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学中力的结构

 麻豆腐 2017-04-11

力的结构讲的是单一力与复合力、分力与合力、直线力与螺旋力、匀速力与变速力等结构方面的差异。一池水未必能让漂浮的落叶沉没,而一盆水,只要有漩涡,就能让落叶沉没。这说明力的结构比总量更重要。四两拨千斤,巧之又巧,奥妙全在力的结构。

(一)单一力、复合力与力系

单一力是指在力的构成方面,主要是单一方向的力、单一路径的力;复合力则是由不同方向的力混合而成,也叫混合力,譬如说子弹飞行过程表现的就是复合力,既有直线前行之力,又有螺旋力。另外,高级的复合力还涉及构成复合力的各力大小变化、速度变化和方向变化等问题。

力系由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组力构成。力系可以分为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和平衡力系。汇交力系是指作用线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的力系,平行力系是指作用线互相平行的力系,平衡力系是指,在力系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力系。力系,还可分为共点力系、共面力系和空间力系。

(二)合力与分力

合力就是若干个不同方向的力合成一个力,所谓的场力通常就是合力现象。例如,两队纤夫自河的两岸拉船,各自方向的力形成一个向前的合力(图 6.21、图 6.22)。

分力是用若干个不同方向的力分散化解一个来力的现象(图 6.23)。分力在防守和化解来力时常用,合力在进攻中多用。合力的运用。推手或交手中,若仅以手和腕发人,是一种效果,手及腕力保持不变,再加肘力向前,肘虽不贴近对手身体,但是对手会感觉到来力之不同,仿佛一面墙的力到来。进一步,如果手、腕、肘力均不变,再加膝、胯力向前,则虽膝、胯并不接触对手身体,但是对手会感到自下而上一个力场涌来。

合力的另一个例子是,传统武学有“力走弓背”与“力走弓弦”的说法,推手时,假如我右手接对手右手,左手扶对手右肘,我左手沿着对手手臂外侧(弓背)走曲线向其右肩井穴送劲,我右手则走直线方向(弓弦)向其右肩井穴送劲,两股力量形成合力,即可轻松将对手发出,而对手会感觉莫名其妙。若对手变化,右臂屈肘,右手回撤,我则右手变前推为向后拉捋,依然沿着弓弦这条直线,即可将对手捋出。

(三)直线力、弧线力与螺旋力

直线力运动轨迹是直线,弧线力运动轨迹是弧线,螺旋力的运动轨迹是螺旋。首先,力的运动轨迹影响速度。在进攻中,要追求拳速快,必须 拳走直线,少林拳讲究拳打一条线,咏春拳讲究出拳击敌时拳走弓弦,就是取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之意。弧线力与螺旋力在防守中有利于化解对手来力,在进攻中有助于使对手旋转,摔法中多用。

武学中力的结构

武学中力的结构

(四)匀速力与变速力

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力可以分为匀速力和变速力。匀速力是指运动过程中力的速度均匀,变速力有由慢变快和由快变慢,以及快慢多次组合等变化。

武学中,直线力、弧线力、螺旋力的配合作用,再加上匀速与变速的变化,快慢相间,变化奇妙。

(五)矛盾力

在武术运动中,矛盾力普遍存在。意拳中的“两相争力”,形意拳中“身似火药桶”的爆发力,太极拳“动静难期”“飘忽不定”的身法等,都与矛盾力有关。

矛盾力是指同一个动作同时发出两种相互矛盾的力,比如一伸手,手臂同时发出向前和向后两种力,《易筋经》中的青龙探爪就是如此。之所以用一个“探”字,就是想说明这种矛盾力的状态。来中有去意,去中有来意;前进中有后退,后退中有前进,所谓“进道若退”是也。

注意,这里说的矛盾力,“进中有退,退中有进”“来中有去,去中有来”“正中有反,反中有正”,不是先后,不是“欲左先右”之类的说法,而是“左中有右”,是同形之内有截然相反方向的力的运动。矛盾力是复合 力的一种特殊情况。

矛盾力是靠人体内组织分层运动、矛盾运动产生的,是内劲的重要表现。例如手掌和手臂前伸时,手心向后吸。矛盾力需要认真训练才能运用自如,非武术高手不能发出矛盾力,推手过程中令人防不胜防、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矛盾力。

其实,矛盾运动天然存在于人体内部,就手臂经络而言,手有六经,三阳经向外,三阴经向内;就人体血液运动而言动脉向外,静脉向内;人体的上行之气与下行之气也是同时存在的。矛盾力反映了阴阳运动的复杂多样性。

这里举三个关于矛盾力的例子供思考,或许会对我们习练武术有所启发。

其一,伸手捞人。假如有人跌落河中,你在岸上伸手捞他,你一方面要把手伸得尽可能远,以便能拉着落水之人,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自己被对手拉下水,所以重心要尽可能后移,尽可能地站稳。这就形成了你体内的矛盾力,一个向前伸,一个向后退,你的身体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向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延展,拉伸得很长(图 6.24)。

武术中这样的运动力学现象还有很多,例如,《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就是练习左右方向矛盾对拉力;太极拳中的掤和按,也是矛盾力。

其二,人在车中走。假如你乘坐火车,火车向前行驶,整体上看你与火车同步向前,但是,你可以在车厢内向后走,也可向左走,或者向右走,你与火车的运动轨迹并不完全吻合。在武术中,步法与身法的关系与此有 类似之处,重心可以随步法前进;但是,步子向前时,身体可以利用脊椎的运动、胸腰折叠等动作使重心向后或者两侧移动。

其三,大瓶子中装小瓶子。假设有一个大瓶子,里面装有水,水中有一个小瓶子;小瓶子里面也装有水,水中又有一个更小的瓶子;这个更小的瓶子里面也装有水,水中还有一个更加小的瓶子……如此大瓶子里面装着小瓶子,很多层。现在把大瓶子抛入水中,瓶子随波而动,我们能想象各个瓶子的运动方向吗?

武学中力的结构

本文摘自邱海洋博士武学著作《中国武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