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企业竞争模式:生态圈竞争

 HNYZL 2017-04-11

作者: 朱亚卓 互联网普惠金融研究院

摘要:未来的商业模式将是生态圈的竞争。企业利用竞争优势与生态优势将相互促进,形成互赖、互依、共生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更快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未来企业竞争模式:生态圈竞争

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将会超越单个企业的界限,形成生态系统间的竞争。这里的生态系统既囊括了产业链上的生态,也包括了跨行业的生态,而后者带来的竞争力将会愈发强大。目前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拼命将自己的触手伸向更多的领域,以此构建更大的生态帝国,他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企业竞争的三个时代

我们可以大体将企业的竞争划分为三个时代。

企业竞争1.0时代是企业间的竞争,竞争的边界基本等于企业业务的边界。在这种竞争状态下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生的竞争力,竞争中提供的价值是企业自身的产品或服务。竞争的基础是企业自身的资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即典型的企业间竞争。

企业竞争的2.0时代是产业链间的竞争,竞争的边界会扩大到不同的产业链上,但竞争依然在处于行业内。在这种竞争状态下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产业链的协调运作,竞争中提供的价值是合作效率提高带来的溢价。竞争的基础是企业可以控制影响的资源。食品行业中洽洽瓜子在生产环节为农户提供良种与技术、管理物流运输、改良加工环节,其带来的竞争力的提升便属于产业链间的竞争。

企业竞争的3.0时代将是生态系统间的竞争,竞争的边界将会跨越不同的行业,而我们正在进入这一阶段。这种竞争状态下竞争力主要来自于行业整合所带来的优势和影响力的互惠溢价。竞争的基础是企业间的互利共生。目前互联网巨头间的竞争正形成这种态势。

竞争为什么会上升到生态圈的高度

生态圈竞争出现的基础是商业基础设施中技术的进步。目前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商业模式和商业行为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间的联系和交集越来越多,形成了合作的基础,也使得很多新模式得以实现。亚马逊的触手正从电商领域伸向实体零售,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出的Amazon Go可以做到“拿货即走无需结账”,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企业间的竞争很可能跨越行业形成“降维打击”,即另一个领域的企业突然之间就可能抢了你的饭碗。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便是互联网支付。本来支付领域的支付宝,社交领域的微信上线了微信支付,便凭借用户资源和流量入口迅速攻城略地。没有自己多维度防御网、没有生态圈的企业,在面临这种战争中将处于极大劣势。

互赖、互依、共生的生态系统有利于每个企业的发展。单打独斗会受到自身实力限制,协同作战可以更好的生存。以电商为例,天猫和淘宝在大生态中有支付宝的合作,在几秒钟之内便可完成下单和支付;而以前的京东只能通过钱包和网银支付,非常的不方便。现在京东和微信支付合作,既能实现“秒付”下单,保证京东的用户体验,又能为微信支付带来更多的用户,对双方的生存和发展都更为有利。

消费者和企业都在追求极致的、整体的用户体验,这便进一步形成生态建设的需要。在之前的例子中,对支付体验的要求促成了京东和微信的合作,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出行旅游为例,携程已从最初的机票业务拓展到涵盖旅行社、酒店、租车、境外小交通等方面的生态布局。更有甚者,阿里巴巴利用自己在2B段的生态布局所推出的“阿里商旅”,可以不仅能做到更便捷的出行体验,还能涵盖差旅结算报销等业务,这便是跨行业生态圈所带来的用户体验。

目前互联网巨头生态布局的简介

1、腾讯生态

腾讯目前继续延伸“企鹅帝国”的边界,一方面在社交SNS、游戏、泛文娱、本地生活等优势业务上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也在金融、电商、医疗健康等领域继续加大投资,国际化和海外策略上,腾讯的步子比阿里迈得更大,尤其是在游戏出海等方面也在不断布局。

2、阿里生态

阿里巴巴紧紧围绕交易核心,构筑全新的商业生态圈,在这个版图中,电子商务、金融是绝对领先业务;本地生活O2O、文娱媒体、医疗健康、企业服务(云计算)是相对领先业务;旅游、硬件、游戏、教育、汽车、房产是持续投入与突破业务。

3、百度生态

与阿里的核心是“交易”、腾讯的核心是“人际关系”不一样,百度是技术出身,很长时间里都践行着“连接人与信息”的策略,目前战略也开始调整为“连接人与服务”,围绕服务相关的O2O成为百度这几年最为重要的事情。事实上百度正在聚焦业务,自己坚持做的重金投入、没有做好的引入重磅合作伙伴、不准备做的则坚决拆出去。

4、京东生态

近年来京东集团发展非常迅速,从电商主业的快速增长,到发力消费金融,再到面向本地生活和打造智能生态服务体系,京东正在进行从电商到公众公司的角色转变。京东集团的核心业务领域包括电子商务、金融、智能硬件、本地生活,分别对应京东商城、京东金融、京东智能、京东到家,以及接下来要大力发展的企业服务领域。

5、小米生态

小米成立的前3年,专注于手机业务,而后开始延伸到平板、电视等产品线。在2014年开始打造小米生态链、涉足更多的产品,到了2015年,小米更是通过自营+投资布局的方式继续扩大生态链。在这些链条中,硬件、文娱是小米的主线。

生态圈竞争小案例

1、支付领域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与Applepay

支付领域非常好的演示了企业在跨行业“降维打击”的能力。支付宝最开始也是生态圈建设的产物,当时阿里巴巴的布局主要还处于电商领域,为了辅助淘宝业务的发展而诞生了支付宝业务。正在支付宝奠定了行业老大的位置之后,一个社交领域的企业推出了一项支付业务,随即红包和线下支付场景取得了火速发展,蚕食了大片江山。微信支付借助自己的社交联系优势带给支付宝很大的压力。后来,又有一家做手机的企业推出了一项Applepay的支付业务,既可以完成线上第三方支付的功能,又可以在超市餐厅等线下场景直接刷手机付款。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终究还是通过手机完成的,现在Applypay等可以直接借助手机本身付款,因此具有更大便利性。

但是企业本身并不知道将来的威胁会来自哪里,通过广布局各个领域的生态而避免跨行业打击的可行性并不高。但是通过构建生态则可以使得自身在面临这类威胁时有更大的生存可能。

2、手机游戏领域的腾讯游戏、bilibili游戏与网易游戏。

手机游戏领域则很好的演示了通过跨行业生态的协作而带来的共赢。简要来说,腾讯游戏构建的生态是“社交+电竞+游戏”,通过微信和QQ的流量入口向手机游戏领域进行引流,通过社交互动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另外,通过电子竞技行业维持游戏热度,并同时构建包括直播、赛事等相关业务;而通过自己的游戏又可以形成更强的社交活动,促进自己电竞产业的发展。社交、电竞、游戏,最终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bilibili游戏构建的生态是“二次元视频圈+游戏”。Bilibili即所谓的“B站”是目前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二次元圣地,拥有极为忠诚的用户群体。bilibili游戏一般都是二次元风格,通过网站本身的引流便能获取庞大的忠实用户群,而这些用户往往有较高的付费意愿,换句话说,bilibili本身便筛选出了优质的游戏用户群。而游戏玩家也会自己制作视频、参与相关弹幕讨论,进一步增进对bilibili的忠诚度,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在bilibili的游戏预约界面,不少游戏在上线前3个月就可以募集到百万人次的用户预约,这是很多手游厂商难以企及的。

网易游戏在生态联动上并没有前两者这么有力,网易多是通过优质的游戏内容自己形成爆款。但网易的部分游戏采取了“游戏+影视”的联动。比如在热映的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中,倩女幽魂便是网易游戏的王牌大作,通过游戏人群助力电视剧的热度,以及通过电视剧的爆款为游戏吸引更多的玩家。另外,最近火爆的手游《阴阳师》也确定了大电影的制作计划,借助游戏的火爆降低新电影制作的风险。

通过跨行业生态圈的建设,可以让企业在面临挑战时拥有更大的生存能力,可以通过整合优势的方式实现互利共赢。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会是生态圈间的竞争,而这一天正在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