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源自于互助组织?中国人买保险有三大误区!

 天蓝蓝海蓝蓝新 2017-04-14

保险源自于互助组织?中国人买保险有三大误区!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都会焦虑,焦虑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无常,第二是无助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焦虑的来源和未知的不确定性,所以出现了很多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的可能性。其中与此相关性最大的一个行业,就是保险。

本期吴晓波频道,我们邀请了在保险业打拼了十二年的众托帮创始人——乔克,和吴老师一起为大家解读:

中国的保险业还存在哪些怪现象?

网络互助和传统保险有什么不同?

网络互助模型与医疗体系如何互动?

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保险源自于互助组织?中国人买保险有三大误区!


互助模型是人面对无常和无助时的产物


保险的雏形是怎样的?

当人从洞穴跑出来成为一个社会人的时候,无论是寻觅食品,还是打猎,人们之间就构建起了互相帮助的关系。

在十四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保险行业的雏形。当时威尼斯有很多船队,到地中海、大西洋进行贸易、生产。在茫茫大海上,生命是脆弱无助的。常常出去十艘船,回来六艘船。

保险源自于互助组织?中国人买保险有三大误区!

这时,一种互助式组织就出现了,每个成员先投部分钱到这个互助的组织里,一旦发生船毁人亡的意外,之前投的钱就可以弥补部分资产的损失,也能够抚养去世船员的妻儿,保障他们未来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它已经包涵财产险和寿险的存在价值了。

接下来,这种互助的模型逐渐被原始意义上的保险公司替代。他们的作用和股份制公司相似,是为了在商业活动中降低商业经营风险的同时,通过契约的方式,来完成人与人之间、人与财富之间的某种约定。


会馆——中国古代的互助模型


在中国古代商业史中,没有出现类似威尼斯地区的保险公司。但是,有不少商业活动,跟互助有很大的关系,会馆就是其中之一。

保险源自于互助组织?中国人买保险有三大误区!

今天中国还有很多会馆保存下来,如三晋会馆、苏浙会馆。古代中国的商人到别地去做生意时,一些商人会交一定钱财在当地建起会馆。万一有商人的生意、人身安全出现问题,会馆里的其他商人,就可以帮助他安顿,解决善后问题,这非常像原始意义上的保险公司。


中国保险的怪现象,是问题也是契机


虽然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在6年里翻了两倍,也因为频繁进军资本市场被称作“野蛮人”,但是保险业是中国所有金融行业中,最落后的一个行业。美国人每年支付的人均保险费用在3800美金左右,而中国每年的人均保费支出,只有140美金。

中国人的保险意识也非常淡薄。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怪现象。

过分注重收益:中国很多人买保险不是为了保障风险,而是为了获得收益。当今,有一种保险叫做万能险,它不是为了保障未来人生病或者不确定的时候,使投保者获得补偿,而是在帮助大家获得收益。中国的三万亿险资里,就有一万亿是万能险,这也为保险业累积了资金,让他们有资本在金融界横冲直撞。但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这悖论了保险的初衷是降低风险。

只给孩子买保险:一对中国夫妇买保险,常常都是为他们的孩子买的,或者为父母买。但是,最需要保险的那个人,应该是家庭中的经济支柱,往往是这对夫妇本身。

要工作不要保险:整个中国社会的保险意识还不够。很多公司不给它的员工买保险,或者有很多的年轻人本身缺乏保险意识,只关注了工作或工资本身,却忽略了保险能带来的福利与保障。

保险源自于互助组织?中国人买保险有三大误区!

有怪现象就有发展的契机。在任何一个行业的变革当中,一定是有人用新的模式、思路和工具,重塑整个行业的结构框架。网络互助平台众托帮就是开拓者之一,它的模式让我们再回到保险最本质的初衷上来。


在复杂的商业世界,想要更多资讯,听吴晓波就够了。点击链接,每天听见吴晓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