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恶心呕吐,病因竟然是它?

 尚振奇 2017-04-13


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作者丨王胤 赵太云 陆兴俊

单位丨安徽亳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来源丨医学界消化频道


患者,老年女性,66岁,主因“恶心呕吐3天”入我院消化科,恶心呕吐多为进食后出现,空腹时偶有恶心,无呕吐,无明显时间特异性,无腹痛腹胀腹泻,大便平均2天一次,为黄色成型样大便,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病史,无特殊药物食物过敏史。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无特殊药物食物进食历史。


入院前行腹部B超,腹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按急性胃炎治疗,常规给予抑酸、护胃、止吐等对症治疗,但症状在药物作用消退后复发,检查患者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异常,肝功能示:ALT 105 U/L。


随即加用保肝药物治疗,边治疗边进一步检查,并详细追问患者病史,患者既往无慢性肝炎病史,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无明显异常,保肝药物治疗后5天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但恶心呕吐症状反复发作,无明显好转,进一步行胃镜检查,显示:浅表性胃炎,期间检查患者肿瘤指标无明显异常。


由于患者反复恶心呕吐,伴食欲缺乏,治疗期间反复运用静脉及肌注止吐药物,但药效后症状即复发,患者家属反复咨询,牢骚满腹,并开始不再配合检查及治疗。后拟进一步给予患者行胸腹部增强CT检查以及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但患者及家属拒绝进一步检查,又拒绝出院。


为了进一步避免医患矛盾升级,只能硬着头皮晚上查房,和老太太及家属分别聊天沟通;家属自诉患者既往曾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并且患者经常无缘无故情绪低落,面容呆滞,反应迟钝,遇到不顺心事情就泪流满面,偶有头晕头疼症状。


为进一步排除脑血管疾病,行头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并邀请精神科会诊后考虑患者轻度抑郁,并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5 mg,3-5天后如无不适可改为10 mg(晨起餐后),后患者要求出院。出院三天后随访患者症状并无明显好转。


一周后患者再次因恶心呕吐加重入院。此次患者入院明显带有不满情绪,患者家属既不愿意再次花钱,又想把病看好,那个“亚历山大”,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只有硬着头皮加强沟通,坚持认为患者神经官能症,抑郁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病程长,预后较差,症状反复。一面再次与患者家属沟通,行肠镜及胸腹部增强CT进一步明确。但患者家属再拒绝进行检查。


同时,多次夜间与患者沟通后,发现患者自诉平时怕冷,容易出汗,加之情绪低落,面容呆滞,应进一步排除内分泌系统疾病,最常见的即为甲状腺,详细与患者沟通后行甲状腺功能三项及甲状腺抗体筛查。


结果显示:促甲状腺激素(超敏)TSH<0.008 μIU/ml,甲状腺T4 275.20 n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3.76 nmol/L,甲状腺球蛋白 376.39 μg/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5.86IU/L,甲状腺摄碘率24小时 60.1%,甲状腺显影增浓。


经过内分泌科会诊后诊断为淡漠型甲亢,给予患者抗甲状腺药物对症治疗,并对患者出院饮食,注意事项详细交代。患者出院后一周随访,恶心呕吐症状较前好转。


反思:


淡漠型甲亢是甲亢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与典型的甲亢相反,多为神经抑郁,具体可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畏寒、神情淡漠,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懒动少语等。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比较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身体某一系统表现为主,如心血管和胃肠道;在消化系统中极易与神经官能症相混淆。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在加强询问病史的同时,如对于老年伴有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慢性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排除常见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的同时,可进一步检查患者各种激素水平,千万不要盲目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