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家精要丨头针的临床研究

 高氏艾坊高樂樂 2017-04-13

本文摘自《全国高级针灸进修班》教材

作者:焦顺发    编辑:韦娟

>>>>

 头针的临床研究????


作者简介??

焦顺发,男,山西省稷山县人,1938年12月25日生。1956年考入稷山县人民医院医训班,期满后留本院工作。1961年到山西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外科,1969年开始研究在头部针刺治疗偏瘫的方法,1971年他系统地总结出“头针”。著有《头针疗法》、《头针》等。现任山西省运城地区卫生局局长,运城地区头针研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


头针的临床研究

——焦顺发临证经验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1.头针的理论根据

“头针”是以针灸学之经气横向联系的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总结而成的。《灵枢海论》有“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之记述,明确提出了脑和头之间有特殊的联系,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穴位在头盖上。


针灸学中的募穴理论,对焦氏研究头针很有启迪。募穴是脏腑经气聚募的地方,十二脏腑在胸腹部各有一个募穴,大多数募穴并非本经的募穴,但却是治疗其相对应之内脏腑疾病的要穴,因为这些募穴都分布在脏腑对应的邻近部位,如:胃的募穴是中脘穴(脐上四寸),非胃经之穴,而属任脉,但中脘直下正好是胃;大肠的募穴是天枢穴(脐旁两寸〕,非大肠经之穴,而居胃经,但它正好于大肠相对应的部位。心包、脾、肾等的募穴也都如此。焦氏由此悟出,既然各个脏腑的募穴都在其脏腑相对应的体表部位,那么脑部有了病,其治疗脑病的穴位也应在脑的相应部位——头皮部。


2.勘定头针刺激区域及其主治功能

为便于确定刺激区,焦氏根据头颅外表的一些标志,设两条标志线(图1)。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的头正中连线。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头侧面连线。

图1  头部标定线

(1)运动区(图2)。部位:上点在前正中线中点后0.5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前缘相交处,两点连线即是。主要作用①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②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③下2/5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

图2     运动区定位图

(2)感觉区(图3)。部位:运动区平行后移1.5cm。主要作用:①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痛,颈项痛和头鸣。②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③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麻木、疼痛等。

图3    刺激区侧面图

(3)舞蹈震颤控制区(图3)部位:运动区平行前移1.5cm。主要作用:治疗对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及震颤。

(4)血管舒缩区(图3)。部位:舞蹈震颤控制区平行前移1.5cm。主要作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皮层性浮肿。

(5)晕听区(图3)。部位:从耳尖直上1.5cm处,向前后各引2cm的水平线。主要作用:治疗同侧头晕、耳鸣、内耳性眩晕、皮层性听力障碍、幻听等。

(6)言语二区(图3)。部位:从顶骨结节引一与前后正中线之平行线,从顶骨结节沿该线向后2cm处往下引3cm处。主要作用:治疗命名性失语等。

(7)言语三区(图3)。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的水平线。主要作用:治疗感觉性失语。

(8)运用区(图3)。部位:从顶骨结节向乳突中部引一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其长各3cm此三线即是。主要作用:治疗失用症。

(9)足运感区(图4)。部位:在感觉区上点后1cm处旁开前后正中线1cm,向前引3cm长的平行线。主要作用: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瘫痪、针刺双侧治疗小儿夜尿、皮层性尿频、皮层性排尿困难、皮层性尿失禁、脱肛。针刺双侧配双侧生殖区治疗急性膀胱炎引起的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的烦渴、多饮、多尿及阳萎、遗精、子宫脱垂等。针刺双侧配双侧肠区治疗过敏性结肠炎、腹泻。针刺双侧配双侧胸腔区,对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尿少也有一定效果。针刺双侧配双侧感觉区上2/5,对颈椎腰推增生综合征、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有一定疗效。

图4   刺激区顶面图

(10)视区(图5)。部位:从旁开前后正中线1cm的平行线与枕骨外粗隆水平线的交点开始,向上引4cm。主要作用:治疗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

图5   刺激区后面

(11)平衡区(图5)。部位:沿枕外粗隆水平线,旁开前后正中线3.5cm,向下引垂直线4cm。主要作用:治疗小脑损害后引起的平衡障碍。

(12)胃区。部位:由瞳孔中央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从发际(发际不明显者由眉间直上6cm处)。向上2cm即是。主要作用: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的疼痛。

(13)肝胆区(图6)。部位:从胃区下缘向下引与前后正中线平行的2cm处。主要作用:对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疼痛。

图6   刺激区前面图

(14)胸腔区(图6)。部位:从胃区与前后正中线间发际的中点取一平行线,上、下各2cm处。主要作用:治疗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心病(对心慌,气短,浮肿,尿少,有一定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5)生殖区(图6)。部位: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cm直线即是。主要作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配双侧足运感区治疗急性膀胱炎引起的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的烦渴、多饮、多尿,阳萎、遗精、子宫脱垂等。

(16)肠区(图6)。部位:生殖区下缘向下引2cm与前后正中线平行的线。主要作用:治疗下腹部疼痛。


3.头针刺法新探

焦氏总结出“三快针刺术”即:进针快,捻转快,起针快

(1)进针:①飞针刺入:即用一手拇指、食指尖部捏住针体距针尖2cm处,沿刺激区的方向,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约5?10cm,手腕背屈使针尖距进针点约10?20厘米,然后手腕突然往腹侧屈曲,使针尖冲刺进头皮下或肌层。②快速推进:即在飞针刺入头皮下或肌层后,再沿刺激区,不捻转,快速将针推到一定深度,65%仅用约0.2秒即可完成。


(2)行针:①捻转法:此法要求快速捻转不提插,在捻转时要求肩、肘、腕关节、拇指固定,以达到固定针体的目的,在固定针体的前提下,食指半屈曲状,用食指第一节的桡侧面与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然后以食指指掌关节伸屈,使针体快速旋转。一般每分钟捻200次左右。最快者每分钟可达400次以上。持续捻针0.5?1分钟,一般捻针后能出现针感者,多在5?10分钟内症状减轻或消失。因此间隔5?10分钟再重复捻转,用同样的方法捻转两次即可起针。②留针法:少数患者在针刺入后症状和体症即有明显减轻或消失,对此类患者进针后不捻转,仅留针30分钟左右。③埋针法:另有少数患者在针刺后,症状和体状有明显减轻或消失,但是到当天下午或第二天,症状和体征又出现或加重。可能和刺激量不足有关,所以采用埋针法进行观察,即是将针刺入后用快速捻转法间断捻转3次后不起针,保留5小时至3天左右,埋针法应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和出血,进针的位置应考虑到患者睡觉等活动不受影响。


(3)起针:即一手持棉球对准针孔附近,另一手的中指或无名指沿着针柄快速往下滑,然后拇指和食指(或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针柄快速拔出。


针刺三快术与普通针刺法比较有明显好处。一是缩短了针刺时间,二是病人痛苦小,进针在瞬间完成,因此多数病例基本无痛感。三是可以提高疗效,这主要是因为快速捻转加大了刺激量。

二、医案选


例1:中风(脑出血)

李XX,女,34岁,山西省万荣县坑西村。

平时易头痛,恶心。于1979年4月1日晨起床后叠被子时,突然感到头晕约20分钟后完全昏迷,持续1小时后清醒,发现左侧完全偏瘫,病后第6天来诊,腰穿颅压320mm水柱,脑脊液色黄,镜检红细胞785个/mm3,先后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17次无进步,于1979年4月19日来针刺治疗。査体:血压100/70mmHg,神志清楚,言语正常,颅神经正常,右手伸屈正常,握力4公斤,(左握34公斤),霍夫曼氏征阴性,右上肢抬高平剑突,右下肢完全瘫疾,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Baninski氏征阴性,右半身温、痛及皮层感觉均正常。心律齐,每分钟70次,血压100/70mmHg,眼底:双侧视乳头充血。边界模糊不清,呈放射状,左侧较著,高出视网膜3?4D,静脉扩张迂曲,动脉尚正常,A:V=1:2,未见动脉交叉压迫现象,无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心反射清晰可见。

处方:针左侧运动区上3/5及足运感区,每天1次。

治疗经过:针6次后明显好转,右上肢抬高正常,右手握力26公斤,右下肢能活动正常范围,能独步行走4?5步。针15次后,右手肌力恢复正常,握力32公斤。右下肢关节均能活动,但踝关节及脚趾肌力仍差。


例2:颅脑外伤

孔XX,男,24岁,山西省河津县南午芹村人。

于11天前左额部受伤,当即昏迷,抢救七天后清醒。伤后十一天检査:神志清楚,问话时能理解其意,但不能用语言表达。右面鼻唇沟浅,右上肢全瘫,右侧霍夫曼氏征阳性,右下肢伸曲正常,抬高80度。不能站立,左侧肢体活动如常。

处方:针左侧运动区及足运感区,每天1次。

治疗经过:共针19次痊愈由院。1985年5月随访,精神及智力正常,说话流利、无头痛头晕现象,四肢活动正常,经常参加体力劳动。


例3:小儿颅脑损伤后遗症

奕鹏飞,男,6岁,山西省河津县城关镇奕家坡村人。

患儿五天前在舞台上玩耍,掉下来头部着地,当即昏迷,后经抢救,清醒后第二天发现右侧肢体不能动,在当地治疗无效,于1985年10月5日入院。査体:发育良好,神志清楚,头部无明显外伤,左侧肢体活动正常,右侧肢体完全瘫痪。

处方:左侧运动区及足运感区。

治疗经过:针第2次,右下肢有力,能自己独步行走。第8次治疗后右上肢抬高正常。第12次治疗后痊愈出院。


例4:脑炎后遗症

潘XX,女,2岁,山西省万荣县龙井村。于1971年4月5日初诊。

1971年3月下旬,患儿突然高烧40度,伴昏迷,抽搐。经半个月治疗神志清楚,但发现双目失明,完全运动性失语及四肢瘫痪,査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散大,完全失语,四肢瘫痪,颈软。

处方,双侧运动写,视区,每天1次。

治疗经过:针5次后眼睛能看见东西,瘫痪的肢体开始恢复,20次后四肢能活动在正常范围,自己能站立,逐渐恢复正常。十四年后随访时:精神智力正常,说话流利,面部表情,双侧视力及四肢活动均正常。


例5:结核性脑膜炎后遗症

张XX,男,4岁,山西省运城县诚区棉织厂家属。

缘于1975年元月某日因高烧,呕吐,体温高达40℃,但无昏迷,腰穿后定为结核性脑膜炎。对症治疗后逐渐好转,约10天后,右侧肢体出现不自主地抽动,当天晚上右侧肢体即活动不灵。经治疗10天抽搐被控制,但右侧瘫痪未恢复,采用体针,口服西药无效,于1978年6月8日来诊。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正常,右上肢全瘫肌张力增高,右下肢力弱,不能直立及行走,脚趾屈曲不能伸,人扶迈不开步。

处方:针左侧运动区上3/5,足运感区,每天1次。

治疗经过:针1次后,别人扶行走时右脚能迈开步,针3次后右手能伸展,而且可以拿东西,针4次后能独自行走,右手能摸到头。


例6: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姚XX,男,70岁,山西省稷由县马村人,1971年2月18日初诊。

八年前开始右侧肢体出现震颤,逐渐加重,腰伸不直,行走困难,查体:神志清楚,腰伸不直,自己不能独步行走及站立,右侧肢体震颤明显,吃饭时因右手震颤拿不住筷子,肌张力齿轮样增高。

处方:针左侧舞蹈震颤控制区,每天1次。

治疗经过:针第四次后右下肢有力,震颤减轻,自己能伸直腰独步行走,右手能持筷子吃饭。停针后6个月,患者仍能独步行走8华里。


例7:神经性耳聋

王XX,男,40岁,山西省运城地区农机公司,1978年9月19日初诊。

缘于1966年某日起后发现左侧耳鸣,听不清对面说话,打电话听不清,1973年患感冒后右耳又突然听不见手表声,对面说话也听不清,先后用中西药及针刺右听宫、耳门等治疗后无效,近三年来仍无进步,查体:双耳听不见手表声,对面说话听不清。

处方:双侧晕听区。

治疗经过:每天1次。针5次后可以听到手表声,打电话时左耳已能听清,针9次后,看电视时坐在3米远处可听见。


例8:阳萎

张XX,男,26岁,1978年5月23日初诊。

缘于半年前因过劳后入睡时遗精两次,当时精神紧张,担心治不好,所以常彻夜不眠,阴茎完全勃不起来,也无性欲要求。爱人提出离婚,使其精神更加紧张,不仅完全不勃起,而且阴茎有回缩现象。先后用中西药治疗三个月无明显进步。

处方:双侧足运感区及生殖区,每天1次。

治疗经过:第一次针后晚上入睡很好,而且阴茎有时能勃起,针7次后,性交、射精均恢复正常。


例9:顽固性头痛

孙XX,男,35岁,1978年8月8日初诊。

14岁头部患红癣,18岁时治愈,此后因头痛伴发凉,常戴帽子,晚上睡觉时将头包住仍感凉,痛感也不能解,先后用中西药治疗无进步。查体:仅顶部有少许头发,其它部位全是红癣愈合之疤痕,头部痛觉正常,颅神经正常。

处方:双感觉区上2/5,足运感区

治疗经过:每天1次。针1次后头痛减轻,脑清神爽。针4次后,脱掉帽子不凉不痛,而且迎风步行10华里无凉痛感,针10次后完全恢复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