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烟令 ∣ 吸烟像做贼,为啥不心虚?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4-13

禁烟令 ∣ 吸烟像做贼,为啥不心虚?

文 / 易中天 



禁烟令

近日,国家出台多项严格禁烟令,并在北京、上海率先实行。禁烟令实施首月,仅在上海就开出392张罚单,罚金60多万元。


这样一来,似乎大大方方地吸烟将成为生活里的回忆。然而我们不禁要问:


·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吸烟?

· 吸烟的文化原因是什么?

· 烟有哪些功能?

· 偷偷摸摸抽烟,但为啥不心虚?



 

  说起来,中国居然有那么多人吸烟,似乎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1

烟是中国的土特产吗?


  烟,即烟草,西文tobacco,译名“淡巴茹”。这玩艺不是咱们的土特产,据说是葡萄牙水手在十六世纪的时候带到中国来的。不过这个来历,现在已很少有人记得。因为从十六世纪到现如今,好歹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就不好再算是“番邦贡品”,得算是“国货”了。

  这在文化史上也是常见的事。比如辣椒,据说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十七世纪时才传入中国。但你去问湖南人、四川人、陕西人,有几个承认吃辣椒是吃“外国佐料”的?


2

中国人爱吸烟吗?


  中国烟民的人数也很多,早已超过始作俑之国。而且,虽有科学家警告于前,政府限制于后,却并未发现有人数锐减之势,反倒又有不少人加入这一行列。终于在烟草的世界里,也形成了一个“泱泱大国”。

  这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中国人按说是不该也不会吸烟的:


吸烟并非袓传,而国人重传统;

吸烟并无好处,而国人讲实惠;

吸烟有害健康,而国人善养身;

吸烟形象不佳,而国人尚道德。



  这样一种既非国粹,又无实利,既碍长寿,又欠正派的嗜好,竟然能为国人欣然接受,且屡禁不止,便一定有文化上的原因。

  原因在于“群体意识”。



3

抽烟抽的是“关系”


  烟和群体意识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香烟和酒饭,甚至和音乐一样,能够使人“群”,也就是能协调人际关系

  两个人见了面,递根烟过去,拍拍肩膀,说起话来就比较融洽。哪怕刚刚发生过一点小冲突的,只要递了烟,气氛也就会缓和许多。

  而吸烟者在受到家人(父母、妻子等)指责时,辩护的理由也有一多半是“要应酬”。这虽然会被视为“托词”或“狡辩”,但也有相当成分是实情。



  不信,你去问烟民们,他们什么时候吸得多?


一是需要提神的时候,比如写作时;

二是需要解闷的时候,比如旅途中;

三是需要应酬的时候,比如酒桌上。


  另外,据我观察,北方的烟民似较南方为多,也因为北方人比较豪爽,讲义气,重感情,爱交朋友。当然,他们喝起酒来也比南方人凶。

  事实上,烟的一个重要文化功能就是交际。中国传统的交际之物,有酒与茶。“茶交隐士,酒结豪侠”,但都不如烟。因为你总不能一天到晚拎着一瓶酒或一壶茶,逢人就倒吧?然而怀揣一包烟,却可走遍天下。“相逢开口笑,递上一支烟”,实在是自然得很,也便当得很。

  求人办事时,递上一支烟,只要对方也是烟民,往往都会接过去。因为人家请你抽烟,至少也是友好的表示。



  一支烟实在微不足道,收下不算受贿,拒绝则又未免小题大做。但是,东西再小,也是人情。只要对方接了烟,也就算是领了情,开了口子,搭了桥梁,下面的文章也就比较好做,至少不会碰得灰头灰脸。

  俗话说:拳头不打笑脸。面对人家递过来的烟,一般人也很难拉下脸来。


4

烟能交人,亦能识人


  烟能帮我们交人,也能帮我们识人

  比方说,吸烟者多半大度、豪爽,但也可能马虎、放荡;不吸烟者往往严谨、沉稳,但也可能拘谨、小器。

  搞“公关”的人都知道,吸烟的人要比不吸烟的人好打交道。这不仅因为烟能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因为吸烟者往往性格外向,不吸烟(不含戒烟)者则多内向。外向者多爱交际,爱交际者多爱聊天。



  聊天时,如果大家都吞云吐雾,又相互递烟,便气氛融洽,谈兴更浓。相反,如果大家都不抽烟,则久谈必有“枯坐”之感,难得尽兴,实际上往往也未必有神侃海聊之兴致。

  除女人在一起总有话说外,不抽烟的男人在一起, 便多半只能谈正事(除非有酒)。他们内心有了郁闷,也往往无法找朋友排遣,或只能去喝“闷酒”。


5

以烟窥探关系之深浅


  通过烟,还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浅:


生分

客客气气递烟,说明关系尚浅,还很“生分”,尚处于建立友好关系的探索阶段,或说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鸿沟(如属上下级关系);

相等

相互抢着递烟,说明双方地位相等,或视为相等,但关系半生不熟,又都愿发展友好关系;

较深

随随便便递烟,不计较是否“礼尚往来”,说明关系较深,已达到“无论怎样也没关系”的程度;

亲密

伸手到对方口袋里掏烟,掏出来还要散给别人,那就简直是亲密无间、不分彼此的“铁哥们”了。



  当然,一般地说,相互递烟,总以次数大致相等为宜。抽别人的多,或只抽别人的,便多少有些不尊重对方,也显得自己小器。至于请客吃饭时,只要被请者中有烟民,香烟实乃必备之物。如果让客人自己掏烟,是很丢面子的事。酒菜总比香烟贵,岂能因小失大?

  所以,在请客吃饭的宴席上,烟也往往是不可或缺之物。它的重要性,一般说要超过点心糖果之类,有时还略胜于茶。

  

  禁烟令颁布以后,吸烟更像做贼了。

  你心虚吗?不心虚吗?

  


本文节选自易中天《闲话中国人》


E

N

D




#参与留言#


你与烟有着怎样的故事?




赠书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