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是你的眼神 梦想满天星辰 ▼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夜空下的世界(TWAN)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同一个世界,同一片星空”摄影展,在美丽的佘山之巅上海天文博物馆展出。 历经5个月的筹备,上海天文博物馆(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终于汇总挑选出40多幅能反映全球最美星空美景的照片,为市民奉献一道星空盛宴。本次展览不仅作为2017国际天文月的特别活动,也是第八届地球与天空摄影大赛的启动仪式。 夜空是有浪漫情怀的诗人,晴朗时给你皎皎明月,阴雨时给你水雾朦胧;天文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而星空摄影,则是掌握一定天文规律后的浪漫。请到天文台一睹星空摄影展的风采! 一起来看看星空展上的作品吧 《星河漫步》 摄影:赵小华 地点:玻利维亚 这幅作品是2015年TWAN摄影大赛“夜空之美”组五等奖作品。摄影师自拍于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星空之境,360度无死角满目星光。每走一步,都怕踩碎了满地的“星星”。 《天上的街道》 摄影:宋洪晓 地点:中国·山东 2014年TWAN摄影大赛“对抗光污染组”五等奖作品。在古老的中国,有在天亮前登上五岳之首泰山观日出祈福的传统。凌晨,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天街走过,来自他们手里的光线和天上的星空交相辉映。 《巨大喷流》 摄影:潘慧恩 地点:中国·广东 TWAN投稿优秀作品。摄影师和朋友在拍摄英仙座流星雨的时候,忽然一条蓝紫色的闪电从云顶迅速喷出,像绚丽的焰火从云顶射出,还像一棵树长着枝丫快速长高,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原来这是罕见的巨大喷流,一种发生在雷暴云顶和低电离层之间的放电现象,太棒了!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摄影:戴建峰 地点:中国·西藏 这是在外星球上所见的景象吗?或是艺术家笔下的海王星的假想图?事实上这来自于我们所在的地球。在中国与不丹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摄影师站在四零冰川上完成的自拍照。得利于海拔5300米的稀薄空气,即使过度曝光的月光也无法掩盖银河中心的光芒。在银河的左侧还可以看到红色的火星。 《六盘山星轨》 摄影:孙国才 地点:中国·宁夏 2016年TWAN摄影大赛“对抗光污染”组获奖作品。2015年国庆期间,摄影师与伙伴一起再次登上宁夏六盘山拍摄星轨,这次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在构图上进一步优化,将带有六盘山特征的盘山路拍进去,利用车灯打亮蜿蜒曲折的山路,使地上的车轨和天空的星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平常难以看到的景象。 《南北半球星空全景》 别名:《S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在四海八荒追寻完美暗夜的过程中,产生了这幅有趣的全景图像。它由分别拍摄于北半球加那利群岛帕尔马岛与南半球阿塔卡玛沙漠的两幅全天影像相拼接,并将来自南半球的图像上下翻转,从而得到了这幅地平线横贯中央的神奇影像。 《伴随灯光消失的》 别名:《光和星空,鱼与熊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幅影像由两幅图像拼合而成,上方是拍摄于Alborz山脉美丽壮观的银河,下方是相距仅65公里处德黑兰市区灰霾无星的天空。这样的差别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银河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日渐消失的景象。 光污染掩盖了星芒,小时候会眨眼的星星、提着灯笼在天上走的银河越来越成为生命中的美好回忆而不复存在。 《包含日全食的日行迹》 别名:《夸父般的8字追日行》 摄影师从2005年开始拍摄于在土耳其的西戴古城,在图像的右下方,你还可以看到在低空闪耀着的金星。 这张照片的难得之处在于,首先你需要在每天固定的时间点拍摄,观察记录太阳在天球上的移动状况,其次,要坚持一年,才能形成这样一幅8字形的运动轨迹,最后,拍摄到日全食,才能令这个轨迹变得圆满。 上海天文博物馆 它位于松江西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是中国第一座建有天文圆顶和拥有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现代天文台。 2004年,上海天文台在此优秀建筑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天文博物馆,现为全国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江四大国“保”:方塔、唐经幢、广富林遗址、佘山天文台博物馆) 上海天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台建成于1900年的40厘米口径双筒折射望远镜,它是中国最早建成的大型天文望远镜,迄今仍为中国最大的折射望远镜之一。 上海天文博物馆兼具历史展陈和科学教育功能。“百年天文台”展区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现近代天文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聚焦望远镜”展区描述了天文望远镜诞生400年以来引领天文学发展的历程。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波摄影作品过过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