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情 监狱内突现3D立体监墙

 qingse1976 2017-04-13


酒吧?书店?创业园区?NO!NO!NO!这是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二监区的文化墙。WHAT?文化墙?

向上看!woow,有创意,你确定这里是监狱吗?

        没错,这是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二监区服刑人员通道的墙群,都绘制上了美妙的心灵画卷,这是对服刑人员开展“视觉疗愈”工作法的一种新尝试。舒缓重刑犯的心理压力及低迷情绪,有效提高改造质量。我们称它为——文化墙!

主题各异,寓意深远

    二监区充分利用楼层构造的优势,在监区的4层楼梯上分别绘画主题各异的3D立体彩色画卷。


   “一颗会开花的树”,红黄绿,服刑人员在警官的引导下,用大地的三原色让原本毫无新意的楼梯层林尽染,让服刑人员每天出工一眼看见新的希望,充满改造力量。

  


 “逆流而上”,两条栩栩如生的锦鲤,朝着三楼的方向奋力游去,常言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在迷途中的服刑人员,正在挣脱过往的牵绊,如这两条锦鲤一般游向新生彼岸。

“曲径通幽”,拾级而上,改造道路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和不解,警官用自己的爱心滋润着这群特殊人群的心灵,做好改造路上的引路人,让曲径变通途,一步一步坚定前行。

“小荷才露尖尖角”,服刑人员入监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入监后,二监区在日常教育的基础上,开办了十余特色班,让服刑人员根据兴趣爱好报班学习,监区警察发挥专业特长,利用业余时间为服刑人员授课。

       在多年的坚持下,从没拿过毛笔的服刑人员写出了一手好书法,从没登过舞台的服刑人员成了监区汇演的台柱子,仅仅会用电脑打字的服刑人员能从拍摄、剪辑、编辑做得一手好视频……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她们正在新的沃土中暂露头角。

 

      “梦会开花”,四楼的服刑人员通道上,服刑人员用自己的画笔在警官的带领下让一棵原本不起眼的大树花枝摇曳,沿着楼梯攀阶而上,星星点点的粉紫色花瓣,一如服刑人员梦想的绽放,只要通过努力,迎接她们的必定是美好的明天。“新衣,新生”,一个摩登女郎跃入眼帘,衣着时尚,自信十足,走过这层楼梯,便来到了二监区“新衣服装技术室”,这是一缝纫加工作为主要生成项目的二监区的一个创新技术室,承担着监区缝纫技术的探索研究工作,承担着指导每一名即将刑释的服刑人员做出一套自己新生服的工作。走到这里,距离自己的回家日期便不远了,回望每节楼梯的3D彩画,服刑人员总会感慨万千,如果说当时参与绘画,感受到是绘画的快乐,想象着的是在上、下工的路上,“走出”监狱的高墙,身临其境去体验亲近大自然的瑰丽,那么每天一次次的走过观望,才是对自己心灵最深的荡涤。通过主题各异的绘画,让服刑人员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树立正确的改造目标,坚定改造信心与决心,最终回到通达人生的正轨,这才是“视觉疗愈”工作法的初衷。

全面参与,共同搭建温馨改造之路

    监区的“视觉疗愈”工作法,全部由服刑人员设计及绘制,她们通过在服刑期间学习美术绘画来装扮自己的改造环境,同时通过楼梯画和墙面3D画的形式让他们每次经过“改造之路”,都能洗礼一次视觉疗愈效果,在心灵与身体上达到主观平衡,提升改造的积极性。

                                          

      


       作为全国巾帼文明标兵岗,二监区在开设特色教育班帮辅服刑人员改造方面,一直独具特色。“视觉疗愈”的创新应用,与原有的“非洲鼓表演”“多肉植物培育”“篆刻艺术研习”,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效通过人的四大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对服刑人员进行身心调节、改善。有机整体的形成,使服刑人员通过美丽的景致、沁人心脾的芳香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令人产生轻松平和的感觉,最终达到劳动改造与思想改造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成效凸显,有效提升改造效能

        二监区开展“视觉疗愈”工作法以来,饱受服刑人员的一致好评,不少人认为“绘画是疗愈人心的天堂,在美术的世界里和自己对话,治愈我们的心灵,在深墙内也能体会和感受特殊的大自然之美”。“视觉疗愈”工作实施近半年来,二监区服刑人员间“打、骂、吵”等违规违纪现象明显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26.32%,特别是在3月份监区首次实现“零违规违纪”。同时,有效助推监区生产得到稳步提升。“视觉疗愈”工作的成功开展,不仅有效舒缓服刑人员的心理压力及低迷情绪,同时达到提振改造信心的效果,取得良好成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