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小波对于我们的意义:我,TM就做自己!

 二桥涌泉 2017-04-12


本文字数:2263字   预计阅读:6分钟

高二时,在新华书店瞎逛,在文学区看到一本书,标题是《沉默的大多数》,作者叫做王小波,出于好奇开始翻阅。后来的我想起这个时刻,只能如此形容:我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个理科生,在八九十年代,研究中国同性恋群体,玩计算机,会编程,自己写了一个输入法程序来写书,出版了小说和杂文。在王小波的书中,充满大量的性爱、荒诞、黑色幽默的情节,与当时社会主流观念背道而驰。即便在今天来看,尺度依然非常大。

一开始,我震惊于这样特立独行的文笔,甚至一度被带偏,在语文考试时刻意模仿王小波,收获了人生第一篇零分作文,外加全班公开批评。在高三时,甚至想弃理从文。

读完《沉默的大多数》《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再一口气读完了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青铜时代》《白银时代》,外加情书《爱你就像爱生命》,小说《红拂夜奔》《万寿寺》。越读越发现,王小波写小说的“性爱自觉”只是表象,真正的内核是精神世界的自由主义

我最喜欢《黄金时代》。第一次看,你会觉得这跟黄色小说没什么区别。第二次看,你会注意到背景与文笔的反差,透露出时代的荒诞和黑色幽默。第三次看,你才能看到,从头至尾,都是真实的人,不顾时代与环境的桎梏,对自由主义的渴望与追求——

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那时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着紧裹住双腿的筒裙,头发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际。天上白云匆匆,深山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刚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烧火撩的感觉正在飘散。打过之后我就不管别的事,继续往山上攀登。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全部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黄金时代》王小波

在小说中,时代背景是文革,王二和陈清扬是一同在云南插队的“插友”,在军代表等反自由主义一派的管制下,慢慢发现了彼此间伟大的革命友谊。伟大就在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于是,包不住的干柴烈火得躲到后山去燃烧。上面这样的描述,就是王小波式的浪漫,越多的“性爱自觉”和荒诞,越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之火的浓烈,越让人感受到理性与现实的无奈。

我的精神家园

后来的我,才知道自己以及其他读者,为什么会与王小波共鸣。在过去的年代,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是被认真嘲笑的,现在呢,认真嘲笑变成了半认真的嘲笑,还依然是嘲笑。因为,沉默的是大多数,伪装的也是大多数,演员是人一生的职业,套路是人一生的修行

真诚,竟然会难能可贵。但真诚,是需要能力的。

一个真诚的人,他有向内寻找安宁的能力,能在内心搭建起自我的精神家园。若无此,他无法在自我内心扎根,会随着外界的流变而学会迎合与表演。

在我看来,春天里一颗小草的生长,它没有什么目的。风起时一匹公马发情,它也没有什么目的。草长马发情,绝非表演给什么人看的,这就是存在本身。我要抱着草长马发情的伟大真诚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羞羞答答的表演。在我看来,人都是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王小波《三十而立》

王小波给我的启发,用一个比方来说,就成为风暴。为什么是风暴?风暴的外围,与外界合为一体。但风暴的中心是什么?是寂静无论外界如何流变,内在则是安宁与不变。这个地方,就是自我的精神家园

自如与自在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一切问题事出有因,却都能与我们的内在找到联系。由于幸存者偏差,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根本上,就是认知的差异。所以痛苦的根源并不在外,而在内。于是,在王小波的观点上,我拓展为: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自己的认知造成的

自如与自在是一种心性上的幸福,物质似乎能为此加持,但大脑的兴奋阈值会随着刺激增加而增加,物质带来的幸福必然是短暂的。

要达到真正长期且持续的心性幸福,是追求思维的乐趣。这是王小波对我的人生底色最大的影响。王小波说:

学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学,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狭窄得很。

也许源于此,我从一个纯粹的理科生,转向学习任何学科任何领域的知识。博物学习并不是为了追寻所谓的真理,而是在纯粹地享受思维的乐趣。只有同样如此学习的你,兴许才能与此共鸣。

我后来发现,通过思维的乐趣达到自如与自在的状态,竟然会遭遇他人的冷嘲热讽。工作时,读书在一些人看来竟然是一件奇葩和无用的事。读与自己专业工作不相关的书,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想太深太多,被认为是没必要甚至多余。

在生活中每每遭遇这样的境况,我都会想起王小波的这段话:

在一切价值判断之中,最坏的一种是:想得太多、太深奥、超过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种罪恶。

我们在体验思想的快乐时,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不幸的是,总有人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诚然,这种快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但我们不该对此负责任。我也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取消这种快乐,除非把卑鄙的嫉妒计算在内——这个世界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嫉妒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

假如我对科学和艺术稍有所知的话,他们是源于思想乐趣的浩浩江河,虽然惠及一切人,但这江河决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为他们而流,正如以思想为乐趣的人不是为他们而生一样

王小波,这位20年前的今天离开这个世界的自由人,将永远是我精神世界里,自由主义的灯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