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冠南:中国书画艺术第一讲究的就是气息

 hongzhuanyidui 2017-04-12

本文所用图片皆为吴冠南先生作品


原题:《聊谈“气息”》

文:吴冠南

 

天地生万物,万物峥嵘,生生不息、万年衍传,而这一切全在“气息”二字。若无气息则一切不复存在。特别的是中国书画艺术第一讲究的就是气息,气息不正则笔力有亏、笔力有亏则墨色无光。很严重的。想想也是,人生就凭一口气么。对气的描写有堂堂正气、浩然正气、气壮山河、一鼓作气、气吞八荒。仅运用在绘画上的就有:庙堂气、士夫气、书卷气、文人气、山林气、野逸气等等、等等。有气方才有息,有息则生命方能运动繁衍不止。

所以历来品评中国画时均以气息优劣为第一标准。南齐谢赫的“六法”就把“气韵生动”列在了六法中的第一法。吴昌硕先生有句诗很有代表性:“苦铁画气不画形”。这说明对气息的重视甚至可以忽略到对形的把握。而气息不可见、不可摸,所以气息只会最终反映在作品的结果上。



气息的优劣其实就是人品、学识、领悟以及表达能力的优劣。钱松岩先生曾讲:“作品的雅与俗并不在于用七彩颜色或是用黑白水墨,而是人品的问题。人品雅则全用色彩画也仍雅;人品俗虽全用黑白水墨,作品仍不会脱俗。”这是十分精辟的关于雅、俗气息的妙论!所谓“画如其人”的说法信其不谬,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么一个画家作品“气息”的高低、优劣,如何来把握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呢?讲到底还是个人本身综合修为的问题。随着修为的积累,对事物本质的领悟和判断也会随之加深,经年累月这种修为和积累又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个人的气质得到提升,尔后这种有别于人的气质,犹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会悄然集中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之上。如果缺少这样的认识和追求,那么“气息”只会是一种奢谈!



纵观历史上绘画大师们的作品,无不以一股独特的真气动人心魄而彪炳千秋:如程邃的苍茫之气、渐江的清朗之气、青藤的郁勃之气、八大山人的冷寂之气、石涛的清逸之气、吴昌硕的雄浑之气、齐白石的平和之气、黄宾虹的氤氲之气、傅抱石的浑莽之气、潘天寿的不羁之气……等等、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在学习前贤们作品的同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来领略并找到发挥自我绘画“气息”的切入点,并逐步在“气息”的修炼、认识和积累上得到最大可能的提高。


艺术简介


吴冠南 1950年生,江苏宜兴人。1962年步入画道,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写意花鸟画。数十年来在各种媒体发表大量作品及论文和多次参加大型学术提名展、双年展。如今致力于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