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踏青关注 | 鼻痒、打喷嚏、流清涕......这些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feifeitengteng 2017-04-13


讲解专家:北医三院耳鼻喉科 朱丽


最近,有些患者来到北医三院耳鼻喉科门诊时,手里握着一大把卫生纸,还不停地打喷嚏,鼻子被捏得红红的。还有些患者夜间来急诊,鼻子堵得厉害,晚上根本没有办法睡觉......

难以想象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痛苦,曾有患者说,自己真是“生不如死”。实际上,过敏性鼻炎是一个发生在鼻黏膜上的免疫反应,首先是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了,这个异常集中表达在鼻黏膜上,跟遗传基因有关系,跟环境也有关系。有高达22%的人在一生中曾罹患过过敏性疾病。

1

患过敏性鼻炎的人越来越多


以前,人们对过敏这种病不是很清楚,常当成感冒来治。近些年来,大家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很多人会主动去医院看过敏。过敏性鼻炎患者只有在接触过敏原时才会发病,也就是生活中多加注意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至少是可以减轻症状的。

事实上,衣食住行都可能引发过敏,如花粉、有毒气体等,接触到鼻黏膜就有可能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如果你现在对这些东西不过敏,也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发生。

 
患者中图书管理员就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人群,因为图书上面有很多灰尘,有很多尘螨,有些人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打几个喷嚏,总接触,喷嚏也就越来越多,慢慢地就过敏了,罹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还有的人,只要有一次是高浓度地暴露在过敏原当中,或者是污染环境中,比如是在自己患了重感冒之后,或者有些家庭刚刚装修以后等等,在这些因素的诱发下也可能比较容易患上过敏性鼻炎。

2

发病容易,诊断也容易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人是很难根治的。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断其实也比较容易,接触过敏原后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堵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鼻腔黏膜苍白水肿,就可以诊断为过敏性鼻炎。


比如,某位朋友连续3年,每年一到3月中旬开始就疯狂地打喷嚏,鼻涕成河,每天要用上很多卫生纸,晚上还因为鼻塞而辗转反侧,同时眼睛巨痒、流眼泪,要一、两个月才能好。这样的话,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3

查过敏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患上过敏性鼻炎后,很多人不去查过敏原,或者觉得查了也没多大用。实际上,查过敏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首先您要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因为我们只有把过敏原查清楚了,才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避免,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

过敏原的检测,现在临床方法很多,一般检查无外乎体外法和体内法。体外法简单的说就是免疫学检查,通过血清里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来鉴定是否对某种物质过敏。体内法就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粘膜激发试验来确定过敏

4

治疗过敏性鼻炎,环境控制是重头戏


环境控制,也就是对过敏原的回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是中国最新版2015年过敏性鼻炎疾病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某位患者尘螨过敏,在生活中就要尽量地避免接触尘螨,尘螨主要生活在我们的床上,对于床单、被罩、枕巾的处理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过敏性鼻炎按照时间的不同,常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就是对春秋季或夏秋季的花粉过敏。每年一到这个季节患者就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还不是感冒,这就有可能是患了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对于季节性过敏的人来讲,需要了解自己的发病时间,了解各种植物花开的时间,以便在植物花朵盛开期的前一周就给自己用上过敏性鼻炎的药物。至少可以在花粉浓度很高的时候,尽量避免外出。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戴口罩、眼镜,回家后要减少开窗时间,打开室内空气净化器以减少家里的花粉。秋季要尽量避免去草原,因为小草上面有很多的花粉。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讲,就需要在生活中处处避免了。

尘螨过敏是最常见的过敏原,为了避免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要尽量减少您生活环境中的尘螨浓度。尘螨怕热也怕冷,65度以上,0度以下就会死亡。因此,我们在洗床单、被罩、枕巾时,不妨用开水烫一下。
 
动物皮毛过敏,那我们就建议患者朋友不要养宠物了。


有人一到新装修的地方就喷嚏不断,这是装修污染引起的,比如甲醛。其实,甲醛本身不是过敏原,但它会造成鼻黏膜的破坏,鼻黏膜受到破坏后,就会促发过敏的发生,很多人就这样产生了过敏,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房间里的一些可挥发性的气体,搬到新家以后尽量测一下。

最后,我们强调一点,过敏性鼻炎虽然是一个慢性病,但它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文 | 北医三院耳鼻喉科 朱丽

编辑 | 孙静

更多音频,请点击:

喜马拉雅FM之北医三院频道





北医三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