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发展名师大讲堂——从共青团历史看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规律

 郑伦 2017-04-11


2017年4月11日,广州市团校在1号楼四楼影视厅成功举办了2017年第二场青年发展名师大讲堂——“从共青团历史看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规律”公益讲座。





  本次讲座特邀了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著名共青团理论专家、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黄志坚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广州市团校校长邱服兵,副校长涂敏霞、唐勇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此次讲座。



教授在讲座上回顾共青团95年发展历程,指出共青团发展的基本规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照顾青年特点开展活动。



黄教授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的中心任务,我们做青年工作要“背靠党委、面向青年”,同时要懂得“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

第二,了解青年特点,把握好青年的“五个高峰四个最”,跟上青年步伐真正做到跟青年“心连心”;黄教授指出当下90后青年现象:出身于独生,成长于市场,生活断乳滞后,精神断乳提前。文化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趋于扁平。热衷追求时尚,但审美偶有发生偏差。


第三,活动是共青团的活力所在,共青团理应更好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历史沉淀与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做好共青团工作要尊重这个基本规律。共青团的学问不仅只是在共青团岗位上,“做人”的学问对团干长久的发展将提供助力。




最后,黄教授应邀分享了自己的“五常”经验,鼓励在座青年团干

常怀青年心态、常思青年发展、常随青年脚步、常助青年超越、常交青年朋友



校领导和黄教授合影留念




链接




嘉宾简介 



黄志坚,著名共青团理论专家,历任中央团校青年工作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主任,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局级领导成员。先后兼任《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副主编、主编、顾问,共青团中央1986年授予“全国团校优秀教师”称号,国务院1992年授予“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我国首个青年学教授,出版著作40余部,其中个人专著10部,主编教材和著作19部,在国内外报刊发布文章390篇。著作获得过第六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优秀政治理论读物二等奖、团中央全国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团中央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图书奖等奖励。



(团属培训部   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