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作评析|云绕青山 飞鸟穿林——齐永志的焦墨山水画

 昵称37023987 2017-04-11

初见安徽画家齐永志的作品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公安书法美术摄影展”上。尽管展览上佳作众多,但他的焦墨山水画还是吸引了我的目光。

图一

齐永志偏爱焦墨山水画的质朴之美和厚重苍茫之气。在他看来,焦墨山水画空灵又有实感,契合着自己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他遍临众多焦墨山水大家的作品,反复揣摩前人笔下的线条、结构和造型,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手摹心追的过程中,他不断积累自己的笔墨修养,创作出一幅幅古韵浓厚的画作。他的焦墨山水画大多具有峻拔不屈的气度。在作品《深谷鸣泉》(见图一)中,他取山之全景,以宏大的构图形式表现高耸的远山、湍急的流水和郁郁葱葱的树木。画家以写实的表现手法描绘胸中丘壑,使思绪在笔尖自由流淌,将自己的才情和逸气赋予画面,进而带领观者感受自然天地的浩然之气。此作笔力遒劲,勾勒、皴擦出的山石均具有独特的质感,再现了自然山川的苍劲、雄伟之貌。画面中的黑与白对比鲜明,蕴藏着力度与内涵。画家用干中求涩、燥中取润的笔墨展现山水景致的丰富变化,以流畅的线条为画面提供空间感。图中景物以简寓繁,错落有致。山民的屋舍在树木间若隐若现,流露出质朴、欢愉的意蕴。投稿:48224786@qq.com

齐永志生于安徽省枞阳县。那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出现了许多饱学之士。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他爱上了绘画。然而,贫寒的家境使他难以获得系统学习绘画的机会。但他意志坚定,在农事、家务之余笔耕不辍,孜孜以求地探索绘画之路。为了学习专业绘画知识,他来到文化站工作,利用各类美术培训班开课的机会“偷”师学艺。至于为什么会选中焦墨山水画,齐永志说:“有一次画完画,盘子里还有些墨,怕浪费了,就用笔蘸着墨画了一幅小画。画好后发现和以往创作的水墨画不一样,有着独特的韵味。”自此之后,他便喜欢上了焦墨山水画,而且一画就是14年。

图二

齐永志虽生于安徽,但因工作和经济状况的原因从未去过黄山。于是,枞阳县内的岱鳌山就成了他心中的最爱。他每有空闲便去岱鳌山观景写生。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他将古人之意和山岳之魂糅合、贯通,彰显出师古人而又师造化的笔墨境界。在他的作品《云恋青山鸟喜林》(见图二)中,画家勾勒出的线条松活老辣,灵动而富有韵律感。画面中,渔舟停泊在崖畔,飞鸟于空中翱翔,云雾弥漫在山川间,树木生长于岩缝中,彰显出幽静、旷远的意境。在创作中,画家追求大格局、大气象和大境界,使作品在峥嵘中见博大,在雄浑中见精致。此作在静穆的氛围中透露出苍茫的意境,展现出大自然的深沉与辽阔。

在十几年的绘画苦旅中,齐永志不断追求意由心生、笔随心动的境界。在创作中,他笔随意而至,在宣纸上纵情挥洒心绪,彰显出雄浑大气、典雅质朴的艺术风格。他从实景入手,又通过实景表现虚景,将岱鳌山的山水风貌绘于笔端,使那深邃的意境在酣畅淋漓的笔墨中得以呈现。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使他提炼出能够打动人心的笔墨语言,进而组成理想化的山水景致。他摈弃了现代人的浮躁之感,一笔一画地构图经营,借物写心、写意,通过秉承“相由心生”的绘画理念来描绘胸中丘壑。希望齐永志能在未来不断精炼自己的笔墨语言,从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