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快报·ZAKER广州 
广东省中医院在国际顶级会议展示的成果引关注。 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报道 肺癌靶向药,价格昂贵,有的药每月费用 5~10 万元。如何知道吃了是否有效?耐药了能否提前知道?都是医生和患者非常想了解的事情。 最近,这项研究有了最新进展,近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结束的第 106 届年会上,作为中国参会的唯一一家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郑广娟教授领导的病理科与美国 UCLA 合作的部分研究成果在大会的第一天展示,朱亚珍医生在会上做口头报告,向世界同行展示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药疗效动态评价的研究报告,只需抽取 2 毫升血液,一个月测一次,就可以动态追踪患者靶向药物的疗效 …… 一年一度的美国和加拿大病理学会(USCAP)年会是世界病理行业的顶级会议。省中医院在会上展示的这项先进液体活检技术用于肿瘤的精准诊断,引起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这项成果有何意义?对患者有何获益呢? 
朱亚珍医生作口头报告展示中国靶向药动态监测成果。 朱亚珍医生举例说,来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患者多数是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肿瘤患者,这部分患者的肿瘤标本主要通过穿刺来获取。然而第一次穿刺的标本仅能反映治疗前的肿瘤状况,随着治疗的进行,体内肿瘤细胞会发生变化,因此,患者需要一种实时、动态、无创的技术来及时反 映肿瘤的状况。 近年来,靶向药物给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靶向药物非常昂贵,尤其是 ALK/ROS1 阳性的肺癌患者服用克唑替 尼等靶向药物,价格高达 5-10 万元每月,因此及时动态追踪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后的疗效,并及时发现耐药的出现变得非常重要。 在此契机下,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郑广娟教授和朱亚珍医生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使用纳米芯片同时高效捕获外周血中循环肿瘤 细胞(CTC)和外泌体(exosome)的新技术,与高度灵敏的数字 PCR 相结合,用于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过程的动态监测。省中医院这项最前沿的癌症基因诊断新技术已获国际顶级协会的认可。 " 不过,目前此项技术还是科研阶段,主要针对 ALK/ROS1 阳性肺癌患者,由于 ALK/ROS1 阳性患者并不多见,目前检测了 20 多例,尚属早期研究,已发现 3 例患者耐药。" 朱亚珍医生告诉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