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未来20年,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被淘汰?
2017-04-14 | 阅:  转:  |  分享 
  
未来20年,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被淘汰?很多孩子还没长大就有了让人讨厌的模样,他们正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最近看了一个演讲的视频,主题是关于
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主讲人是一位拥有十几年讲解经验的讲解员,他提到了一个蛮有趣的现象。他见过很多家长,每次带孩子参观完博物馆,都
会问孩子:“今天都学到什么了?你记住几点了?唐朝是916年灭亡的,还是961年灭亡的?”也有孩子会兴高采烈的说“我记住了,唐朝是6
18年建立起来的,900多年灭亡的,916年契丹建立,960年陈桥兵变……”后来有一次,他给一个学前班的孩子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大概讲了一下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史,问孩子“你想一下,一个东西想作为钱币,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孩子在纸上把所有钱币的样子画了一
遍,从贝壳到现在的纸币,最后孩子画了一个小长方形。他不明白小长方形是什么,孩子特别自豪的告诉他,这是一张信用卡。讲完这两个故事后,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同样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有发现、有观察、有思考,而另一个孩子只是记住了唐朝是618年建立起来的,我们更希望自己的
孩子是怎样的?”这位讲解员劝说各位家长朋友,“和孩子走进博物馆,知识永远排在第二位,培养我们走进博物馆学习的习惯和传统永远排在第一
位。”其实这句话不仅限于去参观一个博物馆,因为历史和现实已经在证明:只会死学的人会逐渐被未来淘汰,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求知欲、思考力
、创新力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孩子属于明天属于我们无法预知的明天姑姑家的儿子小超今年读大三,本科学的是英语,但是因为学的不太好,想通过
考研来增加一些找工作的砝码。小超从小就一直想学插画,他有天赋也热爱绘画,梦想是做一名插画师。但是不知道算好事还是坏事,小超的成绩一
直是中等。姑姑一家认为如果成绩太差,也就放任不管了,中等的话,冲一冲可以考一个“正经”的本科,何必做一个“画画的”。在父母的强烈反
对下,小超刻苦又痛苦的准备高考。高考成绩尚可,姑姑姑父以及家里其他几位长辈便开始坐在一起研究专业。有的说学金融,有钱赚;有的说学会
计,不失业;有的说学法律,将来可以当律师;学英语是姑父的建议,理由是小超数学不好,英语专业不开高数课程。最后小超去了一所理工类的学
校学习了英语。可是虽然没有高数课,专业英语的课程依然不容易,再加上小超自己不喜欢,挂了几科。更让人忧心的是,小超从小被父母严格要求
,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人际交往能力不够强,总是存在感很弱,自己也没什么主见,姑姑说他“在外面吃不开,还是考研缓一缓吧”。但是可以预
见,如果小超不改变无主见的性格、对人际关系冷漠的态度,只是想通过混个文凭避免就业压力是不可能的,就算考上研究生,剩下的路,还是会很
艰难。父母千算万算,煞费苦心,把孩子推进大学的校门,却终有无能为力的一天。没办法,孩子们属于明天,属于我们无法预知,甚至无法到达的
明天。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唯一需要的是适应变化之前微博上有一个很热门的新闻:“全国中职文秘技能大赛速录项目的比赛中,冠军选手用13分钟
完成4756个字看打,打破了国赛记录。在极速看打项目中,该选手以每分钟646字的速度,突破了高职组569字的现有记录。”如果是在几
年前,一定是被网友们羡慕和膜拜的。但现在,几千条评论中,被大家讨论最多的是,速记员这个职业,未来会消失吗?在今年十月,微软就已经宣
布,他们让自动化系统与专业速记员进行了比赛。结果显示,自动化系统的错误率首次低于人工。就在十年前,谁说诺基亚会濒临破产,别人肯定会
说他疯了。谁说可以通过在家直播吃吃东西,玩玩游戏,甚至唱唱歌,就能月入过万,别人肯定会说是天方夜谭。那时候说到速记,还是新生事物,
现在,却已经岌岌可危。现实就是这样,没人能预知所谓的“好找工作”的专业,读下来会不会真的好找工作。也没人能知道那些“学这个有什么用
”的专业,读下来会不会突然“抢手”。但只有一件事情是已知的,那就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孩子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快速适应变化,并具备
适应变化的能力。与其给孩子灌输死知识不如给孩子这笔财富当“死知识”陷入落伍和尴尬的时候,我们在孩子们身上播种下的习惯,留下的精神,
给孩子培养出来的几种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能力,才会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变出属于自己的“绝活”。留给孩子良
好的个性,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能走上金字塔顶峰的,永远是少数。幸福指数与金钱相关,但是同样与心态相关,良好的个性,就是获取幸福的重
要条件。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波折,总会有知识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朋友的相助,贵人的扶持,良好的心态,能帮他打开局面,让孩子收获对这个
世界的希望和热爱。说到底,父母希望的不就是孩子能够身心快乐吗?留给孩子求知的热情,让孩子拥有自学的能力无论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再好,课
堂上所教授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每一个行业中,8小时以外不学习的人,都将濒临淘汰。毕业后多数时候,是需要孩子自己能够寻找获取知识的渠道
,并通过高度的自律和求知热情进行自学。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谁就快人一步,占得先机。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让孩子拥有整合规划的能力知识
正在爆炸,信息每天都在更新迭代,孩子们穷尽一生,也无法把这些全部掌握。所以通过思考,去粗取精,再把知识整合规划,变成自己的财富,尤
为重要。同时,孩子也必须学会审视自己的现状、规划自己的时间,寻找自己的优势,并解决自己的短板。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思考。事事都帮孩子规
划好,是有害无益的,短时间内可能帮助孩子更有条理更充实,但是实际上,也扼杀了孩子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营营碎碎念变化会
一直都在。对于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并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人,从未有一个时代提供过如此多的机遇。对于墨守成规,只愿意躲在心里舒适区域偷懒的人,也从未有一个时代会如此残酷。作为父母,其实能做的,不再是帮孩子规划好未来,只能是倾尽所能,帮孩子拥有适应未来的能力而已。
献花(0)
+1
(本文系美目嘉宁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