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高宗真相7君臣对决

 墨香笙樵 2017-04-12

演讲人:孟宪实 

讲师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等论著。

内容简介:唐高宗为了废王立武,亲自登门拜访舅舅长孙无忌,但被舅舅挡了回来。公元655年,唐高宗终于下定决心正式和长孙无忌摊牌,于是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于志宁四位宰相进殿商量。在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全文:

解说:上一集讲到唐高宗为了废王立武,亲自登门拜访舅舅长孙无忌,希望他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但是却被长孙无忌挡了回来,所以,事情就一拖再拖。公元655年唐高宗终于下定决心正式和长孙无忌摊牌,于是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于志宁四位宰相进殿商量。在舅舅当家一集中孟宪实先生已经给我们分析过,李霁不是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派,是他们排挤的对象,所以在殿前商议中,为了统一认识,褚遂良掷地有声的表达了一个对付皇帝的策略,面对褚遂良的一种言词,李霁只好以生病为由溜了。李霁一走,剩下的三个人都是废王立武的反对者,结果一目了然高宗必败,但事情却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上一讲我们讲到高宗要立武则天为皇后,专门找一个最厉害的大臣去开会,其中李勣找个借口溜了,那么现在只剩下三个人: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长孙无忌是太尉,爵位最高,是一品高官,剩下的这两个人是行政高官,上书省的左右仆射,我们讲到了褚遂良有一个安排,就是让大家都不发言,他自己来发言,他是有用意的。到了朝堂之上,面见高宗,高宗说什么呢?高宗开口面对的就是长孙无忌,他是冲着长孙无忌说话。说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大家觉得怎么样?以为如何?他是冲长孙无忌说的,按照既定方针长孙无忌不能接话,应该褚遂良说话,所以长孙无忌就没搭话,而是把这个话转给褚遂良,说这个事事关重大,说褚遂良最了解,让褚遂良发言。于是褚遂良就说了,说王皇后出身名门,出身很高,未闻有过,没听说他犯过什么错,轻易地换皇后是不合适的,而且,当初老皇帝唐太宗的时候曾经对我说,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就这样交给你了。我现在不能辜负唐太宗的一番心意,不然我以后没有脸面在地下见唐太宗了。说了这么一番话,高宗当然不高兴,可是也没什么好说的,于是这个会就散了。那么我们看到褚遂良说的这番话,他的重点在什么地方?他的重点在王皇后这个皇后人不错,不应该换。

我们过去讲过啊,说王皇后真的一点错没有吗,未闻有过。那么她没有孩子这算不算一个过呢,从高宗的角度讲这就是她的一个问题,可是从褚遂良的角度讲这不是问题,这是怎么回事,直接碰撞关于王皇后的评价。按照古代的传统,夫妻之间有七项罪名,就是有七项罪名可以让妻子离开,像现在说离婚一样,就叫七去之条或者叫七出之条,这记载在儒家的经典《礼记》中,其中七出之条的第二条就是无子,如果这个女人不能生孩子,就要把她赶走。儒家也强调这一点,其实人类社会都强调这一点,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不孝的行为有很多,最严重的就是没有后代。

王皇后没有生孩子,她应该是符合七出之条,高宗的想法是这样。但是后来的这种经典发展就有了具体问题具体解释的情形。比如说后来做了更明确的解释,说什么样的人叫无子呢?50岁,50岁你再不生孩子,那这叫无子,这七出是可以的。可是王皇后只有25岁,她离50岁还早呢,你现在就说她没孩子,不能生育言之过早,这是一条不能现在就七出她。

第二条如果这个媳妇尽过孝,即使她50岁不生孩子,也不能把她赶出家门,什么叫尽过孝呢?就是葬送过你的父母。王皇后当然参加过唐太宗的葬礼,算是葬送过上一代亲人,所以这也不符合儒家后来发展的理论,这样的话褚遂良的坚持也有道理。按照以往的经验高宗可能是没戏了,因为褚遂良他们只要坚持,坚持总这么说皇帝怎么可以进展呢,这事怎么进展对皇帝来讲很难的。所以双方的态势虽然是朝堂之上,言语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涉及到双方很深厚的政治背景,很重大的政治利益。因此在这个斗争过程当中,就像战场一样,进攻一方是皇帝这一方,高宗必须找到锐利武器,找到突破口才能够进攻得手。长孙无忌这一派是属于防守一方,防守一方只要稳住阵脚,保持住现状其实就是胜利。现状是什么呢?现状是王皇后还是皇后,武昭仪是武昭仪不是皇后,只要稳住这个现状长孙无忌就是胜利的。

解说:朝堂上褚遂良把反对废王立武的理由说的是头头是道,高宗一直以来的努力看来是要泡汤了,但是在前面一集中,孟宪实先生已经为我们分析过懦弱的唐高宗,因为一场灾难已经变得坚强起来,此时此刻他会放弃吗。

高宗不甘心,已经努力了很久,就这么放弃不成。第二天继续开会,又召集这些人,还是这三个人来开会,高宗能说什么呢?他没有别的好说还是昨天的老调重弹,那就是打消耗战,看我们谁能磨过谁,高宗还挺厉害。长孙无忌这一派仍然是褚遂良出马,褚遂良能征惯战,这一次褚遂良像一个作学问的一样,本来我替他想,他就把昨天的话再重复一遍,然后就不说话不就成了吗,不行。褚遂良论证问题很深刻,昨天是从这个侧面论,今天要从这面论,所以他的论据很多,论证滔滔不绝。今天讲什么呢?今天讲武则天的问题,昨天讲那个皇后不应该废,今天应该讲这个武则天不能当皇后,为什么不能当呢?讲了两条,如果陛下要选皇后,应该选一个出身好的,出身高的,找这样人家的女儿来做皇后。武则天没有什么家族背景,她不合适。第一条不合适。

这条在我们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东西,但在当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是个士族观念很强的时代,讲究家庭门第,讲究这个家族出身。

第二条说得很严重了,褚遂良说武昭仪过去伺候过唐太宗,那是唐太宗的才人,有名有氏的夫人,这个事情天下皆知。如果你立她为皇后,如何塞天下人的耳目,讲的这两条根据,在当时其实都是有效的。尤其是最后一条,这其实是最难以启齿的,不好意思说的,当面怎么好意思说呀。但是褚遂良很勇猛,就把这个话给讲出来了,讲出来高宗是怎么反映,史书说高宗的反映是羞默,又羞愧又沉默,不能说话,只能脑袋啪一低在那儿法傻,这话什么说,怎么回答,你怎么说,我给天下一个交代,说不了啊。这话说不出来的,那不能说只好沉默,这场仗马上就赢了,黄帝再没话说了,再没有理由可讲了,你还应该有什么要求吗,就不应该有要求。

所以事情发展到这儿的时候,长孙无忌这一派气势已经上来了,高宗那儿已经萎缩下去了,没戏了。正在这时褚遂良很勇猛,乘胜追击,看高宗沉默不语了,他又说了一大套,说什么呢?说今天我说了这个话得罪了皇帝,我是万死万死,我是有罪了。然后不是拿一个戽板,然后把这个拿出来,说这个戽我还给陛下,就放到这个台阶上了,还给陛下,这是陛下当时给我的,我还给您了,请陛下允许我告老还乡,我辞职不干了。然后把这个头巾解下来在那儿磕头。磕得血淋淋的,还真用劲儿。满脑袋都是血,高宗生气了,发火了,来人把他给我拉出去,要把褚遂良拉出去。正在这时背后有一个人声音发出来,那就是武则天,武昭仪垂帘坐在后面。本来只能在里面听,听到褚遂良说的那些话,高宗沉默不语又羞愧,她自己能说什么?也没什么好说的。

这个时候高宗说把他拉出去,武昭仪就在后面喊,何不捕杀此獠,为什么不当场杀掉,这个南方佬,獠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何不捕杀此獠,为什么不当场把他杀了算了,打死他算了。她这么一说话长孙无忌担心,真是要把褚遂良当场给打死,这事麻烦大了,本来是不想说话的,现在马上出来说话。说褚遂良啊是托孤大臣,有功的旧臣,即使是有罪也不能动刑的,那个于志宁呢吓得就没话可说,也没有敢说话。第二天的高端会议就到这儿结束了。

解说:面对唐高宗李治的废王立武,褚遂良慷慨陈词说出了一大堆理由,每一个理由都击中要害,说得唐高宗也羞愧无言。接着褚遂良又乘胜追击,摆出一出舍我其谁的架势,其气势之高吓坏了高宗李治,最后,君臣双方是不欢而散,那么这一次的较量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唐高宗会不会因为褚遂良而放弃了自己废王立武的计划呢?

那么会议结局大家看出来没有,怎么样呢?这第二战,第二次对仗褚遂良是先胜后败。当他说到你要娶武则天有乱伦之嫌的时候,高宗垂下来了脑袋,这个时候应该吹胜利号角,到此打住,不再说了,这事就有戏了,没有想到褚遂良太勇猛,太勇猛,用力过猛,乘胜追击的结果导致节外生枝。那来的事情变成什么了呢?变成褚遂良要求退休,你皇帝同意不同意,武则天要求说打死他,大家看同不同意,可是这今天不是议题,今天的议题是要不要换皇后,不是讨论褚遂退休不退休,不是这个问题。可是褚遂良退休要回家,解甲归田,这是谁说的呢?褚遂良自己说的。所以节外生枝的结果把话题转移了,高宗也难受,武则天在背后也难受,这面应该暗自高兴的时候这边转移了话题,说我要退休,你让我回家。开始闹义气之争了,然后在那儿磕头,高宗一生气把他驾出去,不在说皇后要不要换,而是说如何处置褚遂良。武则天的话有意义吗,有意义,意义非常大,因为如果继续讲武则天没资格当皇后这话,如果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讲下去,武则天真的无地自容,这个话怎么说呀,没有话说,可是褚遂良很好,他引了另一个话头出来,他说我不干了,我要辞职回家。高宗一发怒,那武则天想不能让皇帝再回头,高宗已经发火了,她就火上浇油,当时的场面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前进,那就成了第一个话头出来的节外生枝的是褚遂良要辞职,在那磕头流血。武则天加了一个题目叫杀他,当场杀掉,所以现在不讨论皇后问题了,讨论褚遂良的问题。连不准备发言的长孙无忌最后也得发言了,褚遂良不能真给牺牲掉,真是皇帝一声令下拉出去斩了,那怎么办,那麻烦就太大了,那损兵折将不是一般的。所以他必须出来说话,他出来说话也不能就原来的话题说,他只能就新的话题说,只能说褚遂良不能杀,不能动刑,于是第二场的斗争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这个结果对谁有利呢?对高宗有利,因为现在不在讨论皇后是立是废的问题,而是讨论褚遂良如何处理的问题。本来是高宗有求于宰相们,说我要换夫人,要换个皇后,说你们同意了,你们批了吧,我跟你们商量商量,你们第一次不同意我就来第二次,肯定还准备第三次,第四次,如果就坚壁清野,宰相们褚遂良这边坚壁清野,以逸待劳高宗,怎么说你就是原来那套话给他对付,高宗也真是没辙。结果好现在弄个褚遂良要退休,要辞职,然后人家要杀他,现在大家又要保他。现在成什么了?现在有求于皇帝了,要保褚遂良,褚遂良不能真的赶走。本来人家有求于你,你就比较好办。现在你又去有求于人家,至少现在平手。好这个会议到此为止,会后怎么办呢?第二天中书省的中书令来见,门下省的侍郎韩瑗,这都是两个宰相,韩瑗来找高宗又回来原来的那个话题上。

说皇后不能换,真的不能换,高宗不理他,不理他,他就在那磕头,在那儿喊不能换,抗议抗议换皇后。高宗命令人把他拉出去,第二天他又来了又把他拉出去,回到家以后就使劲儿写文章,古今中外写了一大篇的论文,论证皇后不能换的道理。来济呢中书省的长官也在那拼命写论文给高宗看。高宗都不理,现在呢好象大家有求于皇帝了,高宗我不理你们,不理这个话茬,这是褚遂良动员的力量,就是来济啊,韩瑗呀,皇帝怎么办呢?

解说:在前面的殿庭商议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坚决反对废王立武,虽然君臣双方打成了平手,但是唐高宗废王立武的计划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双方僵持不下,就在这个时候唐高宗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以身体不适为由开溜的李勣,那么李勣的态度是什么呢?

于是派人去请李勣到朝堂上见高宗,高宗有话要说。李勣上次本来就通知开会,可是他没有参加那次会议,跑掉了,说脑袋独子痛跑了。这回还能报病吗,不能,病假好了,精神头大了,咚咚,咚咚来到朝堂之上面见高宗。面见皇帝,历史书记载他们两个人的见面就两句话,高宗说我想立武昭仪为皇后,王皇后不生孩子,我想立武昭仪,可是褚遂良呢拼命反对,这事怎么办,要不然算了。这是高宗的问话,李勣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历史书就这两句话,那个说要换皇后,这个说这是皇帝自己家里的事情,没有必要问别人。那么现在呢历史书都有这么一个评价,因为李勣一句话高宗心就定下来了,决定不管了,就要换。李勣这句话怎么就那么起作用呢?我们仔细分析这句话,高宗说要换皇后,褚遂良反对,要不然就算了这个事,李勣的说法是表面意思,好几层意思,表面意思就是我也是你的外人,这个事你自己拿主意,不要问我这个外人,第一层意思是这个意思,不要问我,我是外人。

第二层意思也不要问别人,别人也是外人,褚遂良算好几呀,我是外人,他也是外人。就是陛下你拿主意,你心中怎么想你就要怎么做,其实是这个话,这个话一说这事就定了,所以历史后来人们的评价,就说李勣这个家伙太狡猾了,没有他的支持,就没有武则天后来的事情,而武则天后来干了很多坏事,李勣是有罪之人。李勣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支持高宗?为什么?李勣就不知道这个武则天原来是何许人也,不知道如果他娶了她有乱伦的名分问题,当然都有,但是大家注意,李勣谈的主要不是一个皇后不皇后的问题,而是皇帝要自己拿主意的问题,这是什么啊?皇帝的权力问题。这个事儿对错不管,但是皇帝你要行使你自己的权力,他是从这个角度论证的,而不是说乱伦合适吗,怎么解释好呢,没有陷入这种具体的技术性的讨论,这是李治唐高宗动员的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李勣是一个大官,在政治资本上是唯一可以跟长孙无忌一拼的人。

在我们传统的政治格局中,有资格的老人说话向来是管用的,为什么?因为他手下一定有一大群人,很多人看他眼色行事,有他说话很多人就会跟过去,所以李勣的发言至关重要。

解说:李勣的态度让唐高宗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有人认为正是李霁这句话坚定了唐高宗废王立武的决心,使得以后的事情顺利进展。孟宪实先生认为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人的言论至关重要,他就是武则天的支持者之一许敬宗,也是当朝的宰相。那么他的什么言论打动了唐高宗呢?

许敬宗在宣传什么呢?他说天舍翁多收十担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何豫诸人事,而妾生异议乎。他说那个乡巴佬,那个农夫今年丰收了,多打了几担粮食,就可能换老婆。他一高兴就换了老婆,今年丰收了嘛,可是皇帝身为皇帝,他要换一个皇后跟你们大家有什么关系,你们在那边说来说去,为什么?有道理吗,好象没道理,可是,你一听这话好象决定有点不是滋味。把皇帝跟一个没见识的乡下人去比合适吗,动不动就换老婆,这符合道德标准吗,不符合。把皇帝跟田舍翁去比也不合适,这个道理太粗了,讲得太粗俗了,而许敬宗是个什么人呢,那是个文学水平很高的人,他怎么会讲出这番话呢?你也不能说历史的记载者有意的要诬陷许敬宗,肯定不是,他肯定说过类似的话。所以要分析许敬宗这个话,许敬宗这个话不是简单地比皇帝跟田舍翁相对闭,不是简单的,不是说皇帝就是田舍翁,他在说什么?他这个话的核心含义是什么?核心的含义是我们今天的皇帝还不如一个田舍翁,田舍翁想换老婆就换,皇帝想换大家议论纷纷不让换。

在说什么?在说权力,在说权力问题,就说我们今天的这个皇帝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他想做什么事没权,他自己不敢做。以至于连一个田舍翁的那种权力都没有,这是不合适的。所以许敬宗的宣传语录,这个宣传据说很有效果。武则天听说以后这个说得好,让旁边的人迅速把这个话往出传,大家公认武则天还是聪明人,她知道说什么话对自己有利,不说什么话对自己有利。她一定是知道的。那么我们看到在李治唐高宗这一派,从李勣到许敬宗,他们讲的都是超越了换皇后这件事本身,都在讲什么呢?都在讲皇帝没有权的基本现实。

所以这样也让我们看到了,废王立武这件事不仅是一个换皇后的问题,它的核心的本质的焦点在什么地方?在于谁说的算的问题,是皇帝说的算,还是长孙无忌这个大臣说的算,这才是核心所在。

解说:经过李霁的表态,许敬宗的宣传,朝廷上支持唐高宗的声音越来越多,于是百官连名上书支持武则天当皇后,公元655年,唐高宗开始采取果断措施,把褚遂良贬往潭州当都督,把王皇后贬为庶人,立武则天为皇后,废王立武终于大功告成。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褚遂良反对废王立武的理由中有一条就是乱伦,那么百官们有没有想到武则天当皇后会有乱伦问题呢?长孙无忌、褚遂良是不是真的很在意这个问题呢?

其实这一派人也并不一定很拿乱伦这件事当回事,为什么?想一想这一派的链条中有一个原来的王皇后,武则天入宫是王皇后引来的,王皇后又把武则天推荐给唐高宗的,乐呵呵的推荐过去。她就不知道武才人的背景呀,她当然知道。她知道她是唐高宗的才人,又推荐给她现在的夫君,不知道这是乱伦呀,知道呀。知道她怎么还做了呢?显然他对乱伦这个事不在意,如果他很在意不是陷吾君于不义吗?那不是陷害皇帝一样吗,显然不是这样。长孙无忌这些人呢是不是真的很在意这个事呢?恐怕也不在意,为什么呢?因为武则天现在的身份是武昭仪,昭仪已经是皇帝的正式夫人之一。皇后之下有妃,有嫔,妃子四个人是一品,嫔是九个人是二品,嫔的首第一位就叫昭仪,武昭仪就是第一位的嫔妃的嫔,她是正二品,那个嫔妃,你要当起来也要有一个正式的批准手续,不是黄帝偷偷摸摸把这个人变成嫔妃的,不是的,也要经过中书门下这个手续批准的,那个时候干什么去了,你总不能说她要当了正妻这是乱伦,纳妾就不是乱伦。可能吗?不可能的,可是,当时大家为什么批了武昭仪当了昭仪呢?那个批了,当皇后就不批,为什么?所以大家其实没有人真的把乱伦这件事当做最大的事,一定是这个事情背后的问题,那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双方阵营争夺的核心看起来是立皇后的问题,实际上是权力问题,是最高的权力归谁所有的问题。废王立武在历经了种种阻力之后终于成功了,武则天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武则天曾经是唐太宗的才人,李治的庶母,这是天下人共知的事情。那么唐高宗李治如何掩天下人耳目,又是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呢?

当然唐高宗还是要给大家交代的,毕竟这是武才人,父亲的武才人,你现在纳她做了皇后,怎么说呢?你这合法性出在什么地方呢?于是在百官上表那一天唐高宗正式发了一个诏书,册封武则天为皇后,在这个诏书里面解释了他跟武则天的关系,武则天是怎么样的成为他的夫人的呢,他有了一番解释。说是在贞观后期唐高宗病重期间看见太子很辛苦,很孝顺,也很感叹,也很爱怜他,说这孩子真不错。于是就把武才人赐给了他,说这个媳妇是当年我父亲送给我的,不是我们俩偷偷摸摸的,不是的,是老皇上送的。信吗?谁信啊,哪有这样的父亲,你这儿子表现不错,把你庶母拿去吧,没有这样的,不可能有这样的。那个时候唐太宗得的是什么病,不是精神病,对不对,总之不会糊涂到这个程度,现在呢反正是两个当事人,武则天、唐高宗,这俩人是一伙的,他们俩谁都不会出来说真相,还有一个当事人唐太宗,他早死好多年了,谁来求证呀。更重要的褚遂良已经外放了,朝中还有谁要求这类的证据吗,不行,你们俩到底怎么回事说说清楚,谁会提这种要求。现在皇帝嘴大,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就姑往言之,大臣们就姑往听之,不过总之这还是一个可笑的借口。

到今天为止一千多年过去大家基本上不相信,这是一个权力问题,所以在这之后长孙无忌那面再没有什么动静,然后根据百官的需要,根据礼仪的需要一步一步该册封的册封,该举行仪式的就举行仪式,以及受皇帝的委托专门跑到武则天那里送了一个证书,皇后证书,诸如此类的,这都是仪式吗,举行完毕,转过年来到了显庆原年的正月又把太子也换了,原来的太子忠,现在到凉州去当刺史,太子就不做了。武则天跟高宗生的李泓,这是他们生的第一个儿子,正式立为太子,其实都是办手续的事,这些事没有什么好说的,一笔待过,这是顺理成章的。

现在是大家关心的是除了褚遂良外放以外,剩下的人还都在这儿,这些人要怎么处理呢?要不要处理呢?下一集再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