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中医药治愈低血压

 风牧云 2017-04-14
    患者来到梧桐山中医学堂诊治低血压。患者带来的医院检测报告显示:测量肱动脉血压低于80/52mmHg。患者,男,52岁。头晕目眩,遇动遇劳则甚,精神萎靡,口干咽燥,面色萎黄,心悸失眠,纳差,舌红少苔,脉细弱。

    中医辩证:气阴两虚。

    治法:补气养血,滋阴润燥。

    方选归脾汤合生脉散加减:党参30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神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2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6克。

    服药半个月复诊,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大有改善,胃口好转,精神力气较好。原方加丹参20,茯苓20。后来复诊随证加减。经过大半年治疗,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嘱归脾丸调理善后。两年后,再见到患者,说一年来从来没有过低血压现象发生,身体也强壮了许多。

    低血压跟高血压一样是常见病,多发病。

    低血压的并发症:低血压病的患者可有头晕、黑矇、眩晕,甚至晕厥,常在突然改变体位时发生。还可出现心绞痛,血糖降低或性功能衰退等并发症

    西医的低血本,中医临床上,有症状的低血压常出现头晕目眩、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失眠烦躁、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体位性眼前黑矇甚则倾倒等症状,中医按“眩晕”、“虚劳”等范畴施治,有独特优势。

    中医临床一般分为中气下陷、气阴两虚、肾阴不足、心肾阳虚、湿困中焦类型,只要对证下药,就能效如桴鼓,标本兼治。

    人们常说,西医治标不治本,而对于低血压,西医连治标的能力也没有,或许又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了。原发性低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