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发林业碳汇 助推绿色发展

 ahzll163 2017-04-12

林业碳汇是国际上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与直接减排相比,林业碳汇这种间接减排方式更有效、更持久。因而,积极发展林业碳汇产业意义重大且前景广阔。我国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湖南是全国林业大省,林业碳汇资源丰富,湖南省林业厅已于2016年5月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启动碳汇工程试点工作。

何谓“林业碳汇”?林业碳汇如何开发、怎样交易?湖南在林业碳汇开发方面进行得怎么样?……近日,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湖南省林业厅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调研员戴成栋。

问:近两年来,“林业碳汇”一词频频现诸媒体,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林业碳汇?在“林业碳汇”之外,我们也常听到“森林碳汇”一词,请问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碳汇是指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固定下来的过程。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来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林业碳汇侧重社会特性,强调人的参与和市场交易。森林碳汇侧重森林吸收碳的物理特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两者并无显著区别,只是森林碳汇更多论及物理特性。

问:2015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之后,“林业碳汇”几乎在一夜之间被人们所知,各种碳汇公司、碳资产公司也像雨后春笋般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在偏僻的林区、林场和林农家中,“卖空气”也成为了谈论的热点。请您介绍一下林业碳汇的发展背景及其意义。

答:林业碳汇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工业革命以来,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直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甲烷等气体,另一方面由于森林大面积砍伐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大为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研究表明,近10年来,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91%来自工业活动,9%来自毁林;其去向是:44%滞留在大气中,29%被森林吸收,26%被海洋吸收。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进行的一系列评估结论显示:2003~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8度,最近的3个10年要比自1850年以来的所有10年都暖;1951~201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一半以上是由人为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和其他人为强迫所造成。气候变化影响着社会经济、全球政治,最重要的是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它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难题和重大挑战。

林业碳汇对缓冲节能减排对工矿企业造成的冲击、争取企业转型升级时间进而支撑工业发展空间具有战略意义,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选战略。与近代工业化生产活动排出二氧化碳相反,森林植物的生长过程正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是维持大气中碳平衡的重要杠杆,是大自然的平衡法则。林木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一般而言,树越多、树越大,固碳量也越大、固碳越具有“永久性”。2015年底在法国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192个缔约国达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巴黎协定》,森林及相关内容作为单独条款纳入了《巴黎协定》,表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得到空前广泛的认同。

问:有人说林业碳汇是“照进森林深处的第一缕阳光”,请问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林业具有生态效益,其价值相当于木材收益的9倍甚至更高。但长久以来,人们很少为林业的生态效益付费。虽然很多国家尝试引入各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机制,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归根结底在于林业生态价值没有以市场的方式实现货币化。林业碳汇是人类社会通过市场方式“买单”的第一款林业生态产品——它按照规定标准生产,在特定市场依照流程销售,生产者获益了,结算后可以再继续组织生产,这是一个生态价值市场化的过程,也昭示着林业生态产品开发时代的到来。

林业碳汇作为中国核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项目纳入了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成为全国碳交易试点普遍接受的碳抵消项目类型,也将是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标的之一,是国家积极鼓励和重点支持的项目类型。 专家预计,未来中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亿~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旦启动,将为林业碳汇交易带来重大机遇,将会有更多的业主开发林业碳汇项目,促进林业生态产品的市场化,这样一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让森林的固碳能力变得“有市有价”。

问:对林业碳汇的投资者、经营者以及林农而言,要理解并把握林业碳汇该从何入手?

答:林业碳汇的核心是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要理解并把握林业碳汇,必须做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具体包括碳汇林的经营管理技术和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技术,两者互为表里,经营管理技术是内核,开发技术是包装。

先来谈谈碳汇林的经营管理技术。因为碳汇要求的是“永久性”二氧化碳固定,所以,一般短轮伐期林木有固碳作用,但没有碳汇。树木生长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而转化为森林生物量,整个生长周期内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碳固定作用。但一旦树木砍伐成为木材,情况就变得复杂:若被用作建材或家具用材,二氧化碳仍将处于固定状态;若用作薪材或腐烂后,其固定的二氧化碳则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因为监管链过长、成本过高,我们很难监管木材的后续使用情况,因而短期轮伐林地有固碳作用但不能被开发为林业碳汇项目进入市场交易。

国际上认定的林业碳汇“永久性”为50年以上,中国明确为20年以上。这就意味着,碳汇林至少要保持林地经营20年以上。如果一块林地,属于异龄、混交、复层结构,采用择伐经营,没有固定的轮伐期,则需维持林地蓄积稳定增加至少20年。我省2015年5月发布了《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这是我们与德国合作10多年形成的本土化技术成果,是我省未来碳汇林经营的基础技术模式。这套地方标准以培育大径材、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即在森林经营期间有林木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胸径,就可以择伐了,并辅以补植补播、抚育间伐等森林经营管理措施,使这块林地既能实现木材生产,又能维持森林的固碳能力,这样的经营方式才是可持续经营,这样的林地就可称为碳汇林。

再来谈谈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技术。林业碳汇必须基于“项目”进行设计、审定、核证、签发减排量,之后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而“项目”是指为了特定目的,按照条件和规范完成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首先,林业碳汇项目设计文件必须按照林业碳汇方法学和林业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制要求来做。否则很难通过专家审定,即便获得批准,也存在许多徒增变数的问题。例如,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基线参数、生物量方程引用不当,不但会导致违背“本地性”原则,更会导致碳汇量预估的结果粗糙。设计文本的估算数据与将来项目核证实测之间出现巨大的差异,将会使碳汇收益大打折扣。其次,必须按照碳汇项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技术经营管理好森林,才会有持续的林业碳汇。每5年核证一次,实际产生了多少碳汇才能销售多少碳汇。如果森林经营得不好,蓄积量没增长,甚或变少了,自然就没有新的碳汇量可以出售,也就不会有持续的碳汇收益。

问:森林的所有固碳作用都能作碳汇进行交易吗?

答:所有的森林都有固碳能力,但不是所有的固碳能力都能成为“碳汇”进行交易。简单理解是“存量不算增量算”。森林经营碳汇指的是常规做法产生的生物量不能核算为碳汇、采用新技术而增加的那部分生物量才是碳汇。比如一块林地,原来的管理方式是20年轮伐期的速生丰产杉木纯林经营,现有每公顷60立方米的蓄积量。从今年开始开发为碳汇林经营,就要编制一份林业碳汇项目设计文件,记录清楚现有基线数据,按照《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经营管理森林,5年后测定每公顷蓄积量为135立方米,则新增的75立方米即为“新技术产生的增量”可核算为碳汇进行交易。当然,具体项目核算还是很复杂的,总的原则是现有森林固定的碳存量是不可以作为碳汇随意交易的。造林碳汇这个类型比较简单:荒山没有碳汇,造林后增加的固碳量都是碳汇,在20年经营周期内都可以进行碳汇交易。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鉴于林业碳汇产品没有实物交割的“虚拟”属性,林业碳汇交易都需要借助严格的计量方法学、复杂的设计文件进行约束,因而,所有的林业碳汇项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审定、计量和核证,否则难以实现交易。

问:在林业碳汇交易中,卖家和买家分别是谁?

答:国家规定林业碳汇卖家只能是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林场)、自然人(林农)不能作为林业碳汇的卖家。卖家首先要跟生产者签订林业碳汇开发合同,约定好彼此职责、收益分成等,之后再进行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生产者就是森林资源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可能是个体农户、集体林场、国有林场以及其他拥有或经营森林资源的个人、企业以及其他实体等。

林业碳汇的买家通常是由于气候变化政策而被要求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企业或实体,此外一些投资公司、私人保护组织和一般公众也可以入市“炒碳汇”。国家给每个企业下达二氧化碳排放限额,企业每年会定期向国家上缴“配额”,这个被称为“履约”。一旦排放达到限额,想要继续生产,就需要购买别人的多余配额或碳汇用来抵消自身超量的那部分排放。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本身的碳排放,这也是碳交易市场设立的初衷——通过市场机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问:林农如何从林业碳汇中得到应有的实惠?

答:集体林区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获得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但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农民短期内难以从森林中获得经济收益,影响了农民经营森林的积极性。如果能使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可以弥补森林经营周期长、短期没有经济收益的问题。比如拿造林碳汇来说,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荒山荒地上,按照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要求植树造林,20年或更长时间内林木形成的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的),经过审核认定后都可以折算为“多少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量”,也就是这个项目产生的林业碳汇,可以在全国碳市场挂牌出售。现有的森林、毛竹林可以根据相应的方法学开发出森林经营碳汇、毛竹林经营碳汇。对于林农来说,开发林业碳汇能在不影响木材等林产品收益的情况下增加的一笔碳汇收益。美国等一些较早开展林业碳汇生产的国家,林业碳汇收益与木材收益是6:4,“林农”变“碳农”了。

问:湖南是全国林业大省,林业碳汇资源十分丰富。请您介绍一下,在林业碳汇的开发上,湖南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 2012年,作为亚热带气候区的代表省份,湖南省被纳入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13个扩大试点省份之一,当年完成首次碳汇专项调查,在全省77个县(市、区)、完成245个森林碳汇样地和74个土壤样地的外业调查、样品检测,建立了这些样地和样本的碳汇专项调查数据库。

同时,湖南省质监局、省科技厅、省林业厅联合制定的《森林乔木层碳库存调查技术规范》,成为我国第一个有关林业碳汇的地方标准。2014年,湖南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LULUCF)”碳汇计量监测项目,以LULUCF碳汇计量监测为主线,开展林业管理活动水平的历史和现状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和计算工作。

2016年初,湖南省林业厅成立了湖南省林业碳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林业碳汇管理办公室行使全省林业碳汇管理职能。目前正在展开的工作包括:制定发展规划;推出统一开发平台;摸清全省林业碳汇家底;林业碳汇项目试点;首批林业碳汇开发计划等。目标是组织统一的技术力量、按着统一的“湖南省林业碳汇项目设计规程”和“湖南林业碳汇参数清单”,借助统一开发平台推动全省林业优质资源的开发,为明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准备好合格的林业碳汇产品。

湖南省林业厅2016年制定的林业碳汇发展规划列入了全省《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开发林业碳汇200万公顷,平均每年40万公顷,至“十三五”期末,预计将形成向碳市场年供应2780万吨林业碳汇的生产能力。为了确保有序开发、确保林农利益、确保技术标准,省林业厅推出了“中部林权交易中心”为全省林业碳汇统一开发平台。为了掌握技术、锻炼人才、制定开发范例,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开展了林业碳汇CCER项目试点,面积5333公顷,涵盖造林碳汇、森林经营碳汇、竹子造林碳汇、竹林经营碳汇4个类型。试点形成的设计文本将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湖南第一个自主设计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试点结束后将依据试点验证的结果制定“湖南省林业碳汇项目设计技术规程(暂行)”和“湖南省林业碳汇项目参数清单(暂行)”。

问:在未来林业碳汇资源的开发中,湖南有什么规划?如何实现这些规划?

答:今年底至明年初,借助试点经验、成果和技术力量,全省将推动50个以上县的国有林场,开发林业碳汇项目26.67万公顷,力争明年向碳市场提供37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林业碳汇减排量。从2017年起,全省林业碳汇项目全面铺开,每年开发碳汇林保持在40万公顷以上。“十三五”期间,湖南规划开发林业碳汇项目200万公顷,按每公顷吸收13.5~15吨二氧化碳的保守估计,以及目前碳汇市场林业碳汇单价15~20元/吨,预计“十三五”期间,林业碳汇年产值可达6亿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

第一,统一技术、统一开发,确保优质的林业碳汇资源得到高效率利用。林业碳汇开发技术性、政策性、时效性都非常强,这就要求我们发挥林业行业组织优势,动员全系统技术力量,组织统一的林业碳汇开发平台,高效率推出湖南林业碳汇产品,树立湖南林业碳汇品牌形象。现在正在湘西自治州进行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将锻炼队伍,规范技术,建立范本,成功后将移师全省首批林业碳汇开发市县,争取实现首批开发400万吨的目标。

第二,设立机构,强化管理。各级林业部门要积极应对林业发展新业态,设立林业碳汇管理机构,行使林业碳汇管理职能,保证林业碳汇有序开发,保障林农利益有效维护,确保碳汇林实现有效管理。湖南省林业厅将组建全省林业碳汇管理网络,力争在林业碳汇开端即实现林业碳汇的“可视化”——每公顷开发的碳汇林、每年新增的碳汇量都可以在这个网络上详查、展示。以此增强湖南林业碳汇的市场可信度。

第三,国有林场先行先试。林业碳汇开发有风险性,由国有林场先行先试有利于风险控制,待技术、市场稳定后,立即启动乡村林场、林农个体林地的林业碳汇开发,最大限度保障林业碳汇利益,把好事做好,让人民满意。从发展角度看,林业碳汇的方法学在不断改进更新当中,总趋势是简化易行。林农的小块林地在林业碳汇开发中有许多不便,成本偏高,由此我们将尽全力争取湖南林业获得国家批准的先行试点权,探索林业碳汇对林农的普惠性,以便尝试“微碳汇”——林农碳汇+互联网模式。

问:“十三五”期间,湖南林业碳汇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答:“十三五”期间,我们会重点利用湖南省林业资源清查大数据,盘点湖南林业碳储量和可开发量,并编制全省林业碳汇发展总体规划。同时,“利用德国促进贷款湖南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整体上作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设计和管理。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涉及到8个项目市县,规划森林经营面积2.5万公顷,工程期6年。此外,工作重点还有:

建立碳汇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湖南省林业碳汇项目总体上采用湖南地方标准《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程》开展后续管理,借助湖南省林业电子政务网,将湖南林业碳汇项目全部上网可视化管理,做到“开发即入库”,切实保证林业碳汇真实性、可核查、可报告,让林业碳汇这个新型生态商品在碳市场有信誉、受追捧。

制定林业碳汇交易策略。省林业厅指导制定全省林业碳汇交易策略,林业碳汇开发平台在碳市场开户交易方案必须符合全省林业碳汇交易策略。试点期间的碳汇减排量备案后,拟采用与企业协作谈判、期货交易方式完成,以稳定林业碳汇开发和市场供求预期。后续开发项目以市场现货交易为主。

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湖南“林农微碳汇配额制管理试点”。林农林地量小分散,沿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方式成本过高、管理也困难,争取全面简化“林农微碳汇”管理程序,将林农小地块林地核定碳配额后,签订合同,纳入全省网络化平台管理,以“互联网+的”方式年度支付林农碳汇收益,达成精准扶贫的目的。

林业碳汇的计量方法学:目前国内在森林碳汇计量方面主要使用的方法为蓄积量法、生物量法和基于蓄积量法、生物量法的生物清单法。其中生物量法因为其简单、明确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生物量法是先求出森林的生物量,再由生物量与碳转换系数得出碳汇量的方法。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林业碳汇项目需根据国家审核备案的方法学开展,目前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备案了5个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即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小规模非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方法学。

林业碳汇项目:是指为了开发出林业碳汇这一独特产品而进行的林地管理工作,涉及到项目范围、质量、时间、资源。一般来讲,范围界限可以是不连续的若干块林地,采用规定的林业碳汇方法学设计管理,计入期20年以上。

林业碳汇知识链接——

林业碳汇开发流程:

第一步:项目设计。项目业主选定设计单位(咨询机构)按照《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所选方法学的相关要求,编制减排量计算表、编写项目设计文件(PDD)并准备项目审定所有必需的相关证明材料和支持性文件。

第二步:项目审定。由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审定机构,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以及项目所采用的林业方法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独立审定。审定合格的项目,审定机构出具正面的审定报告。目前,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可以审核林业碳汇项目的审核机构有6家: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广州赛宝、中创碳投科技公司、中国林科院科信所、中国农科院。

第三步:项目备案(注册)。项目经审定后,向国家发改委申请项目备案,国家发改委委托专家进行评估,并依据专家评估意见对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申请进行审查(国家气候战略研究中心),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备案并公示。

第四步:项目实施。根据项目设计文件、所选的方法学和项目作业设计等要求,开展营造林项目活动。

第五步:项目监测。按备案的项目设计文件、监测计划、监测手册实施项目监测活动,测量造林、经营项目实际碳汇量,并编写项目监测报告,准备核证所需的支持性文件,用于申请项目减排量核证和备案。

第六步:项目核证。项目减排量由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核证机构进行独立核证。审核合格的项目,核证机构出具项目减排量核证报告。

第七步:减排量备案签发。向国家发改委提交减排量备案申请材料。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研究中心)委托专家进行评估(30个工作日内),并依据专家评估意见对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备案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给予减排量备案签发(30个工作日内,不含专家评估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