这不叫轮回吗,这样打下去,那我们身心能不能自在呢?如果就是在生理、心理、心灵层面,如不能提高到心性这个层面是不能自在啊!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茶来谈心性,这个里面的精微说起,人生如茶,人生就是一杯茶。这一杯茶像什么呢?

阅读全文>>

百孝经

阅读2 评论0 72013/02

百孝经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知孝后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