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百岁老人如厕时脱肛达3公分
2017-04-14中山六院
8评
【101岁老人如厕,脱肛竟达3公分!老人们需要当心这件事······ 】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试想想,如果一个老人历经了100年的沧桑,却被一个问题给困扰着时,那这得多么的烦恼啊!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六君今天给大家讲述一下。 “一位101岁的阿婆如厕时直肠脱出3公分,痛苦不堪,在我院肛肠外科主任任东林教授团队行TST STARR(选择性经肛部分直肠切除吻合术)手术后,解决了她的烦恼。” ▲康复顺利,钱婆婆十分开心 当中六君见到101岁的钱婆婆(化名)时,她已经精神多了,在任东林教授惯例查房时候,她一把拉住教授的手,感谢他的手术给了自己新生的机会:“太感谢教授了,今天已经恢复很多了……” 百岁老人出现直肠脱垂 出生于1916年的钱婆婆,今年已经101岁了,但身体一向很硬朗。平时她还经常和街坊去散步、喝早茶。但最近一周来,在上厕所的时候无意间就觉得肛门处有肿物脱出,而且感到明显不适,还伴有血便等,即使用手也无法完全回纳。家人知道后非常紧张,赶紧带钱婆婆到医院就诊。经当地医院初步检查,考虑钱婆婆的情况属于直肠脱垂,但由于钱婆婆年龄过大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当地医院不敢采取进一步治疗,建议转到我院就诊,找到了在国内肛肠外科学界赫赫有名的任东林教授。 由于发病已一周多,任东林接诊检查后发现,钱婆婆的直肠黏膜已下垂约2-3cm,而且需要药物辅助才可以排便。 研究病情,开展手术 对于如何治疗,曾被评为“广州百双妙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任东林教授在科内会诊时坚定指出,根据钱婆婆现在病情来看,手术治疗仍然是首选治疗方法。 但由于钱婆婆的超高龄,同时还有八年多的高血压病史,属于手术的极高危人群,他要求术前准备必须非常完善,术前的血压等身体指标必须进行严格控制,麻醉手术科的医生也进行多次会诊,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麻醉方案。 由于术前准备非常充分,钱婆婆的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任东林教授仅用了半个多小时便为钱婆婆完成了TST STARR手术。 ▲任东林教授与助手黄亮博士在为钱婆婆进行手术 “手术的难点在于病人年龄较大。对于一般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组织、血管脆弱,容易破碎等问题,更何况钱婆婆这样的超高龄患者。” 术后,任东林教授表示,考虑到钱婆婆平时身体状况良好、求医意愿强烈,而让患者活得有质量,有尊严是医生的目标,即使面临风险也应该尽力去治疗。他坦言,只要在术前充分考虑好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术中手术团队密切配合,严谨细心,手术还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中六君获悉,经过医护人员悉心照顾,钱婆婆术后康复非常顺利,第二天已经能下床活动,自己进食,观察数天后即可康复出院。 任东林表示,非常感谢钱婆婆及家人的充分信任,让医生有机会去挑战超高龄手术。“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最重要因素,是患者和家属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配合。” 他说,只有得到充分信任,才能鼓励医生在治疗之路上以最大的信心去挑战难关。 ▲钱婆婆与任东林、黄亮一起 提醒:老人属于直肠脱垂易发人群 医学上说的直肠脱垂,也就是民间说的脱肛,它是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老人和小孩是易发对象。难道脱肛也“尊老爱幼”?任东林教授介绍到,由于老年人全身组织衰退、肌肉松弛,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便秘、气管炎、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频繁增加腹压,同时隔肌下降,压迫腹腔脏器推压乙状结肠和直肠向下移位,又由于老年人体弱无力,括约肌松弛,骨盆直肠窝、坐骨直肠窝脂肪量减少,这些都是老年人易发生直肠脱垂的原因。 在针对老年人直肠脱垂治疗方面,任东林教授强调,老年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基础疾病多,恢复能力弱。故在治疗时,既应重视局部的致病因素,更应重视全身整体的状况。 任东林教授补充道,直肠脱垂病人早期都会有轻微症状,如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直肠痛、排便困难、便不尽感和不同程度的控便功能障碍等。若发现有类似症状,则应及早去正规医院的肛肠专科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祝愿钱婆婆身体健康。 图片已获患者授权 【文、图/中山六院】 【编辑:karm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