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贵君访谈

 心想事成_ 2017-04-12

李贵君访谈(前言):我的人生态度就是埋头苦干……

2005-08-11 15:42:21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熟悉李贵君的人用不着我介绍,朋友们叫他阿贵。不熟悉的可以看上边这张照片,也用不着我多嘴。阿贵在足球队里司职前锋,和世界级前锋一个毛病,浪费的球永远比打进去的多。踢球只使右脚,画画专画女人。吸烟只吸雪茄,着衣只穿名牌。但是,照我看,他依然保持了工人后代的本色,喜欢拼命干活。与父辈不同的是,他的“活儿”翻译过来就是“画”。他身上大略可以算是中国社会从贫困到繁荣的缩影。画家已经从“人类灵魂工程师”悄悄演化成不同行业中的一种,不再有高高在上的社会位置。有谁想出人头地,对不起,自己下功夫吧。阿贵是画油画里率先富裕的阶层,大家熟悉凡高的同志当初最羡慕的就是这样的画家,可惜他到死都没当成,从这个意义上看阿贵真是幸运。

  他一路顺风地上美院附中,读大学,读研究生,学写实油画。后来,一张接一张地画他所衷爱的女人,然后由很多人花不菲的价格收藏起来。阿贵的画室像是开通了一条美女生产线,他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做他最喜欢做的事,源源不断地为人们生产美女。

  这天下午,在阿贵舒适的画室里,我叼着他递过来的雪茄,一口一杯地喝着茶(我历来不会品茶),听他讲关于自己的事。当时忘了问雪茄和茶是什么牌子,后来踢球的时候他告诉我,是什么什么,果然像我后来猜的那样,全是名牌。


-----------------------------------------------------

李贵君访谈(一):对着一个人给它画棒了……

2005-08-11 15:39:00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W:你从美院附中到美院,应该说是中国写实油画生产线上下来的标本,对这个体系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L:我觉得美院这个体系的确很棒!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所真正的王牌院校,就写实体系的掌握和认识能力,有点儿在全国称王称霸的味道。我们上学那会儿美院的教育比较单纯,体系很鲜明,大家几乎没有别的想法,就是专注解决基础问题。

  W:你指的基础的问题是什么?

  L:对着一个人给它画棒了,你画棒了,大家都服。

  W:画棒了是不是画像的同义词?

  L:不光是像,是对造型的认识。具像有一个标准,当然要画的准确,准确当然就一定要像。还要在造型状态、造型感觉上符合美院一贯对造型的认识和态度。美院和其它院校教学的差别是对“造型”这两个字的体会不一样。写实绘画的造型体系、训练体系是我们上学那些年美院最强的东西。对这个东西的认识和其它院校的理解很不一样。

  W:你在美院是怎么理解的?

  L:从欧洲传统造型意识出发,要对空间、位置有严格的控制和把握。就是怎样建立有浑厚体量感、体积意识和空间意识,掌握合理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然后对于造型的那种量感和和质感有感觉和体会,这是一种有力量的表达,一句话,就是不是表面效果,而是对行与体的认识和表达。包括对色彩,就是对欧洲传统写生色彩的这套体系的认识。我觉得在全国来说美院绝对是解决得最好的。比如说现在,有一些画画的,画的东西很完整,但是有很多造型和色彩问题,基本能力有明显缺陷。可能其它院校有的老师对这个认识也不够,可这正是美院的强项。

  W:你是说虽然大家都讲造型,但理解的程度不一样?

  L:比如和在美院受过教育的朋友谈造型或者谈色彩的时候,大家能都心领神会。但是和其他院校的人,说造型趣味也好,造型的量感也好,力量也好,等等这些造型上的词,他好像想的不是一个东西,很多人对这个的理解和感受不一样。

  W:可据我看,中国所有以造型为主的艺术院校用的都是从美院抄来的大纲,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L:同一本经,可能还是念经的和尚不同。讲出来不是一个东西。

  W:在你看来,写实油画的造型意识是经久磨炼才能养成的一种修养。

  L:对。这是在美院和在其他地方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你达不到那个能力,就体会不到一些问题。当你还控制不好形的时候,你就谈不上整体感。你没有深入去画过一个人的眼睛,要想真正深入进去,那也不是闹着玩的,会相当有难度。当你又能“抠”进去,又能控制整体,这时候老师跟你说整体观察也好,总体的造型趣味也好,那你才会理解。所以还是不断的认识,不断的掌握基本能力。就是说,当你经过长期训练以后,你的造型艺术修养是根深蒂固的,当和这个法则相悖的时候,你会有警惕性,“这么画是业余的!”这是美院常说的词。所以我说,不是这套体系严格训练的写实画家,我不是说不能出来棗也有画的挺好的棗但是他的方式肯定很个体化。

  W:会不会也有一些画家心有灵犀,悟到了根本性的东西?

  L:很少,非常少,基本上没有。如果没在美院学过,很难。

  W:聊聊你学习的细节。

  L:在附中上学的时候很单纯,就是解决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训练。到了美院以后,跟着靳尚宜先生训练。我们的课上得非常实在也非常具体,大家不是整天听老师说想法,无论是靳先生还是其他老师来了,你哪儿有问题,应该怎么弄,甚至给我们示范。杨飞云老师那时候带着我一起画,他怎么调色,怎么把一块皮肤画得那么舒服?我经常在一边看着,再和自己的观察做比较,体会他为什么看?为什么画?里边的道理是什么?

  W:老师对你们都有哪些要求?

  L:平常说的最多的,还是哪儿亮了,哪儿暗了,哪儿长了,哪儿短了,哪儿怎么样,整个画面的空间状态或者说边线怎么怎么样,都是这些最具体的东西。不断地解决根本问题。比如靳先生教学的根子是要立体的空间的看一个物体,强调训练立体空间感受和表达方法。他说的最多的是浑厚。第二就是色彩,他要求每一个地方都用确切的色彩表达,而不是脏的馄饨的和含混的。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能做的就是提高和解决学生的基本能力,修养和趣味的提高是靠大量的文化积累,不是老师一两句话或者一个提示能解决的。至于风格与个人表达方式那是后话,不能急功近利。


--------------------------------------------------------------------

李贵君访谈(二):我们有点像僧侣……

2005-08-11 15:36:48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w:八十年代正是大家思想活泛的时候,你们不受影响?

  L:影响是肯定的,85年那会儿中国的美术思潮很活跃。当时我们老师的想法也不见得就坚定,也是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大家都在思考。一思考,眼里就会有不同的路。艺术家的特点就是特坚信自己从来都是对的,坚信自己,在教学的时候就会宣传自己的一套。

  W:你是说美院算是有一条教学的基本路线,后来大家不一定会遵循这个东西来讲课?

  L:即使在同一个工作室里,老师的教法都不一样。本来写实这条路需要大量艰苦的劳动,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程度,达到了也不见得就能怎么样。所以,我们之后美院出人才就不是一拨一拨而是单个往外蹦了。年轻人思想都活跃,喜欢找立竿见影的事来做,没心思花无休止的时间在看不到前景的写实油画上。

  W:其他方式也不见得就是偷懒的方式。

  L:现在画画的人关注的往往是个人面貌,个人的表达方式。个人的面貌是成熟画家的标志,在写实油画的学习过程中你很难有什么个人面貌,就是经过多年努力也不见得就能建立个人面貌。比如就像学声乐、学意大利的发声方法,你训练发声的时候不可能形成个人的面貌……

  W:我可不可以把你们理解成是更适合担负别人不能担负的工作?哪怕别的路上充满了意义,可我看到了写实这条路的特殊意义?

  L:这正是我想说的。我觉得我们有点像僧侣,不管事态怎么变,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做什么?我怎么思想?我以什么方式行动?对我们来说早把这些问号改成了感叹号了,坚定至极,任何东西都动摇不了。

------------------------------------------------------

李贵君访谈(三):我的内心很贴近这种感觉……

2005-08-11 15:26:28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W:除了老师,你肯定还会在欧洲的美术史当中找到心仪的画家,用来崇拜、欣赏甚至模仿?

  L:我最喜欢的是达·芬奇,还有维米尔。在我心目当中最有力量的画家,就是达芬奇。就像音乐当中,我觉得最有力量的、最令我最尊敬的音乐家是巴赫一样,他有一种精神力量。我总觉得,咱们往大了说,在西方文化当中特别崇尚理性精神,它很神秘,有一种特别深刻的东西,我觉得在达芬奇的画里很有这种东西。你看他的每一张画,比如说《岩间圣母》,看似是生活当中可信的具体形象,但是她极其理想化。他表达的是一种女人或者说母性,通过女人和母性传达出一种近乎宗教式的庄重情感。无论是画面隐隐透出的神秘感也好,还是说人物造型的凝重,他都不轻描淡写。我去欧洲的时候,第一个去的是博物馆是“乌菲茨”,那里集中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好的东西。在转完了意大利博物馆之后我再去卢浮宫,虽然觉得卢浮宫的东西更人性化了,但我并不喜欢。达·芬奇通过画面传达的精神状态,极端执着,我见了就服,他的画精神含量巨大。

  W:这种感受影响到你的绘画了吗?举一些例子,你的画是怎样把这种东西吸收的?

  L:当然那是我崇尚的一种精神,我是说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太缺古代人的轴劲,缺近乎于僧侣做事的态度。至于我,尽量专注于某件事,用尽量完美的传统手段、以人文理性的态度寻找与当代生活和感情交流的可能。投入精神与感情是把事情做到家的必要条件。同样,维米尔的画面有一种凝重,这种凝重好象时间到那儿“咕咚”!不动了!而我们看看布歇,他的秋千都是晃动的。可你走到维米尔的画前,“咕咚”!感觉一切都凝在那儿了,这种东西我觉得很有一种永恒感,我的内心很贴近这种感觉。

---------------------------------------------

李贵君访谈(四):我骨子里是爱女人的……

2005-08-11 15:23:49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W:什么原因使你这么迷恋自己的工作?

  L:兴趣。钻到一个具体事物深处的兴趣。我的兴趣更多在于对一个事物津津乐道的深入表达,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我是一个多愁善感又很重情谊的人。哥们也好,爱情也好,人间的情感多有意思?比如我看一个女人,我对她的外表当然很重视,但是这个女人的心思、这个女人内心的美好,我更在乎,所以我认真去描绘她,去体会她的微妙。

  W:一个画家画一张或者画十张女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全在画女人,这里面肯定有一些特殊原因?

  L:我的内心特别敏感,特别细腻。只能用优雅、敏感、沉静、细腻这些词来形容。你想想这些词是形容什么的?绝对不是形容一个大老爷们的!肯定是适合用来形容少女的,我画她们那是和我的内心情感完全吻合的,是真情实感的原形毕露。我在生活当中是个完美主义者,是一个很有理想情怀的人。但是我是活在今天的人,我的叙述方式要让人接受,不能说我说完了,人家说你瞎说八道什么,我们没听懂!我不希望这样。我喜欢用可信的、当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我的感情和信念,说自己的话。

  W:这里有没有另外一个因素,因为你是男性画家,喜欢从“异性”角度来观察女人的身体?

  L:当然有!因为你很难有兴味去描摹一个男人的嘴唇。你描摹体味一个女人的嘴唇以及在她嘴唇引起的感觉、联想和趣味,怎么说呢?迷恋也好,体会也好,关爱也好都是要符合人的真切感受。我骨子是爱女人的,只有画出内心迷恋的东西才可能打动别人。我觉得我是优雅和美丽的研究者。幽雅和美丽应该说是人最隐秘的期许,在我眼里,女人的精神性是由优雅构成的,而美丽则是她们的物质性。假如你留心看我的画,就会发现我对女人的看法里不带意识形态因素,女人能回到自然状态,其实,这也是我对人总体的寓意和期待。

------------------------------------------------------

李贵君访谈(五):我是一个画派……

2005-08-11 15:19:08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W:讲讲你们组织实力派联盟的原因,你们想干什么?

  L:我首先要说,这么做无论在画上还是在艺术和文化上,都很有意义。这么一帮有信念的人不遗余力地经过多年努力还依然执着,就是要孜孜不倦地把写实油画作为文化标杆推到顶上去。在只强调观念,强调非理性的大环境下,一定要为人类高尚的情感保留一块阵地。流行文化当中那种对传统的不尊重,对人类那种高尚情感的亵渎,对人的那种放纵和非理性的渲染,其实挺过分的。我们所做的,就是回归自然和传统,重视人文和理性,和当代流行文化唱反调。

  W:你们准备怎么做?

  L:我们是一个画派,大家志同道合,有共同的主张和追求,一帮非常坚定固执的人,骨子里头都是理想化的。除了让人们看到写实绘画这种令人望尘莫及的能力之外,还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比如就像芭蕾,芭蕾永远不可能出现龌龊、猥亵的动作,这种艺术不接受这样的方式,你猥亵了,就违背了人们喜欢它的原因。所以我们除了劳动和创造之外,还要对人类高尚情操有所坚持。

  W:这么做会在中国再重新掀起一场写实绘画或者写实油画的潮流吗?

  L:我觉得不会,因为这个东西需要付出的劳动量是惊人的,很多人不见得吃得了这份苦。

---------------------------------------------------

李贵君访谈(六):从酷爱开始……

2005-08-11 15:17:15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W:说说你自己,怎么走上画画这条路上来的?

  L: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有人问我,说你准备不准让你儿子学画,我说没这想法。为什么?学艺术,如果这孩子没到酷爱的程度,没戏!他绝对出不来。谁出来,他一定是酷爱了。我就是从酷爱开始的,从小酷爱瞎画!我属于是鼓励型的人,我画一张画,别人一夸,自己那个得意啊,更有兴致了。我的小哥们玩弹球的时候,我都画画。你想想看,只有在一个领域投入的时间和劳动比别人多,你才能做的比别人好。

  W:最早都是谁在鼓励你?

  L:同学啊、老师啊、邻居啊、家长啊都夸!画那孙悟空、猪八戒,画什么像什么。我对形象特别敏感。所以小时候在学校就画黑板报,那会儿画领袖,领袖要画不像了那就反动了。什么马、恩、列、斯、毛,一个个都画的倍儿像。到五年级,有一个少年宫老师到学校去,一看,说你们哪个老师画的?画的挺棒。说这是我们学生画的,说是吗?那到我们少年宫去吧。就这样被选到少年宫去了。少年宫当时有一位北师院毕业的老师,这个老师基本功特厉害,画什么巨像什么,开始从最基础的教我。

  W:他教你的时候你方法和美院写实的体系一样么?

  L:不太一样,但是他对形象的感受特别强调,你画一个人必须强化对形象的感受,得像他。他非常重视对形象的体会和控制能力。这个人确实是能力非常强的老师,我到现在还非常感念他。

  当年我在郊区门头沟,在那儿要想考上美院附中难了去了,没敢想,当时就觉得我能考上工艺美校就行了。但文化课科科都考的特棒,所以整个平均成绩很好,就上了。工夫下得也多,考附中之前画油画已经画了一大摞,现在哪有孩子哪肯花这么大的工作量?

  W:等于很小就进入专业训练状态了,你在附中的生活都怎么过?

  L:当时想法特单纯,因为我们标准就是把这个东西画的棒。画不过别人,那就得努力。我当时上学一看,别人画的,我都傻了,再加上是一个郊区来的小孩,人家城里的孩子,画的又好,有的还是世家,感觉自己画的也不如人家,那只有努力了,没别的。上附中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写日记,说我今天真很不对!中午我踢球了,我没去画那什么什么。老是这么一种心态,中午踢场球就责怪自己没努力!现在想想,那种状态那真是挺难得的。你想几年都是这么拼下来。等到四年毕业的时候,敢考油画系的还是需要自信和胆量的,因为那时候要求的确很高的。

  W:考美院和考附中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L:完全不一样,当时考附中我觉得真是抓彩票中了大奖那种感觉。考美院之前我花的工夫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上油画系我觉得顺理成章。

  W:在美院这四年还像在附中那么玩命么?

  L:一样啊。上了美院,杨飞云天天跟着我们一块画,上了美院的能耐和杨飞云的能耐比那还是差大了去了。

  W:你总是能找到往上够的目标和榜样,

  L:那是。不是说上了美院就可以傲视群雄了,没有。杨飞云的画边上摆着,这得跟他拼啊,是吧? 

  W:给自己做个总结?

  L:对我来说,每一件事的得到都不是靠投机取巧来的。我的人生态度就是拼体力、拼劳动、加埋头苦干。

--------------------------------------------------------

李贵君访谈(七):对画家来说是很必要的……

2005-08-11 15:13:14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W:谈谈schoeni画廊和你的关系?

  L:schoeni画廊应该说是市场运作最规范的,schoeni画廊一般不做拍卖,因为他觉得中国的拍卖不见得真实,当然这是他的看法,他就是走市场,schoeni是市场做得最成功的画廊。他头一次来,看到我的画。半年以后又来了,通常和写实画家合作要先签约,然后谈展览,这样才能控制这个画家,把画都留在自己手里。他如果不这么做,一般等到他下次来,画就卖给别人了。他直奔主题,来了就跟我谈展览。

  W:那是什么时间?

  L:95年1月。计划96年底在香港办展览,用两年的时间准备。在这期间他保证我的生活。准备展览很重要,展览决定你的市场,同时也将决定下一步他怎样跟你做。我那个展览市场反应特别好,所以他就继续做。在他确认我的市场没问题以后,开给我的条件就比开始的时候好多了。

  W:通过法律文书的形式?

  L:其实在做这个展览的之前,也没有仔细掰饬。他每张画我觉得适合画多大就画多大,只想对画负责,不考虑画大了是不是亏了。至于商业运作那是他的事,我相信他,我也相信自己在卖画上不在行。我画好我的画,他做好他的事,合作得还挺愉快。做了第一个展览,效果特别好,然后就筹划下一个,而且市场越来越好,这些年就很稳定地做下来。在这当中,我把身边的朋友几乎都给他介绍过去。他有看中的,有没看中的,看中到现在仍然合作的,也有看中了效果不好,就不合作了。

  W:人们常常会有一种看法,画商有的时候会影响画家,画家为了迎合市场,会做一些改变,在你的合作当中,有这种情况吗?

  L:每个人可能会不一样,我就说我自己吧。进了商业运作之后,有的时候他的要求会低于你的能力。你还没用百分之百的力量来画的时候,他已经很认可了。这就有一种消极的一面,你可能不是每一张画都尽善尽美,经常还没画到自己满意了就拿出去了,这是个问题。好处是,你和商业画廊合作以后,不断地画画。总保持特别娴熟的状态。这种状态对写实画家来说是必要的。

  至于说画廊给你提意见,这得看什么画廊,这和他们的眼光有关,假如说他有眼光和品味,他的信息来自高水准的藏家,就不见得和艺术规律相悖。我是觉得,尽量和好画廊合作,好画廊的收藏群体是有相当鉴赏力的,画廊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你的时候,其实等于你对自己的收藏群体有了了解,这对画家来说是很必要的。

  W:给准备和画廊合作的人提点建议?

  L:关键是自己的作品。在我和画廊的接触过程当中,他们总是在不断在选好画家。如果他见到一幅好作品,他会四处打听,会找到这个人,然后看他的作品,仔细了解他。当他确认符合画廊的要求,他就希望合作。其实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要怎么样托关系,怎样宣传自己,其实关注中国艺术的画廊,都在到处找画家,而且也希望不断找到新的好画家。把自己的东西弄到位,机会就来找你了。

----------------------------------------

李贵君访谈(八):对美术高考学生的忠告……

2005-08-04 16:05:43 来源:《画室里的秘密》作者:王焕青
A-A+

  W:现在每年参加美术高考的考生成千上万,给他们一些忠告好吗?

  L:没有捷径,就是你必须达到起码的水平。我在教学的时候喜欢给同学改画,改画是最直观的方式。他原来吭哧了半天画一鼻子,画得不对,你给他改对了,他就有一个特形象的认识,教人解决实际问题,最容易让人进步。你改了,他一下就意识到是为什么了。有时候你给他改完了,过20分钟他又画回去了,你再改过来。没准他又画回去,你再改过来。他终于会理解你的意思。必须要有好老师,我参加高考的时候,除了我们同学之外,考场里也没什么能力强的。那时候不是像现在很多有能力的人办培训班。现在的社会培训能力很好,很多有才能的人办高考培训班,孩子在那里学,路就走的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