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命皇帝咸丰9叔嫂通谋

 墨香笙樵 2017-04-11
此时的慈禧恨透了肃顺,慈禧为什么恨肃顺呢?慈禧跟肃顺结怨始于去年来热河避难的路上。根据材料记载,当初逃难的时候,风声鹤唳,准备不足,慈禧坐得是一辆破车,道路崎岖,颠簸得苦不堪言。慈禧多次请求肃顺给她换车,但是荒郊野外,兵荒马乱,到哪儿去找车呢?所以肃顺直率地拒绝了,按说不给换就不换吧。良言一句三冬暖,肃顺好好解释一下也就罢了,偏偏肃顺是个火爆脾气,被慈禧缠得心烦,数落了慈禧几句,大意是连皇后坐得都是破车,你算何人?就不能克服一下吗?真不自觉。慈禧哑口无言,心中就结下疙瘩。此外,在热河宫中生活很苦,据说除了咸丰帝和皇后,像慈禧这些嫔妃,每天伙食费的标准仅一百多个铜钱,这个标准一天两顿饭,能吃饱都不容易,更谈不上吃好了。这个时候同,肃顺操办一切,自然怨恨肃顺有心克扣,当然了这毕竟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间一长,慈禧也未必总记在心上,但在热河期间,咸丰帝已经不太宠爱慈禧了,而且咸丰帝喜怒无常,慈禧免不了跟皇帝怄气。在这种情况上,根据《花随人圣庵摭忆》这部作品记载,肃顺建议咸丰帝用“钩弋故事”。所谓钩弋故事是汉朝的典故。汉武帝晚年想立刘弗陵做太子,但顾虑弗陵的妈妈钩弋夫人太年轻,将来主少母壮,就是皇帝年纪小,皇帝的妈妈,太后正是壮年,重蹈吕后专权的覆辙,干脆找了个借口杀了钩弋夫人。肃顺的意思是万一咸丰帝英年早逝,载淳必将继承皇位,到那时,慈禧母以子贵,成为太后,必定扰乱朝政,还不如现在就找个借口把她杀了,一了百了。这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如果确有其事,没有不透风的墙,慈禧不大可能被蒙在鼓里。那样一来,那真是结大仇了。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是下面这个事,可是真真切切,刻骨铭心。咸丰逝世后两宫同尊,但不是同时尊,慈安的太后封号下来的早,慈禧的太后封号比慈安的晚了一天,因为慈安原来是皇后皇帝一死,顺理成章成为太后。按照中国宗法中的嫡庶之分,慈禧确实不该跟慈安平起平坐,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自己的儿子作了皇帝,说是两宫同尊,结果故意把慈禧的封号给压了一天,这不明摆着区分尊卑,跟慈禧过不去吗?这个时候,肃顺操办一切,慈禧自然恨透了肃顺。慈禧恨肃顺,那么另一位太后慈安对肃顺印象好吗?您可能想不到慈安对肃顺印象也很差。肃顺怎么把慈安也给得罪了?原来,慈安不能原谅肃顺,有三点原因。一是君臣逃难到热河不可能像北京紫禁城那样有森严的宫闱制度,肃顺主持行宫事务,出入避暑山庄就像在他家那样随便。慈安主持宫闱,她是皇后,后宫都归她管,当然看不惯肃顺大大咧咧,认为坏了礼法。二是慈安曾经建议咸丰帝削减膳食的场面,以示节俭,毕竟国难当头,何必摆那么大的排场呢?吃顿饭要摆三桌,上百道菜。咸丰也同意了,但在肃顺看来,皇帝固然应该节俭,但凡事不能听娘们儿的,要不然还算个爷们吗?所以肃顺把慈安的建议给驳回来了。三是在热河情间,咸丰帝纵情声色,肃顺竭力奉承,在慈安的眼里,肃顺有“拉皮条”的嫌疑,这样慈安能对肃顺有好印象吗?可见,慈禧恨肃顺是私怨,慈安恨肃顺是公愤,但两宫太后在对肃顺不满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这样一来“八大臣”能跟两宫太后之间合作愉快吗?
  解说:从肃顺在热河的行事来看,他确实锋芒毕露,且忽略了维护与两宫太后的关系。但肃顺与太后虽然有旧怨,这并不足以使他们之间反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成为了日后水火不容的对头,他们之间矛盾的核心是什么呢?
  咸丰临终确立了顾命大臣体制,刚刚开始运转就发现了其中的漏洞。每天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奏折送到热河,“八大臣”看完奏折,拿出处理意见,写好上谕,然后到两宫太后这里盖章,盖完章后生效颁发各地执行。慈禧发现这些上谕是针对奏折下发的,你如果不看奏折根本不可能知道上谕是否合适啊,像这样胡乱盖章,怎么来行使监督的职能呢?她立即未见姐姐,把自己的顾虑跟姐姐一说,慈安发现问题确实很严重,这几天来一直是稀里糊涂地盖章,根本不知道上谕写得是什么。别看慈安素无政治野心,但在不能让皇权旁落这点上毫不含糊,要不然怎么能对得起祖宗呢?不过慈安面有难色,她是文盲,看不懂奏折,慈禧表示请姐姐放心,凡事有我,慈安立即决定跟慈禧站到同一个立场上。根据费行简《慈禧传信录》这部作品记载,两宫皇太后向“八大臣”传懿旨要看折子。肃顺表示,谕旨由大臣拟订,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意思是说,赞襄政务王大臣拟定,太后的职能就是盖印,无权更改上谕的内容,奏折也不给太后看。慈禧质问,这样一来,太后不就成了盖印的机器了吗?这就是先帝的意思吗?要是这样简单的话,盖印这个活找个太监都能干。肃顺表示,太后圣明,您理解得十分正确,太后的职能确实就是盖印,无权过问政务决策,太后要是嫌麻烦,把印交出来也是可以的。慈禧恨得咬牙切齿,慈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不是明摆着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吗?于是她们坚持要看奏折,肃顺坚持不给看,据说双方僵持了四天,最后肃顺让步了,肃顺为什么让步呢?因为“八大臣”一研究,发现这个事并不像最初想得那样严重,两宫太后一个文盲,一个粗通文墨,即使让她看,她也未必能看得懂。再者,两宫太后住在深宫,孤立无助,遇到难题也没人请教,一天全国各地几十份奏折,连猜带蒙再加上查字典,估计看到天黑也看不完,更不用说把奏折理解透了。估计过一段时间肯定会知难而退,既然如此,何苦闹得这么僵呢?于是肃顺让步了,同意将奏折先送两宫皇太后阅读,此外,肃顺还同意高级官员的任免由“八大臣”提名,然后报两宫皇太后批准。其实,虽然慈禧、慈安争来了看奏折的权力,但这并不表明,她们就有能力对付“八大臣”。不仅人数上寡不敌众,而且在阅历、学识、人脉上远远不是“八大臣”的对手,也确实像“八大臣”预料的那样,这些奏折基本看不懂,结果还是被“八大臣”牵着鼻子走。慈禧暗算生气,她感觉不能再让“八大臣”糊弄下去了,一定要想个办法摆脱“八大臣”的控制。
  解说:可以说,咸丰皇帝临终前设立的托孤体制,虽然出于相互监督、制约的考虑。但是,因为涉及到了皇权的根本,这样的制度一定会激化彼此之间的矛盾。“八大臣”人多势众,居于上风,慈禧自然心有不甘,但两宫太后身处热河,行动不便,那么,她们会想出什么办法来摆脱窘境呢?
  慈禧、慈安心知肚明,自己身边有肃顺安插的探子,为了避开耳目,她们围着一口大缸,装作观赏金鱼的样子小声密谈,终于想出了一个摆脱肃顺控制的办法,这是个什么办法呢?您想,寡妇受了委屈,找谁,很自然,小叔子是个靠山。慈禧、慈安的小叔子不少,惟一能跟“八大臣”分庭抗礼的就是恭亲王奕訢。于是慈禧、慈安密召奕訢前来热河见面。据传说,两宫太后为此演了一出“苦肉计”,派慈禧的贴身太监安德海跟慈安的宫女打架,打得很厉害,慈安的宫女吃了亏。于是慈禧下令,把安德海发配回京城,内务府严肃处理。安德海被遣送回京,慈禧知道只要安德海进了北京,那就是奕訢的势力范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召奕訢来热河的懿旨转交奕訢。此时的奕訢满腔悲愤,他得知咸丰帝临终的权力安排以后,心灰意冷。论血缘关系,他跟皇帝是同胞手足,血脉相连,论功劳,这一年多来,主持对英法联军议和,现在终于达成了和局,英法联军也开始撤军了,那么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论才干,他本来是道光皇帝眼中的皇位继承人选之一,然而如今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列,连那些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都成了咸丰帝眼中最信得过的人,怎能不令人心寒呢?而且,如果坐视局面发展下去,自己将来地位堪忧,肃顺一旦得势,指不定怎么排挤他呢。不过,不管兄弟关系如何恶化,哥哥死了,弟弟不能不出面,当时,热河成立了一个类似于后来的治丧委员会的那样的机构,其中有奕訢的名字,奕訢也作好去热河的准备,但是热河方面以上谕的形式命令奕訢,在京办理一切事宜,毋庸前赴行在——《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还没等奕訢开口请求,热河方面先把奕訢的口给封了。现在奕訢接到两宫皇太后的秘密邀请,立即两眼放光,看来热河方面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机可乘,退一步说,即使探探虚实,也十分必要。于是奕訢立即上奏,请求前赴热河吊唁。两宫皇太后接到了奕訢请求前来吊唁的奏折,立即明白,安德海的使命完成了。于是传旨“八大臣”,下令允许恭亲王奕訢前来热河吊唁。听说奕訢要来,肃顺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他怕奕訢跟两宫皇太后见面,但两宫太后立场坚定,非召奕訢前来不可,肃顺一时又找不到阻挠奕訢前来吊唁的理由,忙乱之中就同意了,但不能让奕訢跟两宫皇太后见面。因为两宫太后地位虽高,但被禁锢在宫中,,实际上“耳聋眼瞎”,呼应不灵。奕訢虽然才略非凡,但毕竟是臣子,不敢轻举妄动,一旦二者结合起来,两宫太后就如虎添翼,奕訢挟天子以令诸侯,到那时朝野政局可就天翻地覆了。不过,奕訢只要来热河,免不了就要跟两宫太后见面,他们毕竟是叔嫂关系嘛,怎么才能把他们隔绝开来呢?根据《庸庵笔记》记载,正在一筹未乃的时候,军机大臣杜翰想出了个办法,他说,叔嫂当避嫌疑,且先帝宾天,皇太后避丧,尤不宜召见亲王。这句话真够恶毒的,意思是你们叔嫂年纪轻轻,不应该见面,以免传出“绯闻”,再者,都是一身重孝,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期间,皇太后召见小叔子,这算怎么回事。肃顺哈哈大笑,鼓掌叫好,说,真不愧杜文正公之子矣。就是说,你真不愧是杜受田的儿子,你太有才了。杜受田是咸丰帝的授业恩师,死后谥文正。
  解说:一年多来,恭亲王奕訢在北京处理外交事务,终于摆平了棘手的夷务,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势力“北京集团”。在咸丰皇帝生前,奕訢一直被哥哥猜忌、冷落,而咸丰死后,作为与小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叔叔,奕訢又被排除在托孤体制外,自然心有不甘。现在他终于能够去热河,进入权力争夺的中心。那么他将如何处理与“八大臣”的关系,他能否与两位嫂子见面呢?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清晨,奕訢一路风尘赶到了避暑山庄,此时的避暑山庄香烟缭绕,木鱼声声,成群的喇嘛颂经祈福,一群群臣子白衣白帽,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原来这是咸丰帝逝世十四天的祭奠仪式,只见一个身泥土的汉子一路跟头把式飞奔而来,穿过人群,跟到皇帝的灵前,扑倒在地放声大哭。史书记载了八个字,伏地大恸,声彻殿陛。就是就是哭声在大殿里边回荡着,现场的人无不动容,自打皇帝逝世,谁见过这样悲痛的人,这个人就是奕訢。奕訢真跟他哥哥有那样深的感情吗?当然兄弟之情不能排除,想到哥哥取代自己做了皇帝,但没过一天舒尽的日子,三十一岁就客死热河,奕訢还有什么不平衡的。奕訢大哭也有向“八大臣”示威的意味,我才是跟皇帝最亲近的人,你们算老几,所以奕訢的哭声像一把利剑刺向“八大臣”。奕訢哭完了,要向六岁的侄子行礼,让“八大臣”给挡住了,虽说侄子是皇帝,毕竟是叔侄关系免礼吧。正在寒喧的功夫,太监传两宫皇太后懿旨,要召见奕訢。肃顺语生心长地告诫奕訢,老六啊,你们叔嫂年纪轻轻,一旦见面,少不了有人要造谣生事菲短流长,我们这个地方跟北京可不一样,造谣的人特别多,所以不见面的好,再者,你一路风尘,应该休息,晚上给你接风洗尘,这几天的日程,也给你排满了,你第一次来热河,真该好好浏览一番。奕訢一语不发,连连点头,做出木讷的样子。太监连催了好几次,突然奕訢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远道而来吊唁哥哥,没有不见嫂子的道理,既然说年轻叔嫂应该避嫌,那么就请两位王爷跟我一起觐见作个见证。说完奕訢把眼光扫向载垣和端华,谁都没想到奕訢会来这一出,根本没有应急预案,顿时方寸大乱,更何况谁愿意充当这样一个讨人厌的角色,这不是“电灯泡”吗?所以,慌乱之中载垣、端华结结巴巴地说,老六,汝与两宫叔嫂耳,何必我辈陪——《庸庵笔记》就是说,你跟两宫太后是叔嫂关系,不用我们外人陪。载垣、端华话音刚落,奕訢已经出门而去。据记载,两宫太后跟奕訢见面时间,长达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谈了些什么呢?双方均无透露,史书也没有记载。估计亲人想见,两宫太后少不了要痛哭流涕,然后控诉肃顺的迫害,奕訢肯定会向太后报告北京的情况,请两位太后赶紧回銮京师。至于双方是否会商谈政变的细节呢,从后来历史进程的发展上看,这应该是这次会面的议题之一,在此,奕訢跟两位太后有一个交易,奕訢同意拥护两位太后垂帘听政,两位太后同意让奕訢取代“八大臣”执掌国政。奕訢在热河还暗地里会见了一些人,了解肃顺集团的动向。当时,热河也有官员看透了肃顺的前途并不乐观,从而向奕訢暗送秋波。八月初六日,奕訢临行前向两宫太后告别,这个时候,“八大臣”已经不阻挠奕訢跟两宫太后见面了。根据《热河密札》记载,此时的奕訢向两宫太后强调两点,首先,请尽快回京,不要迟疑,因为北京是奕訢的势力范围;其次,请太后务必逆来顺受,低调做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千万不能打草惊蛇。
  解说:奕訢与慈禧、慈安两位嫂子的这次见面,无疑改写了日后的中国历史。他们在取得了一致意见之后,奕訢迅速返回了北京。然而,奕訢刚离开热河,“北京集团”却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导致避暑山庄闹翻了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对未来的政局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当时以奕訢为首的“北京集团”对咸丰帝临终安排的顾命大臣十分不满,不满的核心问题是奕訢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因为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首重血亲关系,而奕訢跟咸丰帝血缘关系最近,咸丰帝舍近求远,自然为舆论所不解不满。因为不满,继而产生了怀疑,这样的人事安排是咸丰帝的本意吗?我前面说过,咸丰帝临终任命顾命大臣的诏书有一个最大的漏洞,这个漏洞就是这个诏书不是出自咸丰帝的亲笔,而是咸丰帝口授军机大臣代笔的,加上咸丰帝弥留之际,近支亲贵大多不在身边,这样一来,很多人自然怀疑肃顺等人曲解皇帝的本意,甚至矫诏自利。在这个问题上,肃顺确实有口难辩。因为不满而产生了怀疑,继而又产生了恐惧。“北京集团”的重要人物,像大学士周祖培,刑部尚书赵光等人惧怕肃顺一旦回京,大权在握,恐怕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不过咸丰帝也给了这些人一丝希望,什么希望呢?就是两宫太后对上谕的盖印权,沿着这线希望,他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模式。太后垂帘,奕訢辅政,所以周祖培就指使自己的亲信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上了一道奏折。董元醇的这道奏折现存于《清朝续文献通考》这部书里面。可能考虑到两宫太后文化水平不高,所以这道奏折不长,也很浅显,核心有两点。第一,请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在皇帝幼小的情况下,由皇太后权理朝政,就是垂帘听政;第二,在太后垂帘的前提下,辅政大臣应该亲贤并用,所谓亲,当然指的是小皇帝的叔叔奕訢,所谓贤指的是跟皇帝血脉疏远但贤能有为的肃顺等人。奏折强调,这两类人应该并用,而不能像目前这样,只用一类。这道奏折要求结束“八大臣”一手遮天的局面,改由皇太后代行皇权,然后奕訢跟肃顺分享辅政权。作为一颗“炸弹”,他把“八大臣”跟两宫皇太后之间的矛盾给挑明了,这样一来,无论是两宫皇太后还是赞襄政务王大臣全都无法回避,只能赤祼祼地互相站到了各自的对立面上。两宫皇太后看到了董元醇的奏折,很受触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八月十一日,两宫召见了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宣布接受董元醇的建议,实行垂帘听政,请“八大臣”研究一下关于垂帘听政的技术性问题,另外,还想挑选两名亲贵跟“八大臣”一起辅政,看看哪位王爷合适。其实,两宫太后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她们想把恭亲王奕訢,醇郡王奕譞提拨到赞襄政务王大臣里面来。慈禧话音刚落,肃顺等人立即就明白了,两宫太后的意思是变更顾命大臣的体制,改由两宫太后代行皇权,这不仅违反了咸丰帝的旨意,也违反了大清朝后妃不得干政的祖训。于是朝堂之上立即发生了一场大波折,肃顺、载垣、端华脸红脖子粗跟两宫太后顶撞起来了。根据《清穆宗皇帝实录》记载,载垣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受先皇托付,赞襄政务,不能听命于皇太后,请皇太后看折子,亦属多余。杜翰也说了句狠话,太后如果听信他人之言,臣不能奉命。杜翰这句话说得狠,就是说,你们要是不听我们的,听他们的我们就不伺候了。“八大臣”人多势重,气势汹光,嗓门又高,慈安跟小皇帝吓得大哭,其中小皇帝还尿了裤子。这次召见不欢而散,“八大臣”退下之后,决定起草一道上谕,以皇帝的口吻,痛驳董元醇,强调祖宗家法,从无太后垂帘一说,赞襄政务王大臣受先皇遗命,体制不容变更,最后命令臣子今后不庭再讨论太后垂帘一事。写完之后,派人把这道谕旨送给两宫皇太后,请她们盖印之后,颁发全国。“八大臣”痛驳董元醇,实际也是驳两宫皇太后,两宫太后当然不会盖印。第二天,“八大臣”又找上门来,大吵了一顿,此后,做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搁车,拿今天话叫罢工。“八大臣”立场坚定,两宫太后不在驳斥董元醇的上谕上盖印,绝不复工。肃顺借瘫痪朝政的做法来向两宫太后施压,真是胆大包天,在历史上差不多空前绝后。两宫太后做梦都想不到“八大臣”会来这一后,她们在热河十分孤立,又对政务一窍不通,每天全国各地大量奏折送到热河,不加处理,国家机器不能运转,真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最后两宫太后不和不盖印,于是驳斥董元醇的上谕生效,颁发全国,“八大臣”大获全胜,就复工了。两宫太后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痛哭流涕,再也不敢跟肃顺作对了。表面上看,肃顺集团胜利了,其实不然。这一举动激化了矛盾,不仅两宫太后对他们恨之入骨,就连同样被排除在权力圈之外的近支亲贵也愤愤不平。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奕譞恶狠狠地说,俟进城讲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等回北京我跟你没完。奕譞这句话等于透露了政变的消息,所以,奕譞的叔叔惠亲王绵愉大怒,喝止之,就是你给我闭嘴。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即将发生。年纪轻轻的叔嫂是怎样制服了骄横跋扈手段老辣的肃顺?这场政变对咸丰帝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