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感冒,中医千年前出了一道奇方,今人少有耳闻,是不是很悲哀?

 观世音06 2017-04-13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如果说生病,感冒恐怕是最常见的疾病了。可遗憾的是,现代医学对感冒的治疗是越来越复杂。化验、输液、口服大把的药片,还要随时监测由感冒所带来的并发症。

其实,疾病越治越复杂,应该说是现代医学发展进步的体现。它表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正在逐渐深刻和清晰。不过,我们可以暂时抛开现代医学对感冒的认识,将目光投向祖国传统医学的浩瀚海洋。在那里,有很多治疗感冒的好办法,等待我们挖掘。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为你介绍一则治疗感冒的千古奇方

准备麻黄、杏仁、甘草、桂枝各9克。用水煎药汁,每天分3次温服。治疗期间不要吃任何生冷油腻食物。在服用期间,如果患者出汗,身体感觉轻松了,就马上停用,哪怕是一剂药没喝完,也要停下。对一般患者而言,一剂见效十分常见,二到三剂见效的则更为常见。

其实,它就是《伤寒论》中大名鼎鼎的麻黄汤。研究中医、学习中医的人,了解到的第一道汤剂,可能就是这个麻黄汤。

麻黄汤如何治感冒呢?其实在一千多年前的张仲景时代,人们对病毒等致病体完全没有概念。祖先只能从患者的表现和症状来进行归纳,揣摩疾病规律。这个麻黄汤用来治什么样的感冒呢?简单来说有这么几个特点:身体发热、身上没有汗、头痛、身体各处肌肉酸痛、呼吸带喘、恶寒。这个恶寒指的不仅是怕凉风,怕冷空气,而是患者在被别人碰触甚至在盖被子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寒冷!这才是真正的恶寒。另外,患者口中不渴。

对于上述症状,张仲景称之为风寒束表。简单地理解,就是风寒二邪将体表紧紧裹住。这个时候,阳气拼命往外冒,正邪相搏,所以人会发烧发热。阳气不能来到体表,所以人会特别怕冷。风寒束表影响了营卫的运行,所以全身都会酸痛。由于外邪还没有伤及内里,所以津液输布正常,人不会有口渴的感觉。风寒束表,而肺主皮毛,所以肺气在寒邪影响下出现异常,人在呼吸时有喘息的现象。

可见,感冒时候的诸多症状,祖国传统医学都会用它独特的思路和体系来进行解读,当然也就有独特的办法来治疗。上文所说的麻黄汤,就是其中的代表。

既然有外邪束表,那么自然要解表。解表的方法之一是辛温解表。从中医药性分析,麻黄解表平喘,桂枝解肌发汗,温经通络。两者起主要的治疗作用,起辛温解表的目的。杏仁助肺气宣降,辅助桂枝来平喘。区区三味药,将风寒束表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一并解决。这里没有对药物成分的分析,没有对致病体的研究,完全是通过药性的掌握、对证型的理解,从疾病外观症状入手,抓住主要问题来分析治疗,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理念。由于麻黄汤效果特别好,力道也很大,所以成为解表剂的当家头牌,为历代医家称颂。

不过,值得深思的是,这样一道对感冒有奇效的方子,今天的中国人所知甚少,相反倒是对输液吊瓶越来越熟悉。这是不是有点悲哀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