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田县传统村名解析

 老刘tdrhg 2017-04-11

                       玉田县传统村名解析

 

人有人名,村有村名。传统村名是指那些自古就有、经久流传的村名,不包括近年新起、新改的村名。

提起传统村名,任何一位土生土长的成年人,都可以说出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有什么值得解析的?其实,许多事情都是看似简单,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奥妙无穷。村名也是这样,其中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特色,解析村名对了解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十分重要。本文不是学术论文,只是对玉田县传统村名做一些粗浅的分析,或许可以对关心玉田古代史的人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解析传统村名,可以了解玉田县的发展进程

玉田是个古县,历史悠久。但是,开发较早的仅仅是北部地区。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不论是孟家泉古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时代遗址,还是两汉、两晋墓葬等等,都在县境北部,大体上位于102国道南北两侧各10公里之内。再看各村镇的“立庄”年代,在明朝建立前立庄的大约为110个,绝大部分在北部地区。以玉田镇为例,林东、周庄、东马头山等村落都是“古村”——这里所说的“古村”特指那些立庄于唐代以前的村庄;西马头山、查家屯、北白塔等村为唐代建庄,东西蒙各庄、沈官屯、陶官屯、曹定府建于辽金时期,三里屯“至晚建于元朝”;大王庄乃是“宋朝王氏建庄”。另外,北部地区的孤树、大安镇、唐自头、彩亭桥、郭家屯、林头屯等乡镇,都有一部分村庄始建于明代以前。其中立庄最早的当属亮甲店小泉村,“相传始建于春秋时期”。

玉田县南部地区地势低洼,在漫长的古代社会,这里经常是汪洋一片,虽有一些地势略高的土岗,上面也是野草丛生,人迹罕至。这片土地的开发大多是从明朝初期开始的。永乐年间,燕王朱棣为巩固北部边防,改变北京周围地广人稀的状态,大力推行了“军屯”和“民屯”,玉田境内不仅迁来兴州左屯卫的九千多名官兵,而且有“奉诏而来”的数百户移民到这里安家落户。从《玉田县地名志》可以看出,我县780多个聚落中,在明朝永乐年间(或作“明初”)立庄的将近400个,这些村庄大多分布在南部洼地。正是远道而来的“屯田”者,经过世世代代的艰苦劳动,使数千顷未曾开垦的处女地变成一望无垠的良田,使人迹罕至的低洼地带呈现出勃勃生机。

所谓“立庄”,并不是说某人从某处迁到这里,盖了几间房子,或搭了个窝铺住下来,就形成村庄了,就有了村名了。实际情况是,立庄人选定地点居住下来,又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繁衍,一口人变成几十口人,一家一户变成数十家甚至数百家,这才成为聚落,才发展成真正的村庄,才有了自己的村名。据康熙二十年编纂的《玉田县志》记载,全县村庄总数为180个,说明明代初期建立的移民点,经过300年的发展,只有为数不多的聚落达到了“村庄”的规模,其他居民点的户数与人口数仍然不多,因而没能“荣登”《玉田县志》这个大雅之堂。康熙以后发展较快,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仅仅70多个年头,玉田县的村庄数就发展到将近400个,说明享有盛誉的“康乾盛世”确实人丁兴旺。再过130年,也就是光绪十年(1884),县内聚落总数发展到680个,与今日玉田县聚落总数仅差100个。

玉田境内不少村名带有“桥”字,比如丁家桥、江家桥、杨家板桥、刘家桥、李家桥等等。这些地方究竟是先有村名还是先有桥名?答案是先有桥名。其时间顺序应该是:远处迁来的人们,或一家一户,或光杆一人,选择河道旁无人居住之处安家落户,算不上村落,也没有村名,充其量也就是个居民点吧。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他们在河道上搭起简易的桥梁,并把自己的姓氏冠在桥名之首。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衍,人口大量增加,村落初步形成,也便以桥名为村名了。反过来说,没桥的村庄,或尚未建桥的村庄,绝不会在村名后面加一个“桥”字的。以彩亭桥镇为例,在金代晚期,曾任学士之职的杨绘(字采亭)退休回到故乡,定居于蓝水之畔。当时,那里只有三五户人家,连个村名都没有。他为了来往行人的方便,自己出资出力在蓝水(今称蓝泉河)上筑起三孔拱券石桥,人们为了感激他,给这座桥起名为采亭桥。后来,到这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才有了采亭桥村。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里才形成集镇。

仔细阅读《玉田县地名志》,还可以找到许多清朝初期推行“跑马占圈”野蛮政策的痕迹。彩亭桥镇有个洪陈府村,始建于明朝,因建庄人姓程,所以定名为程府。清朝初期,有个名叫洪承畴的大臣将这个村子圈占,把程府村改名为洪家程府,后来讹作洪陈府。洪承畴何许人也?他原是明朝晚期的重臣,官居兵部尚书、蓟辽总督之职,后被清军俘获,因为抵御不住女色的诱惑而屈膝投降,加入正白旗。顺治帝及辅政大臣多尔衮率兵入关,洪承畴跟随左右,曾任“总督军务”、“经略两广、两湖、滇黔六省”等军政要职。他疯狂镇压农民起义军,成为满族最高统治者的忠实爪牙。因为他为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理所当然享有“跑马占圈”的特权,估计他所圈占的土地至少也得在百顷以上。与洪陈府相距不远的甄家定府、小陈府等村也是满族聚居村,当年很可能也在洪承畴圈占范围之内。

此外还有:杨家套乡的大定府庄,人口总数为1033人,其中汉族人口为475人,满族人口则为558人,超过了汉族人口数,这是为什么?从《玉田县地名志》上也可以找到答案:该村为明末王氏建庄,原名王家定府。清初,满族正白旗的杨、王二氏圈占了这片土地。杨氏在朝为官,依仗权势将村名改为杨家定府,后又改为大定府庄;鸦鸿桥镇的大冯庄,为明代冯氏建庄,称冯庄子。清初,旗人雷、张二氏跑马占圈占据此地,冯氏被迫迁到自家坟地前另建新村,称小冯庄。从民族结构看,现在的大冯庄村人口总数为1038人,满族竟达520人,超过了汉族人口;而汉人所建小冯庄村竟无一满族。

这里需要说明,真正享有特权的旗人,大多居住在京都或其他闹市,不可能定居在偏僻乡村,有的甚至根本没曾来过他们所圈占的土地。这也就是说,当年扎根在洪程府、大定府、大冯庄等乡村的旗人,都是些“派充”或“投充”的庄头,还有他们的亲属及仆役。

从一些传统村名中,我们还可以闻到抗日硝烟的味道。在那一波澜壮阔的革命时期,战斗于玉田县的军政人员,机智勇敢地与日伪势力周旋,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化名,还为抗日根据地的所在地村庄都起了化名。比如,杨家套乡的后黄坨村化名为河湾村,郭家桥乡的挂面高庄子化名为中心村,小吕庄化名为路边村,林头屯乡老君屯村化名北中村,如此等等。这些村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都恢复为原名,但也有的把化名流传下来,原名反倒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比如,

 

                            传统村名的构成规律

     玉田县的村名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在村名前冠以姓氏者为数甚多。本县有行政村750个,以姓氏冠名的在460个以上,相当于村庄总数的60%还要多。其中,多数冠以单姓,如玉田镇的洪庄,最初为洪氏建庄,村里的主姓至今仍为洪姓;杨家套乡达王庄,系明朝永乐年间由南方迁来的王氏建庄,村内大部分人家都姓王。还有贾庄、张庄子、司家铺、潘家庄、李庄子等等都是以村中主姓为村名之冠。有的村庄是两个宗族共同创立的,因而冠以双姓,如苗李庄,创建这个村庄的为苗姓、李姓两个宗族;还有朱廖庄、黄姚铺等等也是如此。随着年代的推移,有的村庄原来的主姓迁走或绝后,村庄的名称也往往被更换。比如杨家套乡的小套村,原名严家小套,系明朝末年严氏建庄于双城河旧河道内而得名,后来,裴、王等姓迁入,而严氏绝后,村名也便舍弃了严氏二字,改称“小套”。上述情况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最初立庄者多是一两家人,经过长时期的繁衍生息,或许还有其他宗族的加入,这才形成或大或小的村庄。

有趣的是,在姓氏的后面,有些村名还加入了立庄人的职业。比如,亮甲店镇有村名为高木庄,潮洛窝乡有村名为王木庄,为什么村名当中有个木字?原因是这两个村庄的创始人都是木匠,村名本来叫作高木匠庄、王木匠庄,后来简化成现在这个样子。亮甲店镇有村名为肉张屯,立庄人姓张,而他的职业则是杀猪卖肉,村名由他的职业而来。杨家套乡有村名为刘把式庄,立庄人姓刘,是个耍把式卖艺的,把他的姓氏和职业连在一起成了村庄的名称。杨家板桥镇有个王贺郎铺,原名为王货郎铺,建庄人是位常年担着货郎挑串村卖货的小贩,后来因为谐音才把货郎讹成了“贺郎”。顾名思义,散水头镇的邓铁庄、郭家屯乡的铁匠庄、陈家铺乡的铁匠铺,石臼窝镇的王铁铺,这些村庄的立庄人都以打铁为业,挣钱糊口。

在玉田县部分传统村名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权势的影响。亮甲店镇大韩庄原名万泉庄,因村旁有许多道泉水而得名。明朝嘉靖年间,河南彰德府大韩庄的韩氏弟兄四人迁入该村,因韩氏乃是奉诏而来,有权有势,便强行将万泉庄更名为大韩庄。徐家屯(今属郭家屯乡)原名卢家屯,明朝万历年间,徐氏出了位太监,依仗权势,卢家屯被改为徐家屯;窝洛沽镇刘厨庄原名东沙沟,清光绪年间,村里有位姓刘的厨师在宫庭作饭,村名也就改为刘厨庄了;唐辛庄原名李新庄,李氏在这里聚居;清朝乾隆年间,玉田东关有个叫唐辛的人,迁到这里定居,依仗户大人多,有权有势,强行将村名改为唐辛庄。

玉田县内还有一些村名是由封建帝王或其他历史名人的传说而来。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征高丽,凯旋而归时曾经路过玉田,由此产生许多民间传说,县内的很多村名都与唐王东征高丽联系起来。比如城东12、5公里处的亮甲店,据说是因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时遇上大雨、并在此地凉晒甲胄而得名;城东5公里处有村名为琵琶营,是因李世民所带的琵琶队曾在这里宿营而得名。散水头镇王官铺村村名的来历更为奇妙。相传,此村原名为王寡妇村,清乾隆初年刘氏先祖迁入,并与王寡妇结为夫妇。后来,朝中国舅关希武路过这里,见这里土肥草美,企图占为己有。刘氏先祖便赴京求刘墉相助,刘墉制服了关希武,并且送给村里两盏宫灯,悬挂庄前,用以表示这里乃是内官宅第,任何人不得侵占。林西镇迷王会村(今分为东、西两村)之所以起了这样一个古怪的村名,是因为燕王扫北时,有一个王子曾经在这里迷失道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至于上述传说是真是假,就不是三言五语可以说清楚的了。

构成村名的另一个要素是地形、地貌。仔细阅读《玉田县地名志》就会发现,很多村名用上了山、河、泉、坎等字眼。林西镇有个黄土坎村,原是明朝永乐年间刘、宋两家立庄,所以起了个村名为刘宋村。后来,因为该村位于兰泉河东岸,常闹水患,就在河东岸用黄粘土筑一大堤,在堤上建房居住,故此更名为黄土坎;临河庄是山东章丘县百草坡的李氏迁到这里所建,因为建于兰泉河畔,所以起名为临河庄。林南仓镇的后湖定府是因村址位于后湖岸边而得名,杨家套村是因村址位于双城河已被废弃的河套之中而得名,西高丘村是因村址位于一片地势较高的土岗之上而得名。至于位于半山区的螺山、峰山、马头山、四角山、小泉、大泉等村名,都是因村旁或有山、或有泉而来。

传统村名中运用较多的文字还有东西南北、前后大小等等。这是为什么呢?最常见的原因是:本来是一个村子,后来分成两个,为了避免重名,于是加进了上述文字。比如唐自头镇的大小燕山口两个村子,原来就是一个燕山口村,直到1947年土改时才分成两个。其中一个人口较多,地亩也多,就叫大燕山口;另一个恰恰相反,便称之为小燕山口。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两地立庄人距离较远,信息不通,结果起了相同的村名;后来为了区分,也便在村名前加上了上述文字。

我县村名中,带“树”字、“林”字的为数不少。这是为什么?原来,在几百年、上千年以前,我县境内分布着许多古树、古林。比如,在县城东南、林南仓镇北曾有一片狭长的林带,东北西南走向,原名为偏林,后被金世宗改名为“御林”,玉田镇的林东村是因为坐落于这片树林之东而得名,林西镇的林西村则是因为坐落于这片树林之西而得名,林南仓镇则是因坐落于御林之南、并建有义仓而得名。亮甲店镇有村名为韩家林,相传,那里曾有一片树林,乃是辽代望族——韩家庄(小韩庄)韩氏放马之处;虹桥镇内有前后两个独树村,村名来自于一株酸枣树。据清康熙年间编纂的《玉田县志》记载:“村西南隅有酸枣树一株,大数十围,代远莫考,庄以树名”。直到清乾隆年间,该村一分为二,南面的村子名为前独树村,稍北者称后独树村。虹桥镇湾柳树村为元代建村,原名团临屯。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将军带领一拨人马由此路过,在小河边休憩时,将一包珍贵的物品放在河边的一棵弯柳树下。突然探子来报,前面军情紧急,将军一跃而起,匆匆上路,却忘了带走那包宝物。战斗结束后派一小校回来寻找,小校不知村名,只是打听哪里有弯柳树。经村人指点,终于在弯柳树下找到了将军的宝物。村人见这棵弯柳树可以成为本村的标志,便将团临庄改名为弯柳树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弯柳树讹写成湾柳树。与树林、树木相关的村名更多。孤树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名来源于村北山口上的一株孤柳树;香椿园村是明末建庄,因为此地有一片香椿树而得名;还有一个村庄,村后曾有一株高10丈(约等于30米)、粗八尺的杨树,因为该村位于这株大树的前头,得名为杨树头村。此外还有潮洛窝乡的柳沽、鸦鸿桥镇的桃花庄等村名都是因树、因林而来。

尾字为“铺”的村名大多数分布在我县南部低洼地带。明朝初期,当各地移民蜂拥而至时,富户被安排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上岗子”,他们可以建造高房大屋,安家落户不成问题,穷人大多在“下洼子”落脚,搭个窝铺以避风寒。铺,也就是窝铺的简称。聚成村落后,一般是用始建人的姓氏冠在村名之前,而用“铺”字作为村名之尾。比如王铁铺,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王氏先祖从安徽省凤阳府迁到这里搭窝铺立庄,并以打铁为业,故名王铁铺。虹桥镇有个小李铺(属仙鹤村),立庄人姓李,初到此地时搭窝铺居住,加之村小户少,所以定名为小李铺;董家铺的立庄人姓董,乃是从山东来到这里逃荒的,初创时期,窝铺就是他唯一的住处,村名也便由此而来。

但是,这并不是说村名后边的“铺”字全部来自于立庄人的窝铺。我县北部村名中的“铺”字,均与窝铺无关,而是“急递铺”的“铺”。急递铺是与驿站配套的,每10里、或15里设一铺,其职能是传递官府下达的文书,随到随传,风雨无阻。比如城东的八里铺、十五里铺、二十里铺等村名,都是因为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曾经设过急递铺而得名。

我县大多数村庄自定名之后从未改变,有的村名则因种种原因几经变动。比如玉田镇的邦道庄,原名阮家场坊,是城内阮家收秋打场的地点,周围居住着几户人家,都是阮家的长工。清代初期,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不再是阮家的产业,原名也就不再使用。到嘉庆年间,这里形成聚落,取名为辛庄子。后来知道本县早已有了这个村名,加之这个村子位于从玉田去往鸦鸿桥的大路边,所以又改名为邦道庄。又如亮甲店镇亮水桥村,原名太平桥,坐落于双城河一条支流的北岸。不知何年何月,村民在小河上修建了一座桥,水被桥阻,积水一片,每逢晴天,河水在太阳或月亮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于是人们称此桥为亮水桥,村名也依桥名改称亮水桥。

在玉田县传统村名中,重复最多的是“定府”二字。玉田镇有北定府、东小定府,杨家套乡有大定府、小定府,窝洛沽镇有东定府庄,西定府庄,孤树镇有定府庄和小定府,林西镇有西小定府、小定府后街,虹桥镇有村单名定府,还有个村子原名狼窝小定府,现在改名为虹定府。有的村庄在定府前冠以姓氏,如玉田镇的曹定府(原名曹家定府)、彩亭桥镇的甄家定府、郭家屯乡的范家定府;有的村庄在定府前冠以地形,如唐自头镇的蟒山定府,是因村庄位于蟒山东侧而得名;林南仓镇后湖定府,是因坐落于后湖一侧而得名。此外还有陈家铺乡的大定府(原名狼窝定府),林南仓镇的五家定府……加在一起,带有定府二字的村庄将近二十个。《玉田地名志》分别记载了这些“定府”的来历、含意及演变过程,但有一个问题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人们为什么对“定府”二字情有独钟呢?

还需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传统村名构成规律仅仅是一般规律,另有一部分传统村名很特殊,很难找出他们的共同规律。比如,采亭桥镇的四合桥村,为唐代肖氏建庄,名为肖家土桥。明代初期,肖氏绝后,党、吕、王、韩四姓仍用原名。民国四年(1915),四个宗族闹纠纷,一直闹到县政府,经多次调解才消除矛盾,握手言和。于是,人们取“四姓永世和睦”之意,将村名更名为四合桥。又如杨家板桥镇的东、西贤德城二村,乃是郭氏先祖于明朝永乐初年移民立庄,因立庄人的母亲非常贤惠,而“郭”字又有“城郭”之意,所以取名为贤德城。像这种不包含在一般规律之内的比较特殊的村名还有一些,此处不再一一例举。

 

                           阅读地名志,且不可陷入历史误区

解析传统村名,有助于学习历史。但是也应看到,村名的起源大都没有文字记载,今人编纂地名志时主要依靠口头传说,这就难以避免出现以讹传讹的问题。因此,在阅读地名志时,一定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切不可囫囵吞枣,把传说当成历史。

比如,1986年版《唐山市地名志》写道:“小韩庄------辽大都督韩昌故里。”并说:“韩昌本名韩德让------升至大都督、大丞相。”1998年出版的《玉田县地名志》在“小韩庄”条目下写道:“据传,此村(指小韩庄)为辽大都督韩(德)昌的故里”;在“小营”条目下又写道:“此地原为辽代大都督韩(德)昌屯兵之地,设有小营盘一处,故以小营为村名”。这里的“韩(德)昌”,显然也是指韩德让。但是,历史上的韩德让绝对不是韩昌,也从没担任过大都督之职,至于韩德让曾在今日小营村设立营盘一事,虽然不能绝对否定,却也需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这些问题上,人们往往把历史上的韩德让与文艺作品中的韩昌混为一谈,《玉田地名志》的编纂者似乎也陷入了这个误区。

又如,我县很多村名中带有“官”字,如邵官屯、朱官屯、内官庄、赵官庄、代官庄等等。《玉田县地名志》对这个“官”字的解释大都是这样的:该村某姓有人在朝为官,所以在村名中加了个官字。这样的解释大多是错误的。

实际上,“官庄”、“官屯”是古代长期存在的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实指封建贵族及封建官府直接管辖的村庄。这种“官庄”从唐代就开始出现,以后历朝历代都没有取消。远的不说,就从明代说起吧。据光绪志记载,玉田境内的宫勋地多达1200顷以上,其中包括乾清、慈宁二宫地,寿宁宫主地,景府地等。另据《孝宗实录》记载:“弘治四年,益王赐顺天府望军台地500顷”,“弘治九年,汝王奏请玉田县望军台田700 顷”。这里所说的益王、汝王都是明孝宗的弟弟,望军台乃是窝洛沽镇许家桥村的原名,而明代玉田县辖于顺天府。玉田县境内有这么多皇亲国戚的“宫勋地”,“官庄”、“官屯”当然不会很少。

清代推行“跑马占圈”野蛮政策之后,玉田境内的“官庄”有增无减。直接管理官庄、官屯的人称之为庄头,他们的职责是对这些土地和租地农民进行管理,收取地租,按时足额上缴到官府。传统村名中在“官庄”、“官屯”前面所加的姓氏,很可能是管理官庄的“庄头”的姓氏。至于“户部庄”之类的村名,显然是户部直接管辖的“官庄”,不大可能因为村内某人在户部作官而得名。

《玉田县地名志》对散水头镇青庄坞这个村名的来历是这样介绍的:“明永乐年间,在朝官居大学士的江氏先祖,因犯法满门抄斩,遗漏后人逃居此地,在青沟(来自北面的一条小溪)旁建庄,称青沟庄。后据庄址低、四面高的地形特点,改称青庄坞。”这样的记载也与史实不合。多曾研读过《玉田江氏族谱》,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江氏家族根本没有出过大学士,更没有发生过“满门抄斩”之类的悲剧。江氏一世祖江觉海是因替他外祖父服兵役,加入兴州左屯卫,才于永乐二年来到玉田,在青沟旁边安家落户的。

 再举一例。关于窝洛沽镇西定府庄村村名的来历,《玉田地名志》是这样记载的:“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1410)建庄,因是刘学庄于氏在庄北立庄定居,故取名后刘庄。清康熙初年(公元1662~1772年)由丰润迁入的张氏给定亲王府做皇粮庄头,故改名定府庄。”这段记载也有与史实不合之处。西定府庄有两个张氏,在西街住的张氏俗称西门张,祖籍江南;在东街住的张氏俗称东门张,祖籍河南。从他们的家谱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给定王府做庄头是顺治二年(1645)的事情,而不是康熙初年。也是在这一年,这两个张氏开始“联宗”,合用一个宗祠,合祭一位祖宗;还是这一年,他们把后刘庄更名为定府庄(后来为与还乡河东的定府庄区分,才在前面加上了“西”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