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海涛668 2017-04-14

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

擎来掌上掬明月,题向诗中证旧因。

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

——乾隆御题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也是唯一一个以烧造白瓷为主的窑口。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据考古发现,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从西安、杭州等地出土的定窑瓷器来看,至少在晚唐就烧制出了胎质白皙、釉色硬亮、薄如脱胎的上等素白瓷。定窑之器中,有极少数是有款识的,如“尚食局”、“五王府”等。

还有带“官”、“新官”字样的款,这些都是入窑烧制前刻划在胎的底足上的,一般用楷书体,虽写得不大规正美观,但却表现得自然有力。还有一些和宫廷建筑有关的款,是送到宫里后由宫中玉工后刻上去的,如“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等。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汉族劳动人民的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北宋定窑以白瓷为主,装饰技法丰富多彩,有堆塑、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其剔花、刻花、印花技法对同时期的其他窑口产生了重要影响。“象牙白”釉、“蜡泪痕”、“竹丝刷痕”鉴别定窑瓷的三大法宝。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北宋早期采用正烧法,因而盘碗口沿多有釉。中期以后盘碗采用覆烧法,为防口部粘釉,因此将施满釉的盘碗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烧成后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芒口”。为了美观,在一些高档的盘碗口沿上,常镶上金、银、铜质的扣,所谓“金装定器”。这是定窑创烧的一个独特的制瓷工艺特点。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定窑的覆烧法,大幅度节省了窑炉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陶瓷批量生产,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大净瓶、孩儿枕举世闻名,艺术成就无可匹敌。

细说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这些彩釉品种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而烧成。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暂得艺术馆作为一家专业的文化艺术品经营展示机构,其宗旨是搭建中国古代艺术品与艺术爱好者的沟通桥梁,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以来推动艺术品交流的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希望通过暂得艺术馆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热爱中国古代艺术,在全民逐的时代不因城市的喧嚣和浮躁而焦灼不定,以宁静而致远的人生观触摸历史风情、感悟文人风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