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就是在表达上花心思

 老刘tdrhg 2017-04-14
教育就是在表达上花心思——钱梦龙先生《教师的价值》读后
  
  安徽宿松程集中学 张敏
  
  去年年底,我有幸在南京见到仰慕已久的钱梦龙老师。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漾着幸福。
  
  说钱梦龙老先生是全国教师的偶像,一点也不为过。早在三十年前,便有“南钱北魏”之说。如今,耄耋之年的钱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刮起阵阵“钱氏旋风”,成千上万的钱粉会从四面八方围上来。2016年年底,在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召开的钱梦龙教学思想研讨会就是明证。有一个细节,不少人或许会终生不忘:让钱梦龙先生签名的人,排起了长队,一直排到了会议室的大门之外;整个签字过程大约持续了几十分钟。
  
  会议期间,我有幸三次接触钱老。一次是在宾馆大厅。那是吃过早饭后,我坐在大厅的沙发上等候浙江名师钱香女工作室的陈忠老师时。突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眼前晃过,引起阵阵喧哗。只见钱老急匆匆地从门外走进来,正同外出的陈日亮先生打招呼。因我同陈先生前一天有过交流,于是便上前问候,才得知钱老患了严重的感冒,刚买药回来。看到一个87岁高龄的老人为教育忙得病了还在坚持,我实在不忍心,又见陈忠老师未来,便主动说:“我送您回房吧!”钱老在微笑着颔首默许的同时,用略带上海口音的话语轻轻地说了好几声“谢谢”。由于是上下电梯的高峰,我同钱老等电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时,我才好好地打量这位过去只在报纸杂志上读过他文章的老人。这位中国当代教育教学大家,轻言细语、面目慈善、安详而从容,像极了邻家老爷爷,让人一见便见亲切之感,便生爱戴之情。
  
  过了好一会儿,才到钱老房间的门口。钱老麻利地打开门后,我立即跟进去,倒了一杯水,送到钱老的手上。这时,钱老才开始问我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我刚一一告知,只见一男一女两位老师走进房间。钱老便温和地说:“走吧,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时,刚进来的那位男老师友善对我说:“谢谢啊!你送钱老回来。”我忙笑着说:“不客气,应该的。”同他们一起进电梯下楼后,我打招呼说还有点事。这时,钱老一脸慈祥,温和而微笑地目送我离开。第二天我才知道先前那位有学者风度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李华平教授。
  
  另一次接触钱老是在会议的最后一天的早上,我到钱老房间里拜访他。那时刚过七点,我预判钱老这时候稍微有点时间,便敲开了钱老的房门。一开门,只见钱老外套还未来得及穿。可能是刚起床,我惭愧地说着“不好意思,打扰您啦!”。只听见钱老又是笑眯眯的轻声说啊:“是你呀,没关系的;我也正准备去吃早饭。”在钱老洗漱的间隙,我把自编的一本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札记放到房中的书桌上后,顺便烧了一壶水。洗漱回来,钱老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书桌上的那本蓝皮书,惊喜地说道:“你写的。”我小声的说:“自编的,自娱自乐;请您批评。”钱老又微笑地说:“趁年轻,多读点书,多点思考,总是好事。”我暗暗记于心间。
  
  第三次是在会议结束的当天上午。那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钱梦龙教学思想三人谈”。中场休息的时候,众多仰慕者找钱老签名。坐在第二排的我便同身边的美女老师交流起来。一聊,她竟是组织会务的。她今天的任务就是向坐在第一排的专家发钱老的新作《教师的价值》。我一向嗜书如命,碰到有送书的,不管够不够格,总是要去找人要,这次自然不会放过。好在聊得还算愉快,又或许是看到了我眼里的欲望,这位始终未来得及问芳名的美女老师偷偷给了我一本,还不忘叮嘱我“不要在会场看啊,这本书是送给专家们的”。我懂得,我是不够格获赠这本书的;但一望书名,我就知道,这,正是我寻找的。后来,我找钱老签名时就是用这本书。只见钱老一惊(大概发现这是现场第一个用这本书找他签名),又见是我,笑着长瞥了我一眼,似乎想说点什么,只是碍于现场人太多,便在郑重地签下“钱梦龙”三个字后,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点点头。
  
  这两年来,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我们工作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怎样实现做一个教师的价值?其实,这就是我同这位陌生的拥有美丽心灵的女教师讨要这本书的理由。
  
  从南京回来,我花两天时间细致地读完了这本包括“我的教学传奇”、“语文导读法的昨天和今天”、“语文教学浅思录”、“语文教学对话录”、“读书思考”“给学生的建议”六辑内容共22万字的专著,进一步加深了对钱老教育教学思想的领悟。难怪黄厚江先生说“钱梦龙的教育教学思想滋养了几代语文人”。此话不假,一个教师,从钱老的这本书中哪怕能真正借鉴吸收到一点,也会改变自我心灵,点亮教育生活。
  
  读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视角,也有不同的寻找,当然会有不同的收获。作为教师,我更多的是从教育的角度来关照钱老的教学思想。记得在一篇给《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写的序中钱老这样写道:“成功的教学必定是目中有人的教学,镇西的过人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在于人不仅进入了他眼心中,而且还占着他中心的位置。”钱老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这本书中最震颤我心灵的,便是钱老心中始终装着教育对象。
  
  钱老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后名扬天下,就是因为他把“以学生为主体”当作教学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他总是依托学情,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唤醒学生,点亮心灵,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在这本书中,不少教学案例总能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一次大型公开课教学中,钱老师遭遇一支横跨了四所学校、五个年级(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杂牌军,让他们共同学习初二课文《中国石拱桥》。一般的老师碰到这样的情况,我想象不出课堂会是什么样。但钱老在不经意间便观察到了学生神情上的差异,立即确定好了教学的思路。针对学生的特点,钱老用自己的语言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聚焦课文,聚焦课堂。他上课时先让没有学习过的学生不看书,画出自己心中的石拱桥,再让学习过这篇文章的初三学生提出不同意意见,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文本,每个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贡献自己的智慧。
  
  一堂课一旦唤醒了学生,激活了学生思维,便会绽放出异样精彩。这,或许便是教师的价值。正如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说这样的案例你只能看到钱老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案例只是教育教学这部大块头书中的宏大叙事的话,那么这本书中的另一些教育教学的细节,或许能让你更加容易理解大师的智慧,抵达一种难以言说的远方。在教授《愚公移山》一文时,课堂上便有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说说看,这个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学生纷纷回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
  
  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
  
  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将近九十岁。
  
  师:且,对!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
  
  师:怎么知道?
  
  生:(齐声)“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哦,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说:“他没有爸爸。”)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她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
  
  师:对!遗男就是-----
  
  生:(齐声)孤儿。
  
  这样的“曲问”旨在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引导学生沿着语言的河流,一路欣赏,一路前行,在自觉与不自觉间进入语境,进而为抵达文本的伊甸园蓄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印证了特级教师陈亮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不应该只是勤于教书、能够教好书的指导者,还应该是既能体验语文,又能体现语文的实践者。”诚如钱老。他总不乐意带上各种冠冕,只是把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当成自己的终身追求,也把它看作是对他人生最高的褒奖。
  
  其实,这样的牵引何止作用于学生。我甚至固执地认为这本《教师的价值》,不只是在告诫广大教师----教师的价值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草根教师----怎样实现教师的价值。
  
  钱老说,“三主四式”指向一个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成为不但在学习上能够自主,而且在人格上、意志上能够真正“自立”的人。其实这看似是术,实际上也是道。因为,它正是教育的目标。准确地说,教师的价值就在这里。
  
  明白教师的价值,这是教育教学万里长征的起点。但是,如何实现教师的价值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你或许会说,当然是在课堂上进行如钱老一样的教育表达。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如果没有一定的累积与沉淀,这样智慧的教育表达是无法完成的。记得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教育的关键在人,教育品质永远取决于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所以,教师自己是实现“教师的价值”的关键。套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陈岩石老人的一句台词,“现在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教育学生,而是首先要教育教师”。钱老深谙此道。
  
  《教师的价值》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实现教师的价值,首先要有坚守职业、坚守信念的定力”。这个定力,“源于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信念”。因此,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丢掉幻想,立志终身从教。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真正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精神与心灵成长。在价值多元、语文教学流派众多的今天,广大教师一定要坚守“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真正着眼于立德树人。因为,这才是正道,更是王道。
  
  《教师的价值》这本书告诉我们:实现教师的价值,就要扎根教育农田,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在总结提炼中升华发展。钱老自五十年代初就思考语文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改革,不断提炼,历经三十年才创造性提出“三主四式”教育教学思想。又在教学实践与现实批评中不断优化调整,最终修成正果。钱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探索,才有了今天的集大成,才有了今天的光芒万丈。这就是暗示在这样一个快餐化的时代里的教师们:教育经典或曰真正的教育教学思想,只有源自泥土,才有生命力与生长力。
  
  《教师的价值》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实现教师的价值,就是要在教学中读书,在读书思考,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参天大树。说起读书与思考,可以毫不讳言地说,这是当代教师之殇。问问我们自己,问问我们身边的人,你一年能读多少本书?你一天又思考过些什么教育问题?答案恐怕会让国人失望,也会让我们自己害怕。其实,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传承文明的桥梁,也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读书是我们获取思想、资源更为重要的途径,也是我们净化内心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可以说,爱好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习惯,甚至生活方式。朱永新教授也曾言,“一个人阅读的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钱老初中毕业后当教师,能够胜任工作,并很快成为优秀教师,最终成为当代名师、教育家,就是依赖于源源不断的潜心阅读。细心的读者从他的这本书以及古体诗词集当中,也能窥见其烛光下苦读的背影。
  
  阅读与思考是一对孪生兄弟,阅读多了自然便会萌生思考的智慧。几十年来,钱老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可以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这本书中的“读书思考”专辑自不必说,单是《说训练》《给训练留个位置》《语文教学四境界》等,无不体现钱老对语文以及语文教育的深度思考。至于《语文教学何必谈“性”》《为语文教学招魂》《语文教学呼唤常识回归》却是钱老在深度思考后对语文教育教学现实的某种矫正。如果说一个教师,他能够把读书与思考当做生命的常态的话,他便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他也便离享受职业幸福不远了。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钱老在最后一辑中给学生们提的忠告。他鼓励学生《学语文不妨“自作主张”》,建议学生《读点唐诗宋词》《多读散文》《培养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告诫学生《莫把求分求当知》。这些文章体现了一个世纪老人洞察发展大势的睿智,更让读者诸君看见了一位老教师勇挑社会责任重担的生命姿态。请为这样的钱老致敬!
  
  人们常说,钱梦龙是教坛的一颗常青树,也是中国当代教育的传奇人物。可我觉得,大家在感叹这样一位草根成为大师、收获到了人生与职业的幸福的时候,真正要思考的是:钱老是如何实现了这样华丽的蜕变?而这,或许就是这本《教师的价值》最大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