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国有210万人死于癌症。目前,我国癌症防治领域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早期预防、筛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部分癌种存在过度治疗现象,尤其是部分治疗效果较差的晚期癌症,激进治疗之后,病人预期寿命反而缩短了。 肿瘤过度治疗要了多少人的命? 哈佛大学统计,由于医源性引起的癌症病人的死亡数量超过了车祸、火烧等的宗数,它和心脏病、中风等危重病人一样,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比美国更甚。 放、化疗治疗手段并非适用所有肿瘤患者 手术、放疗、化疗——从被确诊患上癌症开始,很多患者和家属很快就能熟悉治疗的三大常规手段。即便到了肿瘤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或化疗出现耐药,仍有患者会为自己不能接受这些常规治疗而感到绝望。“在中晚期患者身上,‘生命不息,化疗不止,死而后已’的惨痛局面并不少见。”过度治疗现象在国内外均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这与患者和家属盲目追求“治愈”的不切实想法在作祟。 放、化疗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治疗中晚期癌症必不可少的选择,可是并不适应于所有患者。过度治疗对病情有害无益,尤其是传统化疗药物虽能够杀死快速生长的癌细胞,但要消灭他们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些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根本耐受不了。 癌症治疗的意义应该以“留人”为首要癌症治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择手段的将癌细胞“斩尽杀绝”,还是拯救病人生命,让病人有质量的活下去?盲目追求治愈只会适得其反,缩短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降低其生存质量。 事实上,不是手术范围越大,放化疗做的越多,癌症就越能得到根治。手术只能切除肉眼看得见的实体瘤,对于血液和淋巴中的癌细胞却无能为力;放化疗总有效率不足60%,且效果逐次递减,三次后不足10%,毒副作用却一次比一次大。过度治疗往往容易使患者免疫力低下,令癌细胞卷土重来,造成“癌消人去”的两难局面。所以,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手段,首先要考虑到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如果抱着‘把肿瘤细胞斩尽杀绝才算治好’的理念不放,则往往导致过度治疗。肿瘤治疗的目的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如果一味地‘穷追猛打’,肿瘤虽然消失了,但生命赖以生存的元气也耗伤殆尽,这样的治疗还有什么意义?” 肿瘤康复全方案之“721动态追踪疗法”7分合理治疗 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术和放化疗,它的治疗原则是完全杀灭肿瘤,“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普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甚至因为能耐受,不得放弃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手术、放化疗的副作用下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目前国际上已将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作为衡量治疗手段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2分饮食调整 合理健康的饮食结构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意义。通过调整饮食,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增加机体抗病能力,防止恶液质的发生,以补偿癌组织对机体的消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分心灵疗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强烈的不安及深度的心理挫折是造成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而做为癌症患者,患病期间所承受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更是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肿瘤1/3可防,1/3的可治,1/3可通过正确的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的。如果能从心理上对肿瘤患者进行疏导,让肿瘤患者充分的认识到肿瘤并不可怕,得了肿瘤也不等于死亡,使患者对于癌症不再充满恐惧感,对治疗也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如果您对于癌症的预防、治疗及康复还有需要了解的,请关注我们的订阅号:ZLYJK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