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觉与判断力

 臻灵库 2017-04-13

【庄周梦蝶】

周凯莉

小时候参加考试,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状况,当我们对某道题目的答案产生怀疑时,往往会在犹疑之间进行修改,而后的事实证明,最初的判断才是标准答案。久而久之,每每遇到无法做出判断的疑难,我会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百般思虑后的修正答案。

其他很多情况亦是类似。在工作上,在生活的选择上,女性多仰仗直觉,男性多信奉逻辑。曾经的宝洁中国区职位最高的女性、如今京东集团的副总裁熊青云女士,曾在她离职宝洁时,写了一封流传甚广的公开信,其中提到“培养并尊重内心的直觉”,“选择一个最核心的维度,把主要的资源和精力集中投入到这个维度上,化繁为简”。无论其后,熊女士的关于“直觉”的经验在职业生涯中执行如何,但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或者职业经理人来说,“直觉”是甚为重要的辅助建立判断力的利器。

在普世性的定义中,直觉一般被认为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更有意思的是,直觉还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的人类想象、报纸、杂志,甚至预感、梦境等日常生活,或事业、科学等研究领域中,也就是说,直觉是无处不在的,但它同时依附于个体的性格特征、经验、经历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处事逻辑。

我曾经问过一位师兄相关的问题,他是某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在企业做大到一定规模后,以极为果断的态度,出售了自己的股份。他说,对于亲手创办的企业,难免会有不舍之感,但从商业逻辑上来看,在巅峰值时达到最大的可实现价值,才是一种商业上的成功。粗粗看起来,此话似乎缺失了所谓的“情怀”,但溯本归源,创业的起点逻辑若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那么这一种选择,未必不是最好的结果。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出此类选择的时刻,“直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即便回到最开始的路径选择,比如考大学、选专业,大学毕业后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规划和其后的人生规划,莫不需要“直觉”。直觉,包含了理想主义的情怀,更带着现实主义的考量。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长三角的一位企业家,他长年专注于传统制造业的深耕细作,但也由于受到经济大势的推动,将一部分资金投入了房地产业。随着商业地产泡沫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了一个重大问题,要么壮士断腕,要么坐等奇迹。最终,他选择了割舍房地产业,减少资产负债率,重新回归主业。这一决断,是艰难的,甚至引起了跟随多年的老臣的疑虑与犹疑,然而这一判断,正是一位经历过风雨的企业家客观面对情势与自身实际,凭借经验甚至原旨主义情怀基础上的直觉,将现实与理想通盘衡量之后,做出的艰难选择。

不过,回头来看,“直觉”自然称不上是精良的方法论,遑论所谓的价值观、思维模式,或许它是一种原始主义的根源于人类本真的第六感,而正是这一种第六感,伴随着我们呱呱坠地,读过一些书,以自己的能力谋生,见识一些世面,在各种人生的环节上做出个人的判断,也伴随着我们踩着青春的尾巴,步入中年,直至白发苍苍。

(作者为封面传媒副总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