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177刘雪枫:用音乐点亮生活 文字版

 昵称14396848 2017-04-13

No.177刘雪枫:用音乐点亮生活

——整理:大柔至刚

今天因为是第一次来讲这个音乐的话题  我想还是稍微时髦一点 

用一个我们当今比较流行的词  叫点亮  或者是点燃  燃烧

因为我觉得音乐它是对于很多人来说  既是必需品  又是可有可无 

很多人他可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想音乐是可以承载这个功能 

就是说它会点亮你的生活  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应该说都是很饱满的

内容很充实  但是其实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  我觉得也是比较茫然

就是缺少一种东西  能够把你的生活  激发一种生活的激情 

那么对于我个人来讲  我觉得音乐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 

所以说今天的这个题目就叫  让音乐点亮你的生活 

我说的音乐当然是大家心照不宣  我肯定说的不是流行歌曲 

也不是摇滚乐  也不是爵士乐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大家喜欢音乐听音乐  其实指的还是听一种所谓的 

就是以前人们老是说高雅音乐  严肃音乐  当然这些词汇都是会引起争议

那么目前我认为古典音乐  就是翻译成中文  古典音乐我觉得是目前为止

我认可的最为合适的一个词汇 

因为古典音乐它涉及到西方的一个古典文明  古典学 

就是说它是一种具有文明的集合  有清晰的谱系  有完备的一个系统

然后有非常清晰的一个发展的源流  它的结构也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 

当然中间会有很多的旁枝末节  还有民族乐派  还有当代主义  各种主义

我认为都是古典音乐主流之外的旁支  都是一些实验和尝试 

对普通人来说  音乐首先它要好听  它要让你愉快  它要激发你的情感

它要让你产生感官的一个非常积极的反应  当然了 

很多人还是要了解音乐到底有没有用  就是说我欣赏音乐 

因为大家时间很忙  时间很不够  可能会觉得我用大量的时间 

来欣赏音乐  是不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浪费我的生命  现在有些人觉得

我什么事都不做来欣赏音乐  这是一种奢侈  好像只有功成名就了 

退休了  闲着没事了才可以好好地欣赏音乐  我觉得这种想法肯定是不对

我觉得音乐从一个人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  应该有欣赏音乐的权利

一直到老  而且音乐它是随着你的年龄的变化  它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同样一首音乐  同样的一个演奏的版本  它在你的人生的每一个时代来听

都会激起你的不同的反应  所以说音乐其实它是跟我们的情感 

离我们的心灵是最近的  也是最能发生直接交互作用的一种艺术形式

音乐你也可以说它很具有一种功能性  就是说它具有排遣你的情绪的作用

它是一个渠道  一个通道  比如说我们今天其实大多人都很焦虑  在单位

在社会上  在街上  比如说遇到堵车  在单位公司里工作不顺利

遇到问题  其实都需要有一个排遣的通道  所以说我觉得 

反正对于我个人来讲  我也会有很多的烦恼  但是我觉得 

我从来不会把这种不好的情绪带到第二天  因为我只要晚上回到家里

我一定会选一首我这个时候  最需要的音乐来听一下  大概听10分钟

20分钟以后  我的整个的情感和情绪都进入到音乐当中  当然了

有些问题你不能够通过音乐来解决掉  但是至少你的情绪会得到一种调整

然后你会在这种非常好的情绪下上床睡觉  那么第二天 

当然了你重新面对  但是我觉得音乐它应该说是你的一个安慰

就是说至少在我们这个时代  它是一个无用的一种有用的东西 

其实听音乐的幸福感是非常强烈的  因为我觉得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

他如果能够不断地有发现  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事情 

那么你在欣赏一些  比如说有些作曲家喜欢描写童话时代 

有些作曲家喜欢描写传奇时代  有的作曲家喜欢描写一个天堂的情景

这样的音乐你有时候  真的是无法用别的词汇来代替 

我们通常说我们听着这样的音乐  真是充满了幸福感 

女生男生都可以喜欢音乐  都可以说是更喜欢 

但是我觉得他们喜欢的方向好像应该有点不同  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

我们班的很多女生也是跟着我一起听音乐  他们往往就是说喜欢的音乐

比如说在我认为的正常范围之内  我倒是觉得很正常 

如果女生喜欢上马勒  喜欢上理查德·施特劳斯  就是说很哲学的 

很个人主义的  英雄主义的东西  我反倒觉得这个女生好像是不太对劲

他应该喜欢莫扎特  喜欢舒伯特  喜欢勃拉姆斯 

特别是勃拉姆斯的那种闷骚的这种情感 

她喜欢这种的我觉得这个女生很有内涵 

她能够喜欢勃拉姆斯的那种隐忍的  就是把一种澎湃的情感 

用一种理性的形式给它压服在音乐的结构之类 

我觉得这样的女生确实很了不起 

但是如果说她喜欢那种理查德·施特劳斯 

比如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 

我觉得那些音乐都很具有侵略性  都是很霸道的东西 

有时候我觉得这种音乐  最好是女生少听  听了也不要喜欢 

就是说音乐它是很人性化的东西  它跟各种各样的人性都是有一种对应

关于青少年  我觉得现在至少缺少一种提醒  其实很多道理没有什么秘密

也没有什么盲区  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东西  但是有时候你不提醒他

他可能一个月  半个月都想不起来  我该怎么样  我该做什么 

大家都是在推着被动地往前走  那么音乐也是一样 

不仅可以缓解你紧绷的焦虑的神经  音乐更促进你的大脑开发 

这个是有科学根据的  无论是神经科学还是教育学  成长学 

都有很多很多这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好的音乐  我指的是好的音乐 

就是古典音乐当中好的音乐  是有助于你的脑力的开发

它有助于你全身动作的协调  身心的和谐  包括你自己和他者 

和其他人的交往  它都会产生一种非常非常和谐的关系 

古典音乐我一直是强调它在所有的艺术门类当中  它是内容最丰富的

也应该说是它的内在结构也是最复杂的  但是恰恰它也是最没有门槛的

我觉得你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首先是你一听悦耳 

因为它是一个很综合的声音  不管是歌剧  还是协奏曲  还是交响曲

还是钢琴独奏  还是室内乐  比如说各种组合的室内乐 

它最终是形成一个综合的声音  首先是进入到你的耳朵 

然后进入到你整个的身心  通过全身的细胞去感知这种声音  但是当然啦

你如果被这种声音感动  你这种爱上了这样的声音 

那你可以去了解这个声音它的内容是什么  它的标题是什么 

它的作者是谁  它属于什么时代  它属于什么流派  它属于什么题材

它属于什么形式  所以一系列的这种你要问为什么的时候 

其实你就开始登堂入室  你进入到它的世界 

这种进入世界当然是因为这种声音的引导 

但是最主要的是你自己主动的贴近  我觉得这种爱好也好 

这种主动贴近也好  它最终就会导致成为你去学习的动力 

所以说音乐千万千万不要先学再听  一定是先听后学 

那么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地去爱上音乐  所以说我觉得音乐千万不要

因为太多太多的人每当说起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 

他都第一句话都说我不懂  但是我喜欢  这个喜欢跟这个懂不懂 

在一开始  在初级阶段  是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你往下走  走起来看

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第一步打消这个顾虑  突破这个误区 

我们一起听从音乐的指引  我们往前走  走到什么地步再说 

但是第一步一定要走好  千万千万不要因为我不懂  这个东西在作怪

使得你觉得这个音乐跟你中间隔了一道鸿沟  有了一个很高的门槛 

这个时候如果说你的意识当中这样来主宰你 

你会拒绝很多好的声音进入到你的耳朵  进入到你的心灵 

所以说我觉得在这里  一定要告诉各位  音乐不存在懂不懂 

音乐没有门槛  每个人都可以进入  不论你是哪种群体  你的年龄

你的性别  你的职业  跟欣赏音乐都没有关系  音乐当初它确确实实

就是说音乐虽然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年代  但是真正形成了我们说的

就是具有清晰的谱系和完备的系统  稳定的结构 

这当然肯定是进入到巴洛克时期  音乐才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形式存在

当时能够欣赏音乐的一定是贵族  王公  教会  那么今天我们有了互联网

音乐更是可以轻易地深入到千家万户 

也就是说人类文明的瑰宝到了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享受它的时候了 

我们想想看  人类其实所有的文明瑰宝

在它一开始都是特权人物才能享受的  但是它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瑰宝

这种瑰宝留到了今天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

那我们今天的时代  就是说我们欣赏音乐已经没有什么群体之分 

阶层之分  每个人都可以欣赏音乐  但是音乐本身它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

它的形式是非常高雅的  这个一点儿都不是说我是在装 

因为想想看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其实它是高于普通人的情感 

它是一种典型的情感  这种情感可以说 

是你通过文学的方式已经接触很多在这种方面 

但是在音乐方面它没表现非常充分  音乐进入19世纪之后 

它是非常完美的  跟诗歌  戏剧  神话  哲学  文学  小说相结合

甚至跟绘画  美术  雕塑都有了一种非常完美的结合 

所以说19世纪应该说是音乐就不单纯是一个音乐史  到了19世纪

音乐应该是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一个音乐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史

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讲  音乐它本身的这种高贵高雅是不可抹煞的 

你不能说我们人人都可以欣赏了  这个东西它就不高贵了  不高雅了

当然了  人本身也有一种天性  就是说人往高处走 

就是说人对崇高的东西是要仰视的  每个人都有向往崇高的权利 

所以说音乐在你面前  它的崇高  你仰视它  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每个人都去走近音乐  去接触音乐  去感受音乐 

古典音乐顾名思义了  从名称到它的整个的历史  到它的形式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舶来品  而且历史并不长  从清朝 

应该说是有据可查的是从康熙年间 

古典音乐这种演奏形式由传教士带到了中国  不管怎么样 

今天我们国家有几十支大编制的交响乐 

我们国家这一百年来也诞生了很多有国际声望的音乐家 

但是古典音乐就像中国的京剧一样  它永远是属于中国的 

那么古典音乐永远是属于西方的  这个东西它的主流在西方 

它的主要的舞台在西方  我们今天能够跟西方人一样  可以说没有差异地

同时在享受同一种新诞生的古典音乐  包括现在西方最主流的 

最重要的音乐家  可以说每年都会到中国来演出 

这些东西都说明了古典音乐这方面  中西方已经在表面上 

形式上是没有什么差异了  但是你不能说古典音乐要在中国去寻根 

寻找它的源流  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史应该说最早 

比如说我曾经主编过一本  上海交响乐130年的画册  我做的总编辑

我也看到大量的档案资料 

这个只能追溯到19世纪晚期的上海工部局乐队  就是在租界 

其实这个都是人家外国人  在中国人的土地上玩人家自己的东西 

里面没有一个中国人  所以说虽然后来这个交响乐团演变到今天 

它是上海交响乐团  但是我觉得这个历史它很有意思 

就是说当你追根溯源的时候  你会发现它其实很远 

但是你要理性地去考量  到底什么时候跟你有关系了 

我觉得这个历史起码一小半就给切掉了  所以说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就是说我们今天欣赏古典音乐也不要有这种念头 

我觉得现在好像就有一种说法  说是中国人玩西方的东西永远玩不好

你干吗还要去追求  还要花这么多钱  还要付出这么大的精力

但是我觉得我们今天人的眼光  都到了互联网这种高度发达的时代了

眼光应该更远一些  更开放一些  你要把人类好的东西当成全人类共享的

所以说我觉得古典音乐它就是一个  虽然是诞生于西方 

我觉得它是上帝给全人类的一个最好最好的礼物 

其实每一个接触到古典音乐的人他都会终生受益 

所以我觉得中国发展在经济上GDP各个方面  经济体都是世界级的 

古典音乐我们有了世界级的钢琴家  指挥家  作曲家 

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世界级的受众群  不是说有几个世界级的发烧友

我觉得这个不难  我们要有一个世界级的古典音乐的土壤  一个氛围 

我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也是我今天觉得 

如果说我还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  事业  我觉得我最大最大的愿望就是说

能够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 

把中国的古典音乐的受众群整体的水平  素质  能够培养起来 

这样的话才能有助于中国古典音乐事业的发展  比如说从创作到演奏 

到整个的对世界的影响力  其实提到古典音乐  它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包括我们看了很多电影  这十年我们上映的国外的大片  包括中国的大片

比如说香港的  杜琪峰  王家卫  李安这些人  他们的电影当中 

我觉得用古典音乐作为剧情的烘托的点睛之笔  我觉得越来越多 

比如说最熟悉的  我经常举的例子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当中  一群绝望的犯人  因为主人公的存在 

他在广播站里发现了莫扎特的音乐唱片  他就鬼使神差地进入了播音室

制服了播音室的警察(应该是骗过了-小编^-^)  把门反锁上了

他想干嘛  他其实就是想给整个监狱的人带来一线光明  带来一丝光亮

带来一线希望  所以说他放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当中

伯爵夫人和苏珊娜的二重唱  这个音乐本身它是非常美的音乐 

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环境  这种绝境中的烘托 

这个音乐仅仅就是一个非常优美的  女声的二重唱 

但是它在这个剧情当中这个音乐通过高音喇叭一传出 

整个监狱的气氛不一样了  天色不一样了  每一个人的心也不一样了 

所以这就是一种心灵的激发  这种心灵的激发我们作为电影的观众

我们的感觉也不一样了  其实我们身边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经常看到

比如说现在我有好几个音乐群  大家都在聊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

我觉得有好多好多的音乐  可能大家的感受都一样  比如有人说 

这个音乐我在什么时候听过这个音乐  我自己放声大哭了一场 

马上就有人跟帖说  哎呀  我怎么跟你那么一样 

我也是在听这个音乐放声大哭一场 

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音乐叫什么名字 

我们今天有了这种很方便的互联网  我们把这个音乐链接  有名字

有背景  我们贴上去了  大家一听这个音乐  回忆起自己十几年前的往事

今天他才知道原来这个音乐叫这个名字  所以说我觉得欣赏音乐 

它不是一个仅仅把音乐当成一个背景  就是说你稀里糊涂地很熟悉 

别人一唱你就能哼出来  但是你不知道它是什么 

我觉得这就是一层窗户纸  这个窗户纸你一定要捅破它 

就是说你在听你喜欢的音乐的时候  你一定要去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这是谁作的曲  因为这样的话你才会一步步往前走 

因为你知道了这是谁作的曲  你才会想到去听这个作曲家的其他的音乐

那么一个作曲家  比如说流传到今天的  当然也有人一曲成名的 

比如说像贝多芬  我们都知道他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致爱丽丝》  你再怎么知道 

也都是他的上千首作品当中的几首  贝多芬在那个年代是最伟大的作曲家

其实他的钢琴协奏曲  他的小提琴奏鸣曲  他的钢琴奏鸣曲

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十首小提琴奏鸣曲  七首到八首的钢琴三重奏

应该是十五首的弦乐四重奏  这都是了不得了不得的东西  但是被大量的

哎呀我只爱贝多芬  可是你爱贝多芬  你连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都不知道

我觉得这是不可以的  那么现在我们回到今天的这个题目 

就是音乐点亮你的生活  怎么点亮  我觉得现在也是一个流行词 

我想也是赶这么一个潮流吧  就是说要与音乐做朋友 

所以我即将做一个公众号  叫音乐之友  因为我觉得音乐之友 

它其实是从19世纪初以来  是支撑欧洲的音乐事业的发展 

是一个非常有力的阶层  什么叫音乐之友 

就是音乐在18世纪末开始从宫廷  从贵族的府邸走出来的时候 

开始进入市民阶层  开始进行商业演出了  剧院向市民开放了 

当然也是皇帝开明  要求剧院都向市民开放  要求所有的皇家公园

贵族的公园  花园  都要向市民开放  这确实在西方是有法令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音乐走上了市民的舞台  市民可以通过购票 

可以通过赞助  那么这个时候诞生了音乐之友协会 

比如说现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有  要么叫爱乐协会  要么叫音乐之友协会

它其实都是一种社会力量对音乐的支持  为什么支持 

那个时候也没有说我给你支持  你给我广告回报  没有这样的事情

是因为这个音乐  其实它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最有效的东西 

每天晚上大家都去听音乐  变成了整个城市  就像我们现在晚上看电视

那么现在大家晚上干什么  我现在也搞不清楚了  但是总而言之

在19世纪的时候  晚上都是去歌剧院  音乐会或者舞会  都离不开音乐

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各地各城市的音乐之友协会 

所以我说与音乐交朋友  这不是一句空话  这种东西就是 

其实与音乐交朋友  你首先要把音乐当成你的朋友  你跟它没有隔阂 

没有门槛  那么你把音乐当成你生活中最好的伴侣 

而音乐它给你的回报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今天录音工业发达 

曲目真的是爆炸了又爆炸  完全是裂变 

就是说你现在能在网络上找到的音乐  聆听的曲目是海量的 

是不计其数的  当然了  你不可能听完  但是至少有一点 

就是说你热爱这个东西  你是没有止境的  你永远存在着一个伟大的发现

比如说一个题目叫  莫扎特和他的时代  其实我们知道谁 

我们只知道莫扎特  其他人我们都忽略了  但是你要听 

如果说没有一个时代  莫扎特也不会诞生  也不会红的  他就再是天才

也不可能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所以说他是在那个时代 

变成了一个出类拨萃的人  所以我觉得与音乐交朋友 

等于说你与一个时代  你与一个文化  你与一个人类的文明 

都交上了朋友  你的生活会完全地不一样  欣赏音乐我刚才说了没有门槛

没有门槛有人就说了  既然没有门槛了  有没有什么途径和方法呢 

我觉得这个其实跟有没有门槛是挺矛盾的一个事情 

但是既然我觉得今天能够坐在这里  跟大家来聊这个音乐 

我想也只能谈谈我个人的一个经验  就是关于欣赏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其实途径就是你首先要听  这个途径绝对不是说 

你去买一本音乐入门的书来看  看完之后你从基本乐理学起 

然后你再去循序渐进的先了解最浅显的曲目  然后你再慢慢地深入 

我觉得很多浅显的曲目  其实也是把很多的想听音乐的人 

想走进音乐之门的人  其实就给他拒之门外了  因为我是觉得有这个经验

我是1979年上的大学  大概在1980年的时候  想李德伦  郑小瑛 

很多的音乐家  包括中央音乐学院的陈宗群教授 

到北大给我们做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课当时他们就是从《军队进行曲》

《卡门》组曲《阿莱城姑娘》组曲  从最简单的天鹅湖来讲起

我觉得现在都30多年过去了  曲目其实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因为大家现在都不陌生了  特别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在中国收视率还是蛮高的  但是好像对很多人来讲  所谓的古典音乐

高雅音乐  就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其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些东西

当然你要从纯音乐性上来理解  它也是非常好的音乐 

但是音乐你要把它分类  比如说分成简单的  难的  各个方面来说

它还是属于音乐当中比较轻的  就是类似于音乐中的轻音乐 

当时的歌剧也叫轻歌剧  跟大歌剧还是不能比  所以说我觉得很多人

把这个东西就当成了古典音乐的全部了  他觉得很简单  听完了熟悉了

也不过如此  其实他并没有感受到古典音乐  它的那种最深邃的东西

就是古典音乐到底是什么  其实古典音乐它到了19世纪  我刚才说的

它已经发展成一个  瓦格纳创造了这个词  叫综合艺术品 

就是古典音乐其实包容了宗教  哲学  诗歌  戏剧  美术  应有尽有

包括神话  童话  很多东西都被音乐统摄进来 

特别是到了瓦格纳创作歌剧的时候 

他希望歌剧成为艺术品当中的一种最综合的东西  瓦格纳他本人编故事

本人写剧本  本人写歌词  然后本人作曲  本人配器 

就是进行交响乐的配器  然后他来亲自选演员  然后他来监督舞台设计

到最后发展成要为他的歌剧专门盖剧院  就是适合只能演他的歌剧的剧院

他又参与了这个剧院的建筑设计  他后来还走了更进一步 

就是他负责培养他的歌剧的观众  所以他在朋友的帮助下

在他生前就成立了瓦格拉之友协会 

这个协会一直到今天成为世界上可以说是最牛的爱乐者组织 

可以说你在官网上  你在普通的售票渠道  你根本买不到瓦格纳歌剧的票 

但是你只要是协会会员  你就有可能拿到票 

这个协会其实是控制了很大的票务  欣赏音乐跟学音乐不一样 

学音乐肯定有方法  欣赏音乐有没有方法  其实我觉得也是属于个人经验

当然了  经验是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都问我 

怎么样能够快速地进入欣赏音乐的一个比较好的境界 

到底从什么样的作品入手  比如说  我刚才在讲  你如果就是说由浅入深

上来就听最浅显的作品  然后慢慢慢慢的  我说等你没有培养出来的时候

因为现在第一  是古典音乐真的不存在这种所谓的循序渐进  第二 

我们今天的人都耐心比较差  都不是很耐烦  所以你给他布置作业似的

你先听这个  再听那个  再听那个  其实他听音乐都是带着作业 

带着任务来听的  这个音乐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他的内心 

特别是在浅显的  比如说所谓的序曲  进行曲 

这些东西它的音乐结构也相对非常简单  它跟像贝多芬  像勃拉姆斯

像布鲁克纳的大交响曲的内在结构  就是深层结构  它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说你怎么样通过循序渐进  到从一个歌剧的序曲 

音乐会序曲  进入到一部后期浪漫主义 

晚期浪漫主义的一个交响曲的这么一个结构当中  我觉得这当中的路

其实你一天就可以走完  你也可以把它设计成100天  当你走到第十天

第20天的时候  你可能就走不动了  也就是说 

很多人因为上了音乐入门的当  他没有把路走下去 

就是你把它设计得旅程过于长  就是我们今天讲行程太长 

很多人无法达到  所以其实我的个人经验  就是说像马勒的音乐 

勃拉姆斯的音乐  和布鲁克纳的交响曲  我觉得这个都属于古典音乐 

通常来看  他们是层次很高的  好像一个初学者无法马上进入 

但是恰恰相反  我这么多年身边的朋友的经验 

我个人有时候故意还拿它做实验  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的 

就是音乐你可以马上上来就听瓦格纳  你可以上来就听布鲁克啦 

当然布鲁克那你还是要做一点引导 

比如说你听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听《第八交响曲》的第三乐章

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这当中都有故事你带着这个故事 

你来去感受那个音乐的音响对你的包围那种氛围  其实你很快就沉浸进去

我觉得人其实心脏  大脑构造都差不多  这个跟受教育程度  跟学历

跟职业  其实没什么关系的  每一个人 

他都是把自己作为一个自然人来感受音乐  对音乐的进一步的了解 

可能是需要你的一些学习  需要你的一些知识的积累 

或者说你的知识的恶补  去补充你的知识  但是你在欣赏音乐 

就是说第一步  我觉得不一定非得是我们要听贝多芬的 

现在听命运怎么敲门  然后听《英雄交响曲》的那两声和弦  英雄的和弦

也没必要说  先去听听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受前苏联意识形态的影响 

其实才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它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标题  大家好像觉得我听这个交响曲 

我只要带着一种悲伤的亲情  悲怆的心情来听  我好像就理解了 

其实是一样的  其实他这个交响曲在他那个年代  19世纪晚期 

应该说是从结构上非常复杂  整个的和声  整个的乐曲的表现形式

在那个年代还是比较超前的  它并不是一个我们认为是相当传统的 

它还是很标新立异的一个东西  就是你把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

《第六交响曲》你作为古典音乐的入门曲目 

其实按照我们通常的入门的那种理念  它是不合适的 

其实它的这种复杂程度不下于勃拉姆斯  不下于德沃夏克  包括我们今天

理解德沃夏克的《来自新世界》交响曲  大家每个人都熟悉  熟悉什么呢

因为它太有名了  为什么太有名了  因为它有个标题 

大家一听这个《来自新世界》主题一出现  大家就想起那个自由女神像

然后这个第二乐章旋律一起来  大家就想到回故乡 

就想起了印第安人悲惨的命运  所以说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些文学的联想

跟他了不了解这个音乐结构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你如果真的是要了解

这个音乐结构再来欣赏音乐  当然了  更有助于你去理解音乐 

但是一开始  当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的时候  我觉得从任何作曲家进入

包括你从勋伯格的《古列之歌》  去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上演出的 

那个作品是非常复杂的  可以说是开了20世纪音乐的先声的 

就是说你要是看从总谱来理解  复杂之极  当时他是专门定制的谱纸

他在写这个音乐的时候  普通的出版的谱纸是不能用的 

因为它多了非常多的声部  所以说你从研究总谱的角度出发 

它是作曲学的博士后的课程 

可是我们作为聆听者  我们听到的是一种综合的声音把你包围之后 

你来感受  你用你的每一个细胞  用你的整个身心去感受 

它当中是没有任何隔阂的  没有技术的障碍和专业的障碍 

所以说我觉得所谓的方法  就是你只要静下心来 

你去认真的聆听一首音乐  我觉得你就能进入到这个音乐当中 

就是对我们欣赏古典音乐  我们真心爱它的时候 

我们希望能够听到还原度最高的声音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器材系统  能够把音乐的最丰富的质体

最内在的东西  就是说被压缩的东西  我们希望给它解放 

给它完全释放出来  高度还原释放出来  这才是欣赏古典音乐的一个要求

很多人说听录音永远不如现场  可是现场它的局限性也是存在的

现场的局限性  第一现场秩序  它有种种的你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 

它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  它破坏了你的欣赏音乐的一种

非常不容易酝酿起来的情绪  还有对演出的  比如说莫名其妙的掌声

莫名其妙的声响  有时候要是带小孩进去  孩子一哭闹 

对音乐家的情绪也是一个干扰 

那么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就是说音乐家本身的水平  他对音乐 

比如说这个音乐家他的水平不高  但是又是沽名钓誉 

那么他传达出来的音乐肯定是负面的  因为音乐这种美好的东西 

你想想看  不能让一个坏人来给你表现出来 

你希望音乐家比你要高尚得多  他能够作为音乐的代言人 

他作为音乐的祭司  他把这个音乐给你进行二度创作  再传达给你 

所以说我们如果想听最好最好的音乐  这个现场是一部分 

需要你精挑细选  更重要的是你要听  同样 

录音也是伟大的人类文明的遗产瑰宝  你把它留下来  你来欣赏 

那么在这种欣赏情况下  我们今天是这样  我觉得手机  网络 

它只是你的开始  当你爱上了音乐之后 

你不可能永远满足于听这种压缩的声音  这种单薄的  没有生命的声音

当然现在很多数字录音的水平也非常高 

比如说现在高级的数字播放器也是10万  20万 

数字播放器里面你会听到唱片也听不到的东西  因为唱片是一个塑料片

它的内存容量也是有限的  但是数字播放器它可能是同一样的一首乐曲

它的信号会比你的CD信号要大十几倍  在这种情况下 

它彻底解决了一个音乐的压缩问题  它完全是高格式的 

完全还原的一种播放器  在你的重放系统 

今天也为这种高格式的数字的音源  也提供了最好的音响系统来匹配它

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  其实我觉得这大概也算是一个误区 

就是说欣赏音乐  热爱音乐  从学一件乐器入手 

那么我在很多的讲座当中  经常在最后的互动环节 

可能是问问题问的最集中的就是孩子的家长  就是说我儿子想学琴

我儿子正在学琴  能不能给我的儿子学琴做一些指点  我往往都会问

我说你作为她的妈妈  你爱音乐吗  她说我喜欢啊  我说如果你喜欢音乐

这比你孩子怎么样去学琴更重要  因为孩子对音乐的热爱是受父母 

受家庭的影响的  而不是说你父母都不喜欢音乐  你就让孩子学乐器 

那么还有的  就是妈妈跟着孩子一起学  每天孩子在回家练习的时候

妈妈在旁边督促  我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视频  但是当孩子说 

我想买一张唱片  我想听一个音乐会  我想听一个音乐 

那么妈妈一定要问  这个音乐会是不是钢琴  孩子说不是  是交响乐 

妈妈说  除非你去听钢琴  交响乐不要听  你没有时间听  你要写作业 

你要练琴  就是说你要孩子练琴  你又不让孩子去听音乐  喜欢音乐

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最可悲的  所以说我觉得学不学乐器不重要 

首先你要有兴趣  你要热爱音乐  当然了  你让一个正在贪玩的孩子 

主动去爱上这种苦练  这个也实在是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不公平 

所以说我永远在说  就是我有一句话  什么是天才 

天才不是所谓的什么辨音能力强  音准好  耳朵好 

天才就是你从小就热爱音乐  就热爱钢琴  历史上80%  90%的天才都是

他父母让他干别的他不干  他一定要去弹琴  他一定要去学乐器 

大量的音乐家都是这样诞生的  比如说莫扎特小时候  拦着他 

他小时候弹钢琴  拉小提琴  他都是自己要去学  没有人教他 

他要求家长来教他  很多很多的音乐家都是 

我觉得天才的划分就是他天生热爱  这叫天才  不是说看你的条件 

你的这个条件  你的手很大  可以弹钢琴  你的手很宽  可以拉小提琴

他音准特别好  他唱歌唱得很准  这个我觉得都不叫天才  天才是什么呢

就是注定你要干这个  我觉得这才是天才 

现在我们这个节目肯定是要推荐几本书  包括我们欣赏音乐 

我一直也强调欣赏音乐要伴随着阅读 

可惜的是我们现在中文读物好的读物并不多  另外就是我刚才说了

我说音乐入门书能不看就不看  因为我怕你看不下去 

但是既然我们要推荐读书  我推荐的第一本书 

还是一本我选中的非常棒的音乐入门的书  为什么说这本书棒呢

就是《聆听音乐》  它的作者是莱特 

这个莱特是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资深教授 

这本书当年我引进到三联书店的时候  这是第七版  这个时候的内容

就是莱特在耶鲁大学公开课  他是作为一个王牌的公开课 

我记得网易公开课当中已经有了  而且配得非常棒的中文字幕 

可能也是这样人士给配的中文字幕  我觉得你看了这个公开课 

因为这个莱特很棒  就是国外的音乐教授在讲音乐的时候 

他都是守着一个钢琴  他会随时把一个动机  把一个主题 

把一个和声关系交代给你  所以说你看了公开课  再来读这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个讲义教材一样  互相参照着来看 

这个时候的价值就凸显出来  就是音乐书 

最可怕的就是中文版的译者很可怕  所以说好的音乐译本 

其实在今天来看是越来越稀缺  好在这本书的两个译者是我找的 

一个是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学教授  一个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教授

我觉得在翻译上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是值得推荐的 

这个书也是一版再版  你想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 

这本书里都涵盖了  包括音乐的分期  音乐的流派  音乐的体裁 

都涵盖了  而且它会有一张唱片  基本上把它的基本内容 

很粗粗地在一张唱片当中也都表现出来了 

你也可以根据它的书里提到的一些曲例 

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找相关的音乐来欣赏  完整的版本来欣赏 

所以说这本书是我第一本要推荐的  我推荐的第二本书 

这本书我觉得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我当初在80年代的时候买到这本书

是这本书的节译本  就是它节译出来  这本书叫《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是世界音乐当中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当时张洪岛教授翻译这本书的时候

张洪岛教授现在是103岁了  还健在  在挪威奥斯陆 

我就是因为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太大  所以说我在2010年去奥斯陆时候

我专门去拜见了张洪岛老先生  可以说也是我一生的音乐的指路人

这本书应该说是它给我最大的信心就是  这本书里面真的是没有一句

我们认为纯粹的音乐的技术术语  它讲的是音乐文化 

所以它是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我在1980年买的那个书的版本 

叫《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 

也就是说从这本书里摘译出来的关于19世纪的书 

那本书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看了那本书之后 

我觉得都可以大谈19世纪的音乐文化了  它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书

特别是张洪岛是中国历史上  最棒最棒的音乐学者  他本人是音乐家

小提琴家  然后他的语言又棒得不得了  天生的语言天才 

他的译文非常优美  他真的是一个音乐界当中  少见的知识分子型的学者

所以说他的语言是深入浅出  融会贯通  非常棒的 

今天像这样的音乐译者  我觉得是绝迹了  非常少  所以现在这本书

后来在杨燕迪教授的主持下  把他的全本给译出来了 

因为我记得我很早认识杨燕迪教授的时候  我们一直在想 

如果这本书能够出一个全本多好  所以说这个书最终全本出来了 

我现在拿的是第一版  有趣的是我个人跟这本书也发生关系 

当这本书在出第二版的时候  因为我的意见  我说这第一版的封面设计

整个的开本都不舒服  我说能不能调整一下  最后出版社也听了我的意见

做了一个调整  而且他的第二版 

就是新版的整个的封面设计是我找人做的  而且是我提供的封面的素材

因为我觉得对我影响这么大的一本书  我应该要出一把力 

这纯粹是一种热情  这个第二版也出来了  这本书我几乎是要翻烂了

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是非常棒  读了这本书我们也要知道 

其实我们对西方音乐的了解  就是最近300年的事情 

但是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要追溯到两河文化  追溯到人类的古典文明

追溯到希腊罗马  所以说这当中其实有很多我们应该了解的东西 

这些篇幅其实在整个这本书里  占到了将近1/3的篇幅 

可见我们要了解西方的音乐  上古时代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忽略 

因为我们了解的其实都属于近代音乐  让我推荐3本书 

第三本书很难取舍  其实还有很多对我影响很大的书  都想推荐给大家

但是我想  既然是今天我来跟大家聊天  我还是推荐一本我的书 

我也写了好多书  写了十几本书  但是这本书我觉得是比较实用的 

我的很多朋友  读者  包括这本书的发行量也很大 

这本书可能是加印了4次还是5次了  这是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

这是其中的一本  就是《交响乐的欣赏》  分十八讲 

我把交响乐整个的类型  脉络基本上理清楚了  而且语言深入浅出 

欣赏音乐嘛  其实我今天来讲  我觉得每一种题材都很重要 

比如说欣赏音乐  越到了一种所谓的高段位 

可能是越应该欣赏弦乐四重奏  欣赏钢琴奏鸣曲 

可能这种东西都是百听不厌的  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交响乐

交响乐包括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组曲  包括一些著名的序曲 

包括著名的交响诗  交响幻想曲  交响回旋曲 

只要是交响乐队演奏的都可以归类到交响乐 

所以我觉得在这里也要澄清一下  交响乐跟交响曲 

我觉得在中文上还是要有一个差异  现在很多人把贝多芬叫命运交响乐

田园交响乐  什么第几交响乐  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  应该还是叫交响曲

交响乐和交响曲至少在英文表达上  它是有严格的不同 

所以交响乐18讲他说的不仅仅是交响曲  它还包括协奏曲 

包括序曲  组曲  包括交响诗  只要是交响乐队演奏的  这里都包括

我觉得这本书也可以作为入门书  但是它不会跟你讲最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 

它其实给你梳理的就是交响曲的一个全貌  当然后面还有一个我的特色

唱片版本的推荐  这个是在别人的丛书当中  别人那里都没有的 

因为我觉得我收藏唱片几十年  花了那么多的心血  经历 

我觉得这个经验也应该跟所有的人分享  今天啰里啰嗦的说了这么多

应该说条理也不是很分明  您也千万不要把我的话当成什么金玉良言

今天我们就像聊天一样说一些音乐的事  但是这个主题不要忘了

就是让音乐点亮你的生活  无论你曾经是否已经爱上音乐 

还是说你从今天因为跟刘雪枫的相识  你喜欢上音乐了 

我觉得有音乐的生活一定是充满阳光  它是一个明亮的生活 

你的心灵一定是开朗的  开放的  乐观的  因为音乐呢 

既使是我们来听这种很沉重的音乐  感伤的  忧伤的  悲伤的  葬礼的

哪怕是死亡的音乐  它都会唤醒你内心的一种  比如说你的死亡 

大家一听说死亡  很恐怖  很可怕  很灰暗  但是音乐对死亡的描绘

你会感觉到死亡当中其实存在着人类社会  人生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哲理

这个哲理常常被我们普通人忽略掉  你通过欣赏音乐 

其实它告诉你很多很多情感上的感受 

告诉你很多很多人类发展的自然史当中  你要面对的东西 

我觉得人就是这样  对一件事情  有准备和没有准备 

他的这个情感的表现  心灵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音乐就是让你对所有的情感  都有所心理准备 

从而提高你所有的情感的承受能力  这是音乐让你阅遍世界 

音乐让你了解所有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