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札记339 韩信井陉设奇谋

 滹南行东一庄翁 2017-04-12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按:韩信的间谍工作都做到了陈余的大帐之中了。皆知韩信用兵入神,而不知韩信时时刻刻遵循兵圣孙子教诲,看此处用间才是决胜之关键。不掌握信息,谁也不是神仙。而广武君和陈余如此重要的谈话都能被打听道,说明,韩信早就往赵军这里安插自己 的 人了。用间,不只是陈平在哪里搞政治性的,韩信这里也在搞军事行的间谍谍报工作。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电视剧,否则也该有楚汉战争版的“余责成”也。从信息的角度看,后面如何打仗其实都不重要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陈余对于韩信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打败仗几乎就没有什么悬念了。所以,我说背水一战,其实根本还在于韩信的这个间谍工作。只可惜,史家也是如唱戏一般,喜欢红花热闹的场景,加上来源于司马迁的资料,就更是脍炙人口,流传千载,而那个做间谍的反倒给轻轻忽略过去了。自然因为这是个更小的人物罢。当然我们看这里韩信本人也是慎战的。不是因为自己刚打了胜仗就志骄意满。所以我们看韩信为什么能打胜仗?他对战争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非常的谨慎的。这个李左车跟他可以说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可惜的是,陈余没有听人家的。】。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止军而舍息也。舍,如字。〕【按:有了信息,都不敢犯险,足见谨慎。】夜半【按:八路军的作风,打夜战。这都是重计谋奇计的表现】,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传发,传令军中使发兵。〕人持一赤帜,〔汉旗帜皆赤。帜,昌志翻。〕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如淳曰:萆,音蔽,依山以自覆蔽也。杜佑曰:卑山,音蔽,今名抱犊山,在镇州石邑县。井陉山亦在石邑,意'间道萆山'即此地。师古曰:蔽隐于山,使敌不见。〕【按:到此,已经两次提到间道。一次是李左车的,还有就是这次。间道,表明了思维,就是正常的思维外的思想。】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若,汝也。疾,速也。〕拔赵帜,立汉赤帜。'【按:这句才是最为奇特的,韩信何以知道对方一定会空壁呢?这里应当是个大胆的思维的飞跃。】令其裨将传餐,曰:〔服虔曰:立,驻。传餐,食也。如淳曰:小饭曰餐。言破赵乃当共饱食也。餐,千安翻。〕'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之源乎?渲染之处。戏剧性。于大战中突然提出吃饭,在情节中这也算是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使战争的叙述过程有起伏跌宕的情致。这也是长篇史籍所当留意的。这点,犹如小说,如果是长篇小说,必须有些轻松的地方,不能满满的都是正文。虽然史记中也有,但那毕竟是单篇传记中的作品,而此处则是长篇的历史记叙,所以自然分量不同,作用不同。金瓶梅中曾经在潘金莲事件中突然加了段王婆躲雨的情节,与正文似乎毫不相干。秋水堂论金瓶梅关于这点说到:“不过,'遇雨'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远不止此。如果先从小处说起,就是这个小小细节为这部小说增添了仿佛在'写实'的那种真实感口端午节只靠这一场雨,这场雨又只靠王婆淋湿衣服、在人家屋檐下避雨、用手帕裹头,才格外神采四溢。然而遇雨不仅是现实性的,更是抒情性的,一部小说里,尤其是一部长篇小说里,不能没有这种所谓的闲笔,不能没有这种抒情性的细节。一方面如上文所说,这是紧锣密鼓之间的中场休息,使得一部长篇小说保持节奏上快慢、松紧的平衡;另一方面,在散文性的叙事之间忽然作抒情笔墨,同样是为了造成交叉穿梭的节奏美感。本书至此回是一结。上一回后半,专写武大之谋杀,整个事件发生在三更半夜,极其残酷和凄惨。这一回上半,以何九受贿收束这场谋杀的余波,下半则陡然一转,写端午节(等一系列事情。)

”而前文周勃和灌婴突然向刘邦告陈平跟嫂子有不干净的事情,受贿等等,也似乎跟当时的背景无关。其实都是最后归到了主流上。从上段论述看,作为长篇正史的文字的叙述,看来也不能缺少抒情性的文字。而这种抒情性的文字还不是说作者自己的抒发情感,而是由抒情成分的叙事。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中,我们得说这样的抒情性的文字不少。比如前面嬴政灭赵后回邯郸为当年欺负自己母亲家的人报仇,触龙说赵太后,都是这样的。】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按:赵军的优势,位置的优势。】;且彼未见吾大将鼓【按:到现在,韩信军队都是示弱的状态。没有大将旗鼓,就是给人一种偏将的感觉。】,未肯击前行【按:对赵军的担心。其实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里涉及到此次跟赵军打是打成击溃战还是歼灭战。这两个结果当然决定了对赵国战事的进程。而赵国战事的进程是跟楚汉荥阳对峙的紧张程度息息相关的。从此,看出韩信其实压力是非常大的。背水一战的难度不在打胜,而在全歼,如果打成即溃战,那么这样的背水一战就失去了意义了。】,〔行,户刚翻。〕恐吾至阻险而还也。'〔信盖谓赵聚兵塞井陉之口,欲俟信出险而后击之;若见前锋便纵兵接战,则信必将阻险而还师也。〕【按:担心自己给对方太弱了的 感觉。】乃使万人先行【按:人多则摆出大阵势,让对方知道自己有点力量。不会太孬种。】,出,背水陈;〔史记正义曰:绵蔓水自并州北流入井陉县界,即信背水陈处。背,蒲妹翻。陈,读曰阵。〕赵军望见而大笑。【按:所以背水一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勾引赵军全军出洞。因为这么糟糕的阵势,自然给人家一个可以全歼的机会的感觉,展现自己虽然有些人马却是比较蠢,不懂兵法。背水布阵,更在全歼敌人。这与项羽破釜沉舟的思路还不一样。此处写的是韩信之谋。而写韩信之谋对应的则是陈余之谋。所谓赵军大笑,也就是陈余大笑。不过未点出罢了。谋完则是战。

备注:想讨论相关问题,哲学,历史,资治通鉴、古诗词 等朋友可以添加我微信号:1836509295,非诚勿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