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的五大美感

 荷香月暖 2017-04-12


文章插图选自网友照片

          写作的五大美感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我有关写作的体会,曾经写了《语言凝练的写作技巧》、《文学写作技巧》、《文思如泉涌,笔下雕清丽》,今日主要围绕谋篇布局以及语句的技巧,通过动作之美、空间之美、朦胧之美、音乐之美、含蓄之美,作为我粗浅的写作心得。

文要有感而发,文应有血有肉。选一个话题成为首要,关键与心灵产生共鸣,与情感撞出火花。那么,选择的场景,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哪一种进入视线,与己深有感触?你就有了点睛之笔的话题!

情不是虚无缥缈,往往通过写景状物,借景生情;而语句就在于不要停顿在一个寂静的湖面上反复唠叨,跳出这一思维缺陷,就要跳跃的思维。从一景物到另外景物的,促使画面跳跃;进而发挥跳跃的笔法,产生美妙的动感,需要动作的不断变化。这就是文章的动感。有这一动感,可以把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古今结合、现实与虚化结合、色香味的通感,喜怒哀乐的变化,成为色彩纷呈一样的层出不穷的美景融入画面之中,露于笔端。从景物到抒情,从抒情到状物的不断跳跃中,宛如杂技舞蹈优美、剑术的奇妙、狂草书法的稳健,又不失醉拳醉而不倒的豪放不羁之感,我称这动态之美为动作之美

 
 

文章的层次架构,不是杂乱无章的,总在写作前有一个习惯,就是要具有绘画的美感,宛如光线的投影,阴暗对比,远近对比,上下对比、动静对比、色彩的浓淡对比等。因此,不是随意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而要组织好内容,从层次上构建。一段话或一句话,不能把远近的物体或景色颠三倒四的堆积在一起,否则会显得不伦不类;同样,从近及远还是由远至近等层次对比,就结合人的情境,对主要的重点渲染、论说抒情做到条理清晰,简略的当,让笔下的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的美感。我称呼其为空间之美

 
 

其实,要构成立体的美感的骨架,语句的运用是主要的。一段段的排比、一句句的排比,增加文章或磅礴气势、或婉约细腻;通过比喻、对仗、拟人、象征、排比、递进、联想、幻想、夸张、兴、用典、化物等,从而把不同的画面组合起来,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知觉、触觉各种通感结合变化起来,虚实结合、如身临其境,达到情景交融。宛如绘画中的山水相连处,一飘渺的云纱,一流动的泉水瀑布,把不同的景物用云、水等柔和连接,不至于生硬。甚至文学、艺术都具有相同性,包括美术、体操、武术等具有相同的美感、其欣赏性、艺术性融为一体,伸缩自由,有柔性与韧性,具有空间过度的协调之美,我称呼为朦胧之美。

 
 

 很多人写诗歌,认为只要把后面一个字的韵调基本相似,就成为诗歌。我觉得这是对诗歌的误会,起码是说对诗歌的认识肤浅。文学也是一样,讲究音乐之美。抑扬顿挫,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古诗很讲究每一句的平仄,相对应的音调也巧好相反。这样读起来,就感觉心情舒畅、不至于生硬晦涩。而现代的长句短句的结合,为音乐的美感增添了土壤。运用的好,读之朗朗上口。如小桥流水,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也给人回味无穷。我称之为音乐之美

 
 

 一草一木都有灵性,都会成为笔下抒发情感的载体。有的人写诗歌,喜欢直抒胸臆,固然在豪放的诗歌中有存在,然而大部分的诗歌,是运用写景状物、触景生情的。不是直接感慨,不是把自己要抒发的情感直接用评论式的语句直白告诉他人,毕竟这是诗歌的大忌。特别是堆砌一大堆形容词,一览无余,我觉得缺乏美感,需要极力避免从外部直接看到内部。这宛如其他文学一样,是不需要直接评论的,小说需要雕刻,从故事情节中到矛盾高潮迭起,给人留下丑与美,是读者的评判,不是作者自己评判。藏而不露,羞花闭月,藏而不发、方显实力与力量之美,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表现。其实写作何止如此。很多诗歌,是写景状物,亦景亦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寄托自己的心情与感慨;很多文章,通过整篇的描写中,才体会其要表达的思想(即文章的立意)。常说做人为老练,也称呼有修养,办事称呼为谋略……文学也是讲究修养的。古人写诗歌,有的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就是整篇没有写说到要写的事物,可是,景物的雕凿都是所要写的事物。含蓄幽深、内敛含蓄,空而不泛,秀外慧中,美在其中。我称呼其为含蓄之美

当然,其他的美感,我就不一一论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