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确实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与处世方式

 壹品茗 2017-04-13


工作和生活中,常听有人说“累”,是迫于生活的压力、碍于工作的繁重,还是生活太优越了,使被放逐的灵魂找不到归宿?


总之,生活水平提高了,感到累的人却多了,累的理由也在千变万幻着。



“境由心生”,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不同的人都会面对不同的劳动强度和难度,付出的多少,往往源于自己对生活的追求。


是想要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岗位,还是想名利双赢?太多的人说累,大多源于心灵的疲惫。


生活中我们见到很多重体力劳动者,却很少抱怨生活的繁重,活得是那么快乐、洒脱。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让灵魂休息一下,养一养它在尘世中奔波所受的伤,然后再去奔波。”


可见,真正让我们感觉疲惫的并不是奔波本身,而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和我们不可触及的灵魂。


远离心灵的疲惫,就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给心灵以及物质的空间,扩大一点自由活动的余地,应该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健康心态。


其实,快乐与否,疲惫与否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的精神内核在于分享,在精心侍弄一杯茶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真实存在,完成了同天地万物的沟通,也表达了对茶的最高致敬。



因茶而聚,分享同一壶中倾出的茶汤,却因了心境的差异,咂摸出截然不同的况味来。


茶聚时,茶对每个品饮者是公平的;一旦入了口,便不是原来的茶了。


泥炉弄炭,松风煮茗,从茶中所获的快乐与愁肠无法言说。难怪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将追求“无上孤寂”作为最高审美。


茶,是茶人们诗意的消遣,更是自我实现的通路所在。当品饮的境界不断提高,正如臻于化境的盖世武功在身,曲高而和寡,茶人的孤独也就越发深重了。



茶确实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与处世方式,在不断观照内心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以茶人的方式思考,说出的话也越来越有“茶气”了。


“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北宋诗人王禹偁认为,茶有着荡涤灵魂的功能,如同中肯的批评;茶的“苦口”,则类似于善意的忠告。基于这个认识,茶泡得久了,就如听多了直谏、嘉言,可以重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泡一壶好茶,不断追问内心。正如一句老套的说辞,“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这片刻的孤独,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时刻。


世界太挤,我们需要找到一处精神的栖息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