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6-2017-2康一中初三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7-04-14 | 阅:  转:  |  分享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题,每题2分,共26分)

.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6年5月9日19时2分左右小孔成像B.C.D.水中荷花的影









5.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技术应用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6.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7.把重为6N、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投入足够多的水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A.物块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B.物块所受的浮力为10N

C.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1000PaD.物块密度为0.6×103kg/m3

8.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运动的B.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平衡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



A.甲杯中的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的液体的密度

B.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D.若向下按压甲杯中的小球,甲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减小

10.如图,起重机是常见的起重设备,用起重机可将很重的物体方便地吊起并安放到适当的地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起重机钢绳下的动滑轮是为了省力

B.起重机工作时,放下支脚是为了增大压强

C.起重机的起重臂相当于费力杠杆

D.起重臂水平转动时,起重机对重物没有做功

11.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物体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

12.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别如右上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s内,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市B.物体在2~6s内受到的拉力为6N

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5ND.在2~6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为90J

13.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

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

C.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D.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每空1分,共8分)14.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15.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盐使冰的熔点O℃(“高于”或“低于,霜的生成是现象.0×10–3m3的物块放入水中当静止.6×10–3m3,则该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该物块的密度为kg/m3。(ρ水=.0×103kg/m3)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题,17题2分,18题分,19题分,20题分,21题分,共22分)17(1)小芸家在装修房子时,美观,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块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已知动力F1和阻力臂L2,请你作出阻力F2.











18.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3)当蜡烛距凸透镜16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若把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水凸透镜”,当向“水凸透镜”加水,使其变厚、焦距变短时,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也可以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在图乙凸透镜左侧的方框A中放一个焦距适合的透镜进行调节。

19.小凡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每隔2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

(2)图象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由图象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5)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

20.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圆柱体的体积是m3.(g取l0N/kg)

(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kg/m3.



①图中的坐标系已经描出三个点,请根据4、5次实验数据继续描点,并画出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关系的图线。②根据图像可知,当拉力为5000N时,下垂量是___________cm。③根据图像可得结论:当两支撑柱间距离等因素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题,22题分,23题分,共14分)

献花(0)
+1
(本文系李功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