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一年级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金爸 2017-04-13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学习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习惯都是在一年级养成的,而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这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

养成哪些习惯好习惯益终

1、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习惯。

专心致志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在学习时就应该专心学习,在玩耍时就应该专心玩耍。有调查显示,人与人相比,聪明的程度相差不大,但如果专心的程度不同,取得的成绩就大不一样。做事专心的人往往成绩卓著,而时时分心的人终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2、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作为家长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强求孩子读书很难以理服人。

3、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4、培养孩子有条理的习惯。

生活有条理、学习有条理的习惯对孩子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此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条理性思维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孩子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5、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6、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犯错误的孩子家长不应训斥,而应视为教育引导的机会,帮助孩子找出错误之所在,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7、培养孩子爱提问题,会思考的习惯。

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要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假如孩子最初问你为什么,每次你都含糊的回答,或者忙你自己的事情,忽视孩子的好奇心,慢慢的孩子就不会再向你提问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杀在你的手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会的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不会的就记下来查资料,然后共同学习。每位做家长的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

此外,还应培养孩子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优良的学习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