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清放大版】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玉版刻本26x92北京故宫

 脩心 2017-04-13

【高清放大版】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玉版刻本26x92北京故宫

    晋-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玉版刻本26x92北京故宫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贴》、《十三行》,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流传下来的刻本为宋代根据真迹上石的拓本,包括“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两种,其中“碧玉版本”较好,它于明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出土,原石藏首都博物馆。


    洛神赋贴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现藏首都博物馆。 

   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这本刻帖中的字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王献之的楷书与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运用“内扌厌”笔法;而献之的字神采比较外露,较多地运用”外拓“笔法。他们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董迨《广川书跋》说: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之态,神化为劲直疏秀。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年少即负盛名。唐张怀瓘说:“(王献之书)若风行雨散,流便于草,开张于行,章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王献之“幼学其父,次习于张,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张怀瓘《书断》),进一步冲出了父辈的朴厚,逐渐迈向自然、超逸、妍美的境地,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便是其代表作。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十三行》)是王献之传世的小楷名作。《洛神赋》乃三国曹植的散文名篇,王献之喜书此赋,但仅留传从“嬉”字至“飞”字共13行,计250余字。据说,其墨迹在宋代有两本,即晋麻笺本和唐硬黄纸本。其中唐硬黄纸本有唐代书家柳公权的题跋,至元赵孟頫则认为是唐摹本,亦有人认为是柳公权摹本。此本初为北宋周越所得,误以为原迹摹刻,流传于世,后有南宋越州石氏掺入右军笔意的翻刻本。《宣和书谱》载,麻笺本北宋时入内府,后二墨本均佚失而不知下落,仅存刻本传世,但因辗转翻刻较滥,已不足观矣。南宋时,权相贾似道先觅得麻笺本9行,后又得4行,合为13行,刻于苍色石上,美其名曰“碧玉”,故该本被称为“碧玉版本”,又称《玉版十三行》。


   临帖指导:

   1.选用硬毫小楷笔,一般硬度在七紫三羊以上者均可使用。

2.在纸墨方面,宜选用半生半熟的宣纸、熟宣纸或毛边纸,使用淡墨,一般用“一得阁”掺以磨墨或纯磨墨锭均可。

3.临习者必须具有一定中、大楷的功力,特别是中楷,可以过渡,否则,结体难以安排,笔力也不易掌握。

4.古人云:“执笔在指,运笔在腕。”临习《十三行》时,也应如此,多用腕力而少用指力。

5.全面把握前文所述的用笔、结体、章法特征,深刻领会其内涵实质,把握准确。

6.追源窥流。临习此帖宜兼收并蓄,因此帖仅二百五十余字,故要对王献之所师承的钟、王等法帖有所涉猎。再者此帖笔力过人,直接人手恐难以掌握,如先有对钟、王小楷的临习,再入此帖,功效可能会更佳。同时,在临习中,也宜对后世受其影响较大的书家之楷作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方能挥运有成。

   

超高清原版图下载进入三典轩官网超高清图库栏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