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空罪恶》今年第一部悬疑惊悚神作诞生了,几万人在豆瓣打出 9 分

 yushi823 2017-04-12

文 | 柏拉不图


西班牙的悬疑惊悚电影最近几年可谓来势凶猛,《时空罪恶》、《黑暗面》、《女尸谜案》、《神奇女孩》、《迟来的愤怒》……一批质量优秀的影片刷新了观众对「悬疑惊悚」的理解。


在诸多电影类型中,悬疑惊悚是最难拍的,看看网上那些标签为「悬疑惊悚」的电影的评分就知道了,因为观众对此类影片的期待非常高,而且喜欢这种类型的观众偏生都很挑剔,对漏洞和bug绝不留情。


《时空罪恶》


「悬疑」需要足以挑战观众的智力,而「惊悚」又要强烈引起观众的情感反应,两种类型的电影本来并行发展,现在很多人喜欢将两者合起来视为一个词,主要是由于观众需求发生了变化,单一的情感诉求难以满足观众的观影经历。


于是,很多时候,悬疑电影中常常掺杂惊悚,而惊悚电影中又不乏悬疑,但各有侧重,今天要推荐的《看不见的客人》就属于前者,这部影片刚问世不久,已在豆瓣获得 8.6 的高分,评分人有几万之多,有足够的代表性。


《看不见的客人》


悬疑电影中的智力挑战源自于「设谜」与「解谜」,就像谜语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悬疑电影的设谜(谜面)要简单,而解谜(谜底)要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用这个过程提供快感给观众。


《看不见的客人》在设谜上干净利落:一个成功的青年企业家涉嫌在酒店中杀死了自己的情妇,他的律师请了一个经验老道的刑辩律师为他辩护,在开庭前三个小时,初次见面的刑辩律师在和青年企业家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将他涉嫌的案件层层剥茧,原来这案件并不像看上去得那么简单,却宛若莎乐美的七层面纱……


《看不见的客人》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在最近众多悬疑电影中脱颖而出,正是得益于电影形式结构与悬疑剧情结构的巧妙安排。虽然设谜要简单,但绝对不能太过直接,为了使设谜的过程变得丰富,影片在结构上采用了《罗生门》式的多视角叙事,让男女主角从各自的视角来描述同一件事。


在建立起案件的大致轮廓后,影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解谜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丰富案件细节,细节越多,案件离真相越近。正如《罗生门》的多视角叙事是为了探讨言语与真相的关系,本片的主旨亦是如此。


《看不见的客人》


同样,为了使解谜过程迂回曲折,影片又采用了「案中案」的嵌套结构以及闪回的表现方法。闪回一直是西班牙电影的特色,阿尔莫多瓦的很多电影都是通过闪回来建立故事结构和情节。


其实,闪回也是嵌套式结构的一种类型。另外,由于主要场景发生在一个房间里,为了丰富剧情,影片还采用猜测和闪回相结合,虚虚实实,以假乱真,使揭谜过程更加复杂。


《看不见的客人》


总之,《看不见的客人》虽然算不上烧脑,但绝对值得多刷几遍,以便区分谎言和真话、揣测与闪回,才能找到更多的细节,将故事串联起来。最终,在解谜过程中,《看不见的客人》的剧情又悄悄地发生了转向,由揭开真相发展到了复仇。


去年还有一部西班牙电影《迟来的愤怒》也涉及到复仇,同样引起了影迷们的关注,《迟来的愤怒》使用动作与暴力来复仇,而本片则使用语言和推理。


因此,某种意义上讲,除却结尾的反转,《看不见的客人》是一部正宗的本格推理电影,一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一般,其中的一个主要桥段就是利用了本格推理最常用的——「密室杀人」。


《看不见的客人》


青年企业家和自己的情妇在酒店的房间,被凶手袭击,情妇被杀,青年企业家被击昏,醒来后发现警察破门而入,没有发现凶手,门从里面锁着,门链系着,窗户在冬天从里面打不开,凶手是怎么进来又是怎么出去的?


众多推理小说都曾涉猎「密室杀人」,几乎成了这一流派的标配,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了众多本格推理小说家需要挑战的高峰之一,因为很多的「密室诡计」诸如暗门、暗道、通风口、多把钥匙……已经被用过了,如何不落俗套,成了推理作品的试金石,而《看不见的客人》依然能做到不落俗套。


当然,如果你认为它照旧难逃窠臼,那么影片结构也会将这种印象冲淡。这不得不归功于导演的才华。


《看不见的客人》


说到导演,1975年出生的奥里奥尔·保罗,可能很少为普通影迷所熟知。毕竟除了《看不见的客人》,至今他也只有三部作品。


但一提到这几部电影,喜欢西班牙电影的影迷可能会印象深刻: 2010年作为编剧的《茱莉亚的眼睛》,2012年作为导演的《女尸谜案》,都是近几年西班牙悬疑惊悚电影的翘楚之作。


无论作为编剧还是导演,奥里奥尔的作品都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那就是结尾的大反转。


诚然,反转已经成了悬疑惊悚电影的俗套,连国产的《绑架者》这种烂片也不例外,不过很少电影有勇气把反转全部寄托在结尾,一如沙马兰在《第六感》结尾给观众制作的那种震惊。


奥里奥尔·保罗


毕竟,观众在经历了一个半多小时云山雾罩般的悬疑后,对结尾的期待值必然非同一般的高。结果,很多打着结尾大反转的悬疑电影最终给观众带来的不是反转而是妥妥的「翻车」。


奥里奥尔的几部电影确实能称得上「大反转」,尽管《看不见的客人》的结尾明显的参考了好莱坞那部被众多编剧纳入「编剧圣典片单」的《非常嫌疑犯》,既然已经到了「编剧圣典」的份儿,剧情设计必然不同凡响,奥里奥尔即便依葫芦画瓢,也不会差到哪去。


《看不见的客人》


关于最后的大反转,已作提示,不再剧透。但确实让我想到了那句话: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