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olff定律(伍尔夫定律)

 lygs999 2017-04-12

骨骼的功能是承受活动期间骨组织的机械应变。骨骼具有适应这些功能需要的能力,这一现象在一个世纪前就被认识到,现在称之为Wolff定律(伍尔夫定律)。

基本信息  骨力求达到一种最佳结构,即骨骼的形态与物质受个体活动水平的调控,使之足够承担力学负载,但并不增加代谢转运的负担。骨骼是活的东西,有其自身变化的规律。wolff定律指出:骨骼的生长会受到力学刺激影响而改变其结构。用之则强,废用则弱。Wolff定律:骨功能的每一互变,都有与数学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关节与骨病专科袁锋
法则一致的确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化。

沿革
1638年伽利略首先发现负重与骨形态间的关系。
1834年Bell指出骨可以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来承担载荷。
1838年Ward报告增加压缩载荷可以增加骨的形成。
1867年瑞士Herman Von Meyer教授报告骨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与所承受载荷的大小及方向有直接关系。
1892年德国医学博士Wolff提出了关于骨变化的定律,即Wolff定律

研究
 有关Wolff定律控制骨生成的研究受益于骨骼对其功能环境改变反应的质和量两方面的观察。
对运动、失重和卧床条件下骨骼反应分级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骨骼对力学刺激的敏感性。
特定部位的持续运动产生局部骨骼的增生肥大,如网球运动员的肱骨;而特定部位的持续固定产生局部骨骼吸收,如完全性关节成形术后的股骨颈。这是应力引起骨形态适应的直接证据。
通过力学介导的骨重建研究,对于应力刺激是骨形态强有力的决定因素已少有争议。而运动与维持姿势肌肉动力学是刺激骨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
骨骼与运动
机械应力可刺激骨形成,废用可引起骨丢失,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5周后,其小梁骨体积可降低33%。但何种形式锻炼及锻炼强度与骨量的关系仍需探讨。身体某部强烈运动能增加该部骨体积及BMD,但运动强度对全身BMD并无一致关系,抗重力运动可增加更多骨矿含量。应当注意妇女长期剧烈运动可伴有雌激素水平低下,甚至出现停经,导致骨质疏松。
有人曾经应用X线拍片对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骨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发现运动员的骨随着运动负荷增加,出现相应骨的皮质明显增厚、骨直径增大、骨髓腔减小。这说明了皮质骨增厚是同时向骨的内、外扩展,皮质骨向内、外增厚,必然会伴随着骨矿含量的增加。
运动通过肌肉活动产生对骨的应力,刺激骨形成。多少年来,人们已经发现了长期的废用或固定,将导致骨质疏松。
有人把老年运动员和年龄相仿的一般老年人的腰椎骨的骨密度进行比较,发现老年长跑运动展的骨密度非常显著地高于一般老年人的骨密度
运动不但使人骨增粗、皮质骨加厚,而且也使骨密度增高、关节活动灵活,能够承受较大负荷。对老年人来说,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可预防和少患骨质疏松症,减少老年人骨折发生率。
但必需注意的是,在老年或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病人,骨骼对力学信号的感受性明显降低,此时尽管经过严酷的锻炼,骨量并不会增加,而且会冒使脆弱的骨小梁折断的危险。因此,运动只能预防骨质疏松,而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