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新民吃话|剥皮鱼或剥皮牛、迪仔鱼或马面鲀,反正就是那种好吃又便宜的鱼!

 廿氏春秋 2017-04-12
作者简介

  张新民,地地道道的潮汕人,自幼嗜美食好文学。美食家中的学者,学者中的美食家!著有《潮菜天下》和《潮州帮口》等佳作。


  *文/图作者:张新民,文章首发于头条号【张新民吃话】

  圆迪是剥皮鱼的一种,活的以前少见,现在渐多。

  马面鲀是绿鳍马面鲀等多种鱼类的简称,其特点是有一层绸布般的外皮,吃时一定要撕掉。马面鲀的俗名很多,迪仔鱼、竹仔鱼、橡皮鱼、剥皮鱼、剥皮牛、皮匠鱼、面包鱼、烧烧鱼、猪鱼.....反正属于硬骨鱼纲单角鲀科的鱼类,虽然与河鲀同属鲀形目但却无毒,学名Thamnaconus modestus的绿鳍马面鲀只是其中一种。

  潮菜中最常见的煮法,配料有普宁豆酱、芹菜段和红辣椒。

  吃不完的盐腌后晒干,称为迪仔鱼脯,可炸可烤。

  一、有关迪仔鱼的民俗

  “巴姑迪”是旧时潮汕人对巴浪、姑鱼和迪仔三种廉价海水鱼的简称。其中巴浪鱼中文名蓝圆鲹,姑鱼即金色小沙丁鱼,迪仔学名马面鲀,都是大众化经济鱼类。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还是小屁孩时住在惠来县城,晚上常有渔民走街串巷大声幺喝“鱼来了!”,让人到市场买鱼。那个年代刚推广机帆船和灯光围网捕捞技术,渔船返航时渔获往往堆积如山,但缺少冷冻设备和汽车运输,只能就地贱卖或加工。记得当年迪仔鱼每斤只需1角7分钱,巴浪和姑鱼因为眼睛被强光卤素灯照过,通红通红的,俗称“照火鱼”,即使是贫苦人家大多不愿购买。

  迪仔鱼又被潮汕人称为竹仔鱼。竹仔,本意指的可以用来打小孩屁股的小竹枝,旧时每当家里小孩子做错事,父母常会用小竹枝打小孩屁股教训一下小孩。当然有时可能只是恫吓一下,说如果下次胆敢再犯,或者不注意收敛,就会让他继续吃上一顿“竹仔鱼”。只要这种童年阴影继续留在潮汕人的记忆中,别的鱼可以不知道不认识,这“竹仔鱼”却是忘不了的。

  下次再闹,让你也吃上一顿“竹仔鱼”!

  二、迪仔鱼的品种

  1、长迪,绿鳍或黄鳍马面鲀

  潮汕各地的海域都出产,以惠来最多,体长顶刺也较长。

  2、圆迪,丝背细鳞鲀

  圆迪体形扁而高,体侧有断续的黑色纵纹。

  3、梅花迪

  体形跟圆迪类似,纹饰为梅花状,比较少见。

  4、薄皮迪,绒纹线鳞鲀

  形体介于长迪和圆迪之间,以达濠一带出产最多,其他地方也有。

  5、斑点迪

  形体与长迪类似,属深海鱼类,皮厚肉柴,潮汕人不喜欢,市场较少见。

  6、大迪婆、相公迪,单角革鲀

  迪婆特点是大尾,40至50厘米长,3至5斤重都很常见。

  潮汕人说“婆”就是大的意思,比如虾婆指琵琶虾(扇虾),意思是大到可当虾的婆婆,迪婆的意思也正是这种鱼竟然大到可当迪仔的婆婆了。

  三、剥皮鱼的吃法

  1、煮

  用鸡汤清煮。

  普宁豆酱煮。

  沙茶煮。

  盐水姜丝煮。

  富苑等打冷大排档则常将剥皮鱼事先煮熟了,客人点后挟上淋汁即可开吃。

  2、鱼饭

  迪仔鱼饭。鱼饭多次说过不重复了。

  3、贴

  潮菜的贴,潮州音读搭,比煎轻火,以水干鱼熟为准,喜欢香口也可单面贴赤。

  4、煎

  用少量油慢火煎,煎比炸更能保留原味。

  5、炸

  用多油炸虽然方便,但容易失去食物的本味。

  无论贴或煎炒,迪仔鱼都要先盐腌一下,抱盐入味。

  6、鱼脯

  迪仔鱼脯多用长迪晒干,因其产量大最便宜。鱼脯可炸也可烤,烤比炸好。

  7、生吃

  吃鱼要选大迪婆才有肉,第一步便是放血。

  第二步是片肉去骨。

  第三步是切片装盘。剥皮鱼生的照片由潮菜研究会提供。

  8、打火锅

  上月在广州的渝城味都宵夜,席间上了剥皮鱼,一问才知道原来川菜也喜欢这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